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OSCO公司专利>正文

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978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由钢水制备板坯的步骤;将板坯连续热轧而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及冷轧热轧板而制备冷轧板的步骤。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包括粗轧步骤及精轧步骤,在所述精轧中,在首台轧机前测量的张力可为0.2~1.5kgf/mm

Preparation of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如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直接连接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的设备,制备形状和磁性同时优异的无取向电工钢板。
技术介绍
无取向电工钢板通常由厚度小的钢板制成并进行层压而使用。通过层压无取向电工钢板而制备的电动机用于家用电器或设备领域,或者用作汽车的辅助驱动装置。为此,必须精确控制板厚。为了提高能量效率,人们要求开发用于减少电动机中发生的损耗的技术,并且开发了用于改善磁通密度以实现电动机小型化的技术。在无取向电工钢板中,可以通过铁损和磁通密度来评估磁性,这两个特性均受到钢凝固后在高温工序中形成的析出物和夹杂物的极大影响。其中,就铁损而言,由于微小的析出物而干扰磁畴移动,并且由此引起的损失表现为铁损增加。就磁通密度而言,在高温工序中形成的析出物和夹杂物干扰晶粒移动,由此影响织构形成,最终退火后钢板的磁通密度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利用钢中的夹杂物或析出物可谓确保无取向电工钢板磁性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在制备过程中的每个单独的工序步骤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磁特性。由于这种原因,钢中的微观组织状态由于例如道次顺序和在每个轧制道次中施加到热轧卷的荷载或轧辊的状态、摩擦力、压下率等而变化,并且析出物的生长也受到影响。另外,这种影响不仅发生在单位工序中,还影响最终产品的特征。其中,冷轧后的粗糙度或板的形状受到施加到热轧卷的荷载或轧辊的状态、摩擦力、压下率等的很大影响。粗糙度和板的形状是在层压板时决定层压后芯材中的磁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一种控制该因素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提供一种如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直接连接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的设备,制备形状和磁性同时优异的无取向电工钢板。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由钢水制备板坯的步骤;将板坯连续热轧而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及对热轧板进行热轧而制备冷轧板的步骤。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可包括粗轧步骤及精轧步骤,在所述精轧中可在0.2~1.5kgf/mm2的张力下执行首次轧制。在制备板坯的步骤中,所述板坯的厚度可为50mm~100mm。在制备板坯的步骤中,板坯可按重量%包含N:0.005%以下、C:0.05%以下、Si:6.5%以下、Al:3.5%以下及Mn:0.02%~3.0%,余量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板坯可进一步包含Ni:0.005%~5.0%、Cr:0.005%~5.0%、P:0.003%~0.1%、Sn:0.1%以下、Ca:0.0005%~0.005%、As:0.05%以下、Be:0.003%以下、Se:0.003%以下、S:0.003%以下及Mg:0.005%以下中的一种以上。板坯可进一步以单独的含量或总量为1.0重量%以下的方式包含选自Cu、Sb、Zr、V、Ti、Co、Pb、Nb及B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在制备板坯的步骤之后,可进一步包括加热板坯的步骤。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中,可在90体积%以上的板坯凝固之后5分钟以内开始热轧。在粗轧步骤后,可进一步包括对粗轧后的棒材(bar)进行加热的步骤。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中,可在90体积%以上的所述板坯凝固且经过1~15分钟后结束精轧步骤。在精轧步骤中的压下率可以比粗轧步骤中的压下率高5~20%。在精轧步骤中的压下率可为85~95%。精轧步骤可包括由摩擦系数为0.3以下的轧机执行的道次。在90体积%以上的板坯凝固之后,板表面温度为1100℃以上的时间可为5分钟以下。在90体积%以上的板坯凝固之后,板表面温度为800℃以上的时间可为30分钟以下。在精轧步骤中,可对1m2的钢板表面积喷射0.01~50L/min的润滑油。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之后,在除热轧板的宽度方向边缘中30mm之外,热轧板的最厚部分与最薄部分的厚度之差可以为40μm以下。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之后进行所述热轧板的织构分析时,{100}面与轧制面构成的角度为15°以下的织构的强度(intensity)可为{111}面与轧制面构成的角度为15°以下的织构的强度的0.5~50倍。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之后,可进一步包括酸洗热轧板的步骤。在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之后,可进一步包括退火热轧板的步骤。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中的压下率可为50~92%。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之后,在除冷轧板的宽度方向边缘中30mm之外,冷轧板的最厚部分与最薄部分的厚度之差可以为3μm以下。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之后,冷轧板的顶面及底面的表面粗糙度(Ra)可分别为0.05~0.5μm。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之后,冷轧板的顶面及底面的表面粗糙度(Ra)之和可以为0.5μm以下。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之后,可进一步包括最终退火冷轧板的步骤。在最终退火冷轧板的步骤中获得的钢板可以满足下列公式(1)及公式(2),公式(1)B25≥0.79×(2.156-0.0413×[Si]-0.0604×[Al]),公式(2)W15/50/(t+0.01×t1.5+0.001×t2)≤10其中,B25表示在2500A/m下测量的磁通密度值(T),[Si]及[Al]表示板坯内的Si含量(重量%),W15/50表示当钢板被磁化为在50Hz驻波下具有1.5T的磁通密度时测量的铁损值(W/kg),t表示冷轧板的厚度(mm)。在制备冷轧板的步骤之后分析冷轧板的织构时,{100}面与轧制面构成的角度为15°以下的织构的强度(intensity)可以比{111}面与轧制面构成的角度为15°以下的织构的强度大1.5倍以上。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可由前述制备方法制备。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具体能够使用直接连接连铸工序和热轧工序的工序来制备形状和磁性同时优异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具体地,能够制备凸度及表面粗糙度小、铁损低以及磁通密度高的无取向电工钢板。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地表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随时间变化的板表面温度的图表。图2为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随时间变化的板表面温度的图表。图3为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随时间变化的板表面温度的图表。图4为执行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的装置布局(lay-out)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术语用于描述各种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截面(section),但并不限于此。这些术语仅用于将某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截面与另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截面区别。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下面描述的第一部分、组分、区域、层或截面可以被称为第二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截面。这里使用的专业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表示明显相反的含义,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含义用于具体化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成分,并不排除其他特性、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成分的存在或附加。当提到某一部分在另一部分的“上面”或“上方”时,该部分可以直接在另一部分的上面或上方,或者可以在两者之间具有其他部分。相反,当提到某一部分直接在另一部分的“上方”时,两者之间没有其他部分。虽然未做不同的定义,在本文中使用的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由钢水制备板坯的步骤;连续热轧所述板坯而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及冷轧所述热轧板而制备冷轧板的步骤,所述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包括粗轧步骤及精轧步骤,在所述精轧中,在首台轧机前测量的张力为0.2~1.5kgf/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6 KR 10-2017-01794451.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由钢水制备板坯的步骤;连续热轧所述板坯而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及冷轧所述热轧板而制备冷轧板的步骤,所述制备热轧板的步骤包括粗轧步骤及精轧步骤,在所述精轧中,在首台轧机前测量的张力为0.2~1.5kgf/m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板坯的步骤中,所述板坯的厚度为50mm~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板坯的步骤中,所述板坯按重量%包含N:0.005%以下、C:0.05%以下、Si:6.5%以下、Al:3.5%以下及Mn:0.02~3.0%,余量包含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板坯进一步包含Ni:0.005%~5.0%、Cr:0.005%~5.0%、P:0.003%~0.1%、Sn:0.1%以下、Ca:0.0005%~0.005%、As:0.05%以下、Be:0.003%以下、Se:0.003%以下、S:0.003%以下及Mg:0.005%以下中的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板坯进一步以单独的含量或总量为1.0重量%以下的方式包含选自Cu、Sb、Zr、V、Ti、Co、Pb、Nb及B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板坯的步骤后,进一步包括加热所述板坯的步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中,在90体积%以上的所述板坯凝固之后5分钟以内开始热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粗轧步骤后,进一步包括对粗轧后的棒材进行加热的步骤。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热轧板的步骤中,在90体积%以上的所述板坯凝固且经过1~15分钟后结束所述精轧步骤。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精轧步骤中的压下率比所述粗轧步骤中的压下率高5~2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精轧步骤中的压下率为85~9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精轧步骤包括由摩擦系数为0.3以下的轧机执行的道次。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90体积%以上的所述板坯凝固之后,板表面温度为1100℃以上的时间为5分钟以下。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在90体积%以上的所述板坯凝固之后,板表面温度为800℃以上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下。1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日郑济淑孔钟判
申请(专利权)人:POSCO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