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624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货车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引气管,包括开口段、过渡段和连接段,过渡段连接在开口段和连接段之间,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开口段的外径,开口段端部的外侧周向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进气管过盈配合的环形槽;过渡段的形状为弧形,过渡段包括高端和低端,过渡段的低端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周向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靠近排水孔的一端内侧设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板和对称设置的第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水管对雨水进行排出,避免雨水进入发动机内;引气管的端部与不同粗细的进气管进行连接,适用性较强。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气管
本技术涉及货车进气系统
,具体涉及引气管。
技术介绍
货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通常包括进气管、引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外部空气经由进气管、引气管进入空气滤清器,过滤掉其携带的灰尘和沙粒后进入发动机内。目前货车因受空间及结构限制,都将整车的进气管固定在车身后侧,而空气滤清器体积又较大,只能将整车进气管布置在车架上距离车身较近的位置,这样方便维修,同时可保证车身随时翻起,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之间通过起过渡作用的引气管进行连接。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下水道管道设施较落后,暴雨过后容易发生内涝,货车在经过水洼时溅起的水容易进入引气管内并被吸入发动机内,造成发动机进水故障。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746056U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涉水能力的引气管结构,该专利主要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两个进气口,配合传感器和电控阀控制进气口的开关以防止水进入引气管。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整套部件的造价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及推广;2、进气管的粗细不同,而目前的引气管的端部尺寸是固定不变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引气管,防止雨水吸入发动机内,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用于与不同管径大小的进气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引气管,包括开口段、过渡段和连接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在开口段和连接段之间,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开口段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段端部的外侧周向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远离过渡段的一侧从内至外开设有多个与进气管过盈配合的环形槽;所述过渡段的形状为弧形,过渡段包括高端和低端,过渡段的低端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周向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靠近排水孔的一端内侧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板和沿着排水管的中轴线与第一板对称设置的第二板,第一板的一端与排水管内壁铰接,第一板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弹簧与排水管的内壁连接,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一端与排水管内壁铰接,第二板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排水管的内壁连接,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引气管,包括开口段、过渡段和连接段,所述过渡段连接在开口段和连接段之间,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开口段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段端部的外侧周向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远离过渡段的一侧从内至外开设有多个与进气管过盈配合的环形槽;所述过渡段的形状为弧形,过渡段包括高端和低端,过渡段的低端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周向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靠近排水孔的一端内侧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板和沿着排水管的中轴线与第一板对称设置的第二板,第一板的一端与排水管内壁铰接,第一板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弹簧与排水管的内壁连接,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一端与排水管内壁铰接,第二板的下端面通过第二弹簧与排水管的内壁连接,第一板远离排水管内壁的一端下端面开设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元韩汽车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