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扭力梁侧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后扭力梁侧梁。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越来越重视。而后悬架则是消费者非常重视的底盘的一部分,和后排的舒适性、操控性能等密切相关,底盘的性能,悬架的规格设置能大幅度的决定最后的数据,所以前期的设计才能决定后期调校,针对弹簧刚度、阻尼大小、车轮定位等悬架的各种参数进行不断调整,以找到最佳的状态,而这个校调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尽量去的,所以需要设计者尽量在设计阶段就做到解决,然后在校调阶段尽量进行小细节的调整,所以在同样的成本限制下,越早在设计阶段就将扭力梁的后期校调部件的调节细节得到解决是汽车部件设计的更本,特别是底盘重中之重的悬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专利技术一种后扭力梁侧梁。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后扭力梁侧梁,包括主梁(1)、侧梁组件(2),主梁横向设置,主梁的两侧竖向各设置1组侧梁组件,主梁为截面梯形或三菱形,主梁底边为凸起的弧形,中央凸起最高,边沿凸起最低,边沿凸起最低位置延伸到主梁咬口(3);所述侧梁组件包括纵臂内板(4)、主梁加强板(5)、弹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扭力梁侧梁,其特征是:包括主梁(1)、侧梁组件(2),主梁横向设置,主梁的两侧竖向各设置1组侧梁组件,主梁为截面梯形或三菱形,主梁底边为凸起的弧形,中央凸起最高,边沿凸起最低,边沿凸起最低位置延伸到主梁咬口(3);所述侧梁组件包括纵臂内板(4)、主梁加强板(5)、弹簧盘(6)、减震弹簧组(7)、减震安装支架(8)、纵臂辅装件(9)、安装板(10)、纵臂外板(11)、后桥安装支架(12),纵臂内板整体形状为平面和界面形状都为弧形,片状弯折而成,纵臂内板和弧形片状的纵臂内板组成弧形管状结构,纵臂内板和纵臂内板的组合体顶部设置衬套安装套管(13),衬套安装套管上套合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扭力梁侧梁,其特征是:包括主梁(1)、侧梁组件(2),主梁横向设置,主梁的两侧竖向各设置1组侧梁组件,主梁为截面梯形或三菱形,主梁底边为凸起的弧形,中央凸起最高,边沿凸起最低,边沿凸起最低位置延伸到主梁咬口(3);所述侧梁组件包括纵臂内板(4)、主梁加强板(5)、弹簧盘(6)、减震弹簧组(7)、减震安装支架(8)、纵臂辅装件(9)、安装板(10)、纵臂外板(11)、后桥安装支架(12),纵臂内板整体形状为平面和界面形状都为弧形,片状弯折而成,纵臂内板和弧形片状的纵臂内板组成弧形管状结构,纵臂内板和纵臂内板的组合体顶部设置衬套安装套管(13),衬套安装套管上套合设置后桥安装支架,纵臂内板和纵臂内板的组合体底部末端闭塞设置安装板,主梁和纵臂内板拼合处下腋角的上方设置主梁加强板,纵臂内板的内侧连接设置弹簧盘,弹簧盘的顶部还连接主梁下方,弹簧盘内设置减震弹簧组,弹簧盘的下方向外延伸设置出减震安装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扭力梁侧梁,其特征是:所述纵臂内板包括上片(14)、侧弧片(15)、下片(16),三者是整体片状弯折而成的,侧弧片界面弧度弯折至少120度,下片弧度至少弯折20度;纵臂内板的顶部设置弧形叉口(17),弧形叉口内焊接或套接衬套安装套管,衬套安装套管上盖合后桥安装支架,所述后桥安装支架包括顶板(18),顶板向的顶部和底部向内设置凸出,整体形成[字符形状,中央设置翘洞(19),顶板两侧向下弧形或梯形或山字形状凸出延伸设置侧翘板(20),侧翘板最凸出的位置匹配翘洞设置位置,侧翘板的凸出部位顶部中央设置轴孔,后桥安装支架的侧翘板盖合在衬套安装套管的前后洞口两侧,衬套安装套管内插入X芯轴管(21),活动翘轴插入轴孔穿入X芯轴管,并从另一端侧翘板的轴孔穿出,并螺帽固定,后桥安装支架固定在衬套安装套管上;所述上片(14)的底部下凹设置吊装槽(22)吊装槽前方位置下凹设置吊装槽B(23),纵臂辅装件设置在吊装槽和吊装槽B中;所述侧弧片在吊装槽B位置下凹设置弹簧加强弧槽(24),弹簧加强弧槽为弧形或圆形,弹簧加强弧槽的头尾各设置一个凸起螺孔(25),且侧弧片在弧形叉口下方,也设置1个凸起螺孔,侧弧片在尾部设置弧口(26),弧口后方贴近上片位置穿孔设置贴孔(27),所述下片在弧形叉口位置设置螺孔,下片在弧口前方设置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扭力梁侧梁,其特征是:所述主梁加强板,呈梯形或┐字符形状或三角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杨天洪,徐茂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