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用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用模具。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3-144414号公报中公开了轮胎用模具。该模具具有多个胎面段(以下,称为段)和一对侧板。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准备未硫化的生胎。该生胎被投入到模具中。该生胎在模具内被加压和加热,从而从该生胎得到了轮胎。在该硫化工序中,多个段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各个侧板与该形成为环状的多个段抵接。多个段与一对侧板形成了成型轮胎的腔。该多个段成型轮胎的胎面,一对侧板成型轮胎的胎侧外表面。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4414号公报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通过加压和加热,生胎的橡胶组成物流动。在相抵接的段与侧板之间产生间隙的模具中,橡胶组成物进入到该间隙中。同样地,在沿周向抵接的段产生间隙的模具中,橡胶组成物浸入到该间隙中。该浸入的橡胶组成物在轮胎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谓的溢料(橡胶的溢出)。该模具被重复使用。由于重复使用导致在段的抵接面和侧板的抵接面上进行磨损。通过这些磨损进行,抵接面的间隙变大。在间隙大的模具中,能够产生较大的溢料。该溢料有损轮胎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型出外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用模具,其具有:多个段,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另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7 JP 2017-2514071.一种轮胎用模具,其具有:多个段,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另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在上述第一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1小于上述段在上述第二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的中心角θ从上述第二抵接面所处的轴向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抵接面所处的轴向一端而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在赤道面处的中心角θ3与上述中心角θ1之差(θ3-θ1)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河将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