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64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减震器,包括外筒、叉管、外筒端盖和叉管端盖,所述外筒端盖与外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叉管端盖与叉管底端固定连接,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外筒和叉管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外筒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一,所述滑块与叉管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的弹性系数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器拉伸时,减震器的外筒和叉管同轴度误差增大,造成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

A Shock Absorber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用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车辆如汽车、摩托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按照安装位置分可以分为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现有设计中专利号为CN1055645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外筒、前叉管、端盖、定位管和减震弹簧,定位管上端固定在外筒的端盖上,其下端穿入前叉管内,并且定位管的下端设置了与前叉管内壁匹配的活塞,在前叉管内活塞与前叉管端盖之间设置了减震弹簧,外筒上端连接在车架上,前叉管下端连接在车轮轴上;该结构零部件少,便于加工组装,且减震性能好,能有效吸收来自路面的震动和冲击。但该结构还存在以下问题:当减震器处于急速拉伸状态时,随着外筒与叉管之间相离的距离逐渐变长,外筒和叉管形成的工作缸的长度变长,前叉管与外筒的接触长度越短,越容易出现前叉管与外筒同轴度误差增大,进而使得前叉管与外筒相向运动时的摩擦力增大,轻则造成前叉管的磨损或变形,重则影响整个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当减震器处于急速压缩状态时,叉管快速与外筒做相向运动,叉管撞击外筒端盖,形成对外筒端盖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车辆用减震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器拉伸时,减震器的外筒和叉管同轴度误差增大,造成减震效果降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车辆用减震器,包括外筒、叉管、外筒端盖和叉管端盖,所述外筒端盖与外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叉管端盖与叉管底端固定连接,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外筒和叉管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外筒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一,所述滑块与叉管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的弹性系数相同。当减震器处于急速压缩状态时,叉管与外筒做相向运动,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被压缩而蓄积弹性势能,对于急速压缩的减震器,一方面,起到了辅助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弹性件一的存在使得在急速压缩状态下,叉管不会直接撞击到外筒的端盖上,形成对外筒端盖的破坏,而是直接被弹性件一的弹性所逐渐缓冲,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未设置防撞保护的情况,该方案既能起到辅助缓冲作用,又能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当减震器处于急速拉伸状态时,叉管与外筒做相离运动,工作缸的长度被拉长,此时,因滑块两端被弹性系数相同的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拉住,因而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拉伸的长度相同,使得滑块与两个弹性件的连接下始终位于工作缸的中部位置,滑块既滑动连接着外筒,又滑动连接着叉管,因而滑块始终对外筒和叉管起到同轴和导向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工作缸长度过大时同轴误差变大的情况,该方案滑块和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的存在,使得对叉管和外筒的同轴和导向作用始终存在,进而减少了减震器拉伸过程中叉管与外筒同轴度误差变大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了叉管磨损或变形的情况,提升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及减震效果。进一步,所述滑块包括滑块一、滑块二和连接筒,所述滑块一滑动连接在外筒内壁,所述滑块二滑动连接在叉管的内壁,所述连接筒与叉管、外筒同轴,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筒的轴向两端,所述滑块一、滑块二和连接筒相互连接后呈工字型。工字型的滑块使得滑块与外筒和叉管的接触面仅在滑块一和滑块二上,接触面减少有利于降低滑块的磨损;此外滑块一和滑块二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筒上,使得滑块一和滑块二可以进行单独的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进一步,所述外筒端盖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螺纹连接中空柱,所述外筒端盖与外筒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叉管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呈阶梯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设有阶梯轴一和阶梯轴二,所述阶梯轴一与叉管内壁相抵,所述阶梯轴二螺纹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和中空柱能够套和进连接筒中。中空柱和导向柱的存在使得叉管和外筒的同轴度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且在减震器进行压缩时,中空柱和导向柱能套和进连接筒中,不影响减震器的活动行程。进一步,所述外筒和叉管的中部连接有防尘罩;防尘罩起防尘作用,避免灰尘或其他微小杂质直接进入到工作缸中。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一与外筒端盖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一,所述弹性件二与导向套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二,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三,所述浮动活塞一、浮动活塞二和浮动活塞三的材质均为弹性橡胶。橡胶材质的浮动活塞一、浮动活塞二和浮动活塞三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因三个浮动活塞处于浮动状态,会随着工作缸内的体积及工作液体密度的变化而改变位置,进一步有利于缓冲。进一步,所述连接筒、中空柱和导向柱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开孔;开孔的存在有利于工作缸内工作液体的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筒1、叉管2、外筒端盖3、叉管端盖4、滑块5、弹簧一6、弹簧二7、滑块一51、滑块二52、连接筒53、,盲孔31、中空柱8、导向套9、阶梯轴一91、阶梯轴二92、导向柱10、防尘罩11、浮动活塞一12、浮动活塞二13、浮动活塞三14。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用减震器,包括外筒1、叉管2、外筒端盖3、叉管端盖4和滑块5,外筒端盖3与外筒1的底端固定连接,叉管端盖4与叉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滑块5同时滑动连接在外筒1和叉管2的内壁,滑块5与外筒端盖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6,滑块5与叉管端盖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7,弹簧一6和弹簧二7的弹性系数相同。滑块5包括滑块一51、滑块二52和连接筒53,滑块一51滑动连接在外筒1的内壁,滑块二52滑动连接在叉管2的内壁,连接筒53与叉管2、外筒1同轴,滑块一51和滑块二52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筒53的上、下两端,滑块一51、滑块二52和连接筒53相互连接后呈工字型。外筒端盖3设有盲孔31,盲孔31内螺纹连接中空柱8,外筒端盖3与外筒1螺纹连接。叉管端盖4上螺纹连接有呈阶梯状的导向套9,导向套9设有阶梯轴一91和阶梯轴二92,阶梯轴一91与叉管2的内壁相抵,阶梯轴二92螺纹连接有导向柱10,导向柱10和中空柱8能够套和进连接筒53中。外筒1和叉管2的中部连接有防尘罩11。弹簧一6与外筒端盖3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一12,弹簧二7与导向套9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二13,滑块一51和滑块二52之间设有浮动活塞三14,浮动活塞一12、浮动活塞二13和浮动活塞三14的材质均为弹性橡胶。连接筒53、中空柱8和导向柱10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开孔。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减震器处于急速压缩状态时,叉管2与外筒1做相向运动,弹簧一6和弹簧二7被压缩而蓄积弹性势能,对于急速压缩的减震器,一方面,起到了辅助减震的效果;另一方面,弹簧一6的存在使得在急速压缩状态下,叉管2在急速向外筒端盖3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先被弹簧一6吸收大部分,再被浮动活塞一12吸收剩下的小部分,因而到达外筒端盖3上的冲击力极小,不会影响外筒端盖3与外筒1连接的强度与刚度,对整个减震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当减震器处于急速拉伸状态时,叉管2与外筒1做相离运动,工作缸的长度被拉长,此时,因滑块5两端被弹性系数相同的弹簧一6和弹簧二7拉住,因而弹簧一6和弹簧二7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减震器,包括外筒、叉管、外筒端盖和叉管端盖,所述外筒端盖与外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叉管端盖与叉管底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外筒和叉管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外筒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一,所述滑块与叉管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的弹性系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减震器,包括外筒、叉管、外筒端盖和叉管端盖,所述外筒端盖与外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叉管端盖与叉管底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滑动连接在外筒和叉管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外筒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一,所述滑块与叉管端盖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一和弹性件二的弹性系数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滑块一、滑块二和连接筒,所述滑块一滑动连接在外筒内壁,所述滑块二滑动连接在叉管的内壁,所述连接筒与叉管、外筒同轴,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筒的轴向两端,所述滑块一、滑块二和连接筒相互连接后呈工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端盖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螺纹连接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亚柔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