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4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包括碳刷架、端盖、与碳刷架连接的铜排、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碳刷组件以及安装在端盖内且用于驱动碳刷组件与摩擦环紧密接触的恒力弹簧组件;所述端盖与碳刷架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恒力弹簧组件和碳刷组件的腔室,所述碳刷组件穿过腔室与摩擦环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适用于可变轨矩的轨道列车。

A New Type of Grounding Device for Ring Mill of Railway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列车接地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跨国间的客货运输在近年来增长迅速,然而由于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从而给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严重的阻碍。为了解决各国铁路的轨距不同对跨国间的铁路运输造成阻碍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变轨距的转向架,即当列车行驶到它国的铁路上时,通过改变自身轮对上的车轮之间的间距,来适应它国铁路的轨距。轨道列车通过接地装置将轨道列车车顶受电弓获取接触网电能,经车上用电器、接地装置及车轮和轨道构成动车组完整的供电回路,保证轨道列车正常工作。轨道列车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相对位置固定的碳刷与旋转车轴上的摩擦环相接触,使电流流经二者形成回路。在轨道列车变轨矩的过程中,安装在列车转向架车轴变轨装置上的摩擦环和接地装置与其一起做轴向位移;由于接地装置安装位置空间狭小,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没有能够直接用于可变轨矩列车的接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在确保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防尘防水性能优良等特点。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球磨接地装置,包括碳刷架、端盖、与碳刷架连接的铜排、设置在碳刷架上的碳刷组件以及安装在端盖内且用于驱动碳刷组件与摩擦环紧密接触的恒力弹簧组件;所述端盖与碳刷架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恒力弹簧组件和碳刷组件的腔室,所述碳刷组件穿过腔室与摩擦环接触。工作原理:轨道列车车顶受电弓经过用电器与铜排进行连接,由于铜排的一端与碳刷架连接,使得电流将通过铜排传递到碳刷架上,在通过碳刷架上的碳刷组件将电流传递到轨道列车的摩擦环,由于摩擦环安装在车轮上,使得电流通过轨道传递到大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电回路。在轨道列车工作过程中,摩擦环始终保持与碳刷组件接触,由于长时间的相互摩擦,碳刷组件将产生磨损,通过安装在腔室内的恒力弹簧组件驱动碳刷组件始终与摩擦环接触,有效的避免碳刷组件在长时间使用后不能与摩擦环接触,从而影向轨道列车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以接触网作为供电方式的各类轨道交通设备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端盖靠近碳刷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恒力弹簧组件安装在T型槽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恒力弹簧组件包括安装在T型槽的恒力弹簧安装座、与恒力弹簧安装座远离凹槽一侧连接的第一板体、以及一端与第一板体一端连接的簧体,所述簧体沿所述第一板体长度方向提供弹力。恒力弹簧安装座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T型槽内,安拆简单。簧体靠近碳刷架的一侧与碳刷组件接触;当碳刷组件与摩擦环长时间使用后,碳刷组件将出现磨损,簧体将对碳刷组件施加一个恒定的压力,实现碳刷组件向摩擦环一侧运动从而有效的保持碳刷组件与摩擦环的接触。所述簧体的弹簧压力为20~30N。弹簧压力设置在此范围使得摩擦环与碳刷组件既能保证有效的接触又能使得碳刷组件的磨损量最低,从而有效的保证碳刷组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碳刷组件包括滑动安装腔室内的碳刷本体、与碳刷本体远离摩擦环一端固定连接的铜导线以及与铜导线另外一端固定连接的接线鼻,所述接线鼻可拆卸安装在碳刷刷架靠近端盖的一侧。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碳刷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碳刷本体靠近端盖一侧与铜导线之间的绝缘垫,所述绝缘垫靠近端面的一侧呈弧面且与簧体的外侧面贴合。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端盖的外侧设置有插槽,所述铜排呈“L”型,所述铜排的一端穿过插槽与碳刷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碳刷架与插槽同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铜排的一端穿过插槽安装在安装槽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与碳刷架之间的密封垫;所述铜导线穿过绝缘垫与碳刷本体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碳刷架呈T台状,所述碳刷架的大端与端盖连接,所述碳刷架的外侧面套装有绝缘盖;所述绝缘盖的外侧面与端盖的外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安装槽设置在大端的外侧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C-C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碳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恒力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端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碳刷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端盖,11-插槽,12-凹槽,13-T型槽,2-碳刷架,20-绝缘盖,3-铜排,4-恒力弹簧组件,41-恒力弹簧安装座,42-第一板体,43-簧体,5-碳刷组件,51-碳刷主体,52-绝缘垫,53-铜导线,54-接线鼻,55-刻度线,6-密封垫,7-绝缘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8所示,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球磨接地装置,包括碳刷架2、端盖1、与碳刷架2连接的铜排3、设置在碳刷架2上的碳刷组件5以及安装在端盖1内且用于驱动碳刷组件5与摩擦环紧密接触的恒力弹簧组件4;所述端盖1与碳刷架2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恒力弹簧组件4和碳刷组件5的腔室,所述碳刷组件5穿过腔室与摩擦环接触。工作原理:轨道列车车顶受电弓经过用电器与铜排3进行连接,由于铜排3的一端与碳刷架2连接,使得电流将通过铜排3传递到碳刷架2上,在通过碳刷架2上的碳刷组件5将电流传递到轨道列车的摩擦环,由于摩擦环安装在车轴上,使得电流通过车轴、车轮、轨道传递到大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电回路。在轨道列车工作过程中,摩擦环始终保持与碳刷组件5接触,由于长时间的相互摩擦,碳刷组件5将产生磨损,通过安装在腔室内的恒力弹簧组件4驱动碳刷组件5始终与摩擦环接触,有效的避免碳刷组件5在长时间使用后不能与摩擦环接触,从而影向轨道列车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用于以接触网作为供电方式的各类轨道交通设备上。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端盖1靠近碳刷架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13;所述恒力弹簧组件4安装在T型槽13内。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恒力弹簧组件4包括安装在T型槽13的恒力弹簧安装座41、与恒力弹簧安装座41远离凹槽12一侧连接的第一板体42、以及一端与第一板体42一端连接的簧体43,所述簧体43沿所述第一板体42长度方向提供弹力。所述簧体43为卷簧。恒力弹簧安装座41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T型槽13内,安拆简单。簧体43靠近碳刷架2的一侧与碳刷组件5接触;当碳刷组件5与摩擦环长时间使用后,碳刷组件5将出现磨损,簧体43将对碳刷组件5施加一个恒定的压力,实现碳刷组件5向摩擦环一侧运动从而有效的保持碳刷组件5与摩擦环的接触。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架(2)、端盖(1)、与碳刷架(2)连接的铜排(3)、设置在碳刷架(2)上的碳刷组件(5)以及安装在端盖(1)内且用于驱动碳刷组件(5)与摩擦环紧密接触的恒力弹簧组件(4);所述端盖(1)与碳刷架(2)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恒力弹簧组件(4)和碳刷组件(5)的腔室,所述碳刷组件(5)穿过腔室与摩擦环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架(2)、端盖(1)、与碳刷架(2)连接的铜排(3)、设置在碳刷架(2)上的碳刷组件(5)以及安装在端盖(1)内且用于驱动碳刷组件(5)与摩擦环紧密接触的恒力弹簧组件(4);所述端盖(1)与碳刷架(2)相互连接且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恒力弹簧组件(4)和碳刷组件(5)的腔室,所述碳刷组件(5)穿过腔室与摩擦环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靠近碳刷架(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13);所述恒力弹簧组件(4)安装在T型槽(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弹簧组件(4)包括安装在T型槽(13)的恒力弹簧安装座(41)、与恒力弹簧安装座(41)远离凹槽(12)一侧连接的第一板体(42)、以及一端与第一板体(42)一端连接的簧体(43),所述簧体(43)沿所述第一板体(42)长度方向提供弹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轨道列车环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组件(5)包括滑动安装腔室内的碳刷本体(51)、与碳刷本体(51)远离摩擦环一端固定连接的铜导线(53)以及与铜导线(53)另外一端固定连接的接线鼻(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城际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