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使用时,通过阀组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当需要进行不同侧倾刚度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时,通过阀组调整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工作压力即可使其能够产生不同大小的抗侧倾力,从而完成对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使用该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避免了更换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解决了因此造成的操作繁琐、匹配试验成本高的问题。
Lateral Stiffness Matching Test Device for Lateral Stable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路况改善以及人们对车辆的需求不断提升,客车作为载客交通工具,对悬架性能及功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客车的悬架的匹配设计对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均有显著影响,悬架匹配调校是汽车开发和升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垂向刚度、垂向阻尼一样,侧倾刚度的匹配也十分重要。目前在车辆领域常采用不同规格稳定杆依次装车试验的方式进行匹配,稳定杆生产制造成本高,且拆装费时费力并影响匹配周期,影响产品开发效率。也有企业采用侧倾试验台来进行车辆的侧倾试验,从而检测稳定杆的性能。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6644529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车辆侧倾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架体,试验台架体上设有侧倾力产生机构以及相应的检测装置,使用时将试验车架固定在试验台架体上,通过侧倾力产生机构对试验车架施加侧倾力,使试验车架产生侧倾,通过检测装置来检测试验车架的侧倾程度,从而得出的试验车架上的横向稳定杆是否满足要求。采用这种试验台进行横向稳定杆的侧倾刚度匹配试验时,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横向稳定杆来进行调校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直径的横向稳定杆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合适规格尺寸的横向稳定杆,这种方式在匹配试验时也需要多次更换横向稳定杆,造成匹配试验操作繁琐的问题;同时,匹配试验过程中需要提前加工出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来进行一一试验,生产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更换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来进行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造成的操作繁琐以及匹配试验成本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案1: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包括成对对应设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连接有压力源且压力源与伸缩缸之间设有阀组,阀组用于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以使双作用气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使用时,通过阀组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当需要进行不同侧倾刚度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时,通过阀组调整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工作压力即可使其能够产生不同大小的抗侧倾力,从而完成对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使用该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避免了更换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解决了因此造成的操作繁琐、匹配试验成本高的问题。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伸缩缸的两个工作腔对应连接有伸缩缸压力传感器。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伸缩缸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工作腔的进气口位置处。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伸缩缸上设有用于检测其活塞杆的位移、从而计算出车身的侧倾角度的位移检测装置。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缸的内腔端面的、用于检测活塞的端面与内腔之间距离的超声波传感器。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车身的侧倾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方案7,在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伸缩缸为双作用气缸,所述阀组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双作用气缸的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均对应连通的工作腔控制阀组。方案8,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工作腔控制阀组包括两位三通阀、两位两通阀和排气阀,所述两位两通阀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气源和两位三通阀的一个工作口对应连通,所述两位三通阀的另外两个工作口分别与排气阀和相应的工作腔对应连通。方案9,在方案7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气源包括储气瓶,所述储气瓶上设有用于检测其压力的储气瓶压力传感器。方案10,在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伸缩缸为双作用液压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的实施例1工作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电磁阀组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中:1、储气瓶;2、第一电磁阀组;3、第一双作用气缸;4、管路;5、控制线路;6、控制器;7、第二电磁阀组;8、第二双作用气缸;11、弹簧;12、减震器;13、车轮系统;1a、储气瓶压力传感器;1b、瓶体;3a、第一气缸第一压力传感器;3b、第一气缸第二压力传感器;3c、第一缸体;3d、第一活塞杆;3e、第一超声波传感器;8a、第二气缸第一压力传感器;8b、第二气缸第二压力传感器;8c、第二缸体;8d、第二活塞杆;8e、第二超声波传感器;a~b、电源接口;c、第一气缸第一压力传感器接口;d、第一气缸第二压力传感器接口;e、第二气缸第一压力传感器接口;f、第二气缸第二压力传感器;g、储气瓶压力传感器接口;h、第一超声波传感器接口;i、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接口;K、排气阀;A、第一工作口;B、第二工作口;M1、上腔控制阀;N1、下腔控制阀;M2、上腔进气阀;N2、下腔进气阀;P、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介绍之前,首先对与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有关的知识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说明,以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同一刚度规格的稳定杆而言,其在不同侧倾角度下对应产生的抗侧倾力不同,侧倾角度与其产生的抗侧倾力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稳定杆试验是在将不同刚度的稳定杆分别依次安装到车架上,对不同规格的稳定杆与车架的匹配性能进行试验,从而选取出与车架相对较为匹配的稳定杆。由此可知,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的最终目的是测试不同刚度的稳定杆与车架的匹配程度。现有技术中采用事先制造多个稳定杆一一试验的方式来进行稳定杆的侧倾刚度匹配试验,一方面要制造多个稳定杆一一拆卸安装,试验成本高,而且操作繁琐,另一方面,制造的稳定杆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匹配试验的精度无法得到保证。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为采用伸缩缸来代替稳定杆,在车辆侧倾时通过伸缩缸来在提供抗侧倾力,从而来代替稳定杆。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即可应用与侧倾试验台也可直接安装在车辆上进行横向稳定杆匹配试验,其结构、原理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对应设置在两个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伸缩缸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两个伸缩缸控制连接从而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以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同的作用力。此时两个伸缩缸相当于两个弹性件,从而相互配合实现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控制系统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当需要进行不同侧倾刚度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双作用气缸的工作腔的工作压力即可使其能够产生不同大小的抗侧倾力,从而完成对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的匹配试验,使用该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避免了更换不同刚性的横向稳定杆。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缸为双作用气缸,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6、气源、以及设置在气源与双作用气缸之间的电磁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对应设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连接有压力源且压力源与伸缩缸之间设有阀组,阀组用于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以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对对应设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连接有压力源且压力源与伸缩缸之间设有阀组,阀组用于控制两个伸缩缸的工作腔的压力并保持以使伸缩缸能够输出与设定规格的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力相相同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的两个工作腔对应连接有伸缩缸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工作腔的进气口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上设有用于检测其活塞杆的位移、从而计算出车身的侧倾角度的位移检测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匹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缸的内腔端面的、用于检测活塞的端面与内腔之间距离的超声波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金磊,刘万备,史松源,史玉娟,王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