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7719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销轴、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内齿圈;第一销轴固定至第一行星架;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啮合;第二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销轴、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内齿圈;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同;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相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不同;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不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行星传动系统的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能够适用于同一级的不同速比的行星传动机构,减少了零件种类,缩短了零件加工周期。

Planetary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标准化行星齿轮箱,由于同一级行星传动需要实现不同速比,每一个速比都会进行详细计算,同一位置的齿圈即使基本规格尺寸相同,其设计的轮齿详细参数也并不完全相同。齿圈只可以使用同一坯件加工,却无法在不同速比中互换。因此会导致同一级行星传动不同的速比使用不同齿圈,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齿圈和销轴能够适用于同一级的不同速比的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传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行星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销轴、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内齿圈;第一销轴固定至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转动连接至第一销轴;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啮合;第二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销轴、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内齿圈;第二销轴固定至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转动连接至第二销轴;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啮合;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啮合;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同;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相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不同;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不同;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不同。进一步地,第一行星传动结构的速比不同于第二行星传动结构的速比。进一步地,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的行星架毛坯相同。进一步地,第一销轴到第一行星架的中心线的距离与第二销轴到第二行星架的中心线的距离不同。进一步地,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的直径不同。进一步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直径不同。进一步地,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行星轮;若干个第一行星轮环绕第一太阳轮。进一步地,第二行星传动结构,包括:若干个的第二行星轮;若干个第二行星轮环绕第二太阳轮。进一步地,第一行星轮的数目与第二行星轮的数目相同。进一步地,若干个第一行星轮在第一太阳轮的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行星轮在第二太阳轮的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行星传动系统的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能够适用于同一级的不同速比的行星传动机构,减少了零件种类,缩短了零件加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行星传动系统的第一行星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行星传动系统的第二行星传动结构的示意图。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第一销轴111,第一行星架112,第一行星轮113,第一太阳轮114,第一内齿圈115,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第二销轴121,第二行星架122,第二行星轮123,第二太阳轮124,第二内齿圈12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行星传动系统,包括,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包括:第一销轴111、第一行星架112、第一行星轮113、第一太阳轮114和第一内齿圈115。第一销轴111固定至第一行星架112。第一行星轮113转动连接至第一销轴111。第一太阳轮114与第一行星轮113啮合。第一行星轮113与第一内齿圈115啮合。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包括:第二销轴121、第二行星架122、第二行星轮123、第二太阳轮124和第二内齿圈125。第二销轴121固定至第二行星架122。第二行星轮123转动连接至第二销轴121。第二太阳轮124与第二行星轮123啮合。第二行星轮123与第二内齿圈125啮合。第一销轴111和第二销轴121相同。第一内齿圈115和第二内齿圈125相同。第一行星架112和第二行星架122不同。第一太阳轮114和第二太阳轮124不同。第一行星轮113和第二行星轮123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的速比不同于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的速比。具体而言,第一内齿圈115和第二内齿圈125的结构相同,可以进行互换,从而适用于不同速比的行星传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的第一太阳轮114和第二太阳轮124不同,第一行星轮113和第二行星轮123也不同,其速比不同。而结构相同的第一内齿圈115和第二内齿圈125均能适用以实现传动。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行星传动系统中的齿圈零件的种类,缩短零件的加工周期,也便于行星传动系统的结构安装。同样,行星传动系统中的位于同一级行星传动的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采用的第一销轴111和第二销轴121的结构也相同,减少了行星传动系统中的销轴零件的种类,缩短零件的加工周期。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行星传动系统中的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可以共用同一齿圈及同一销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行星架112和第二行星架122的行星架毛坯相同。具体而言,行星架毛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第一行星架112和第二行星架122,能够减少辅助加工零件的种类。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销轴111到第一行星架112的中心线的距离与第二销轴121到第二行星架122的中心线的距离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太阳轮114和第二太阳轮124的直径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行星轮113和第二行星轮123的直径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行星传动结构11,包括:若干个第一行星轮113。若干个第一行星轮113环绕第一太阳轮1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行星传动结构12,包括:若干个的第二行星轮123。若干个第二行星轮123环绕第二太阳轮1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行星轮113的数目与第二行星轮123的数目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若干个第一行星轮113在第一太阳轮114的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若干个第二行星轮123在第二太阳轮124的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所述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销轴、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至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销轴、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至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销轴;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相同;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内齿圈相同;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不同;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不同;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和第二行星传动结构;所述第一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销轴、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销轴固定至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销轴;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销轴、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销轴固定至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轮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销轴;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相同;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内齿圈相同;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不同;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不同;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传动结构的速比不同于所述第二行星传动结构的速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强蔡庆懋吴波嵇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