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用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02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轮胎用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成型出外观优异的轮胎。模具(6)具有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的多个段(24)和位于多个段(24)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的一对侧板(26、28)。侧板(26、28)分别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多个段(24)抵接的外周面(26b、28b)。各个段(24)具有与上侧板(26)的外周面(26b)抵接的第一抵接面(36)和与下侧板(28)的外周面(28b)抵接的第二抵接面(38)。第一抵接面(36)的半径(R1)大于第二抵接面(38)的半径(R2)。

Dies for ty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ty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用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用模具。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13-144414号公报中公开了轮胎用模具。该模具具有多个胎面段(以下,称为段)和一对侧板。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准备未硫化的生胎。该生胎被投入到模具中。该生胎在模具内被加压和加热,从而从该生胎得到了轮胎。在该硫化工序中,多个段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各个侧板与该形成为环状的多个段抵接。多个段与一对侧板形成了成型轮胎的腔。该多个段成型轮胎的胎面,一对侧板成型轮胎的胎侧外表面。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4414号公报在轮胎的硫化工序中,通过加压和加热,生胎的橡胶组成物流动。在相抵接的段与侧板之间产生间隙的模具中,橡胶组成物进入到该间隙中。同样地,在沿周向抵接的段产生间隙的模具中,橡胶组成物浸入到该间隙中。该浸入的橡胶组成物在轮胎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谓的溢料(橡胶的溢出)。该模具被重复使用。由于重复使用导致在段的抵接面和侧板的抵接面上进行磨损。通过这些磨损进行,抵接面的间隙变大。在间隙大的模具中,能够产生较大的溢料。该溢料有损轮胎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型出外观优异的轮胎的轮胎用模具。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用模具具有:多个段,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另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优选为,上述段在上述第一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1小于上述段在上述第二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2。优选为,上述段的中心角θ从上述第二抵接面所处的轴向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抵接面所处的轴向一端而逐渐减小。优选为,上述段在赤道面处的中心角θ3与上述中心角θ1之差(θ3-θ1)大于该中心角θ3与上述中心角θ2之差(θ2-θ3)。优选为,上述中心角θ2与中心角θ1之差(θ2-θ1)为0.003°以上且0.006°以下。优选为,上述半径R1与上述半径R2之差(R1-R2)为0.05mm以上且0.10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投入工序,将生胎投入到模具中;以及加压加热工序,在上述模具内对上述生胎进行加压和加热,从而从上述生胎得到轮胎,上述模具具有:多个段,它们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轴向一方的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轴向另一方的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用模具中,抑制了较大的抵接力局部作用于段之间、段与侧板之间。在该模具中,抑制了磨损局部地进行。在该模具中,抑制了产生溢料。该轮胎用模具能够成型出外观优异的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装置的概念图。图2是图1的轮胎硫化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模具的段的周向的端面。图4是图3的段的立体图。图5的(a)是示出了比较例的轮胎硫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5的(b)是示出了该轮胎硫化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5的(c)是示出了该轮胎硫化装置的又一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6的(a)是示出了图1的轮胎硫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6的(b)是示出了图1的轮胎硫化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6的(c)是示出了图1的轮胎硫化装置的又一使用状态的说明图。标号说明2:硫化装置;4:轮胎;6:模具;10:上板;12:下板;14:扇形部;16:致动器;24:段;24a:内周面;24b:一个端面;24c:另一个端面;26:上侧板;26a:腔面;26b:外周面;28:下侧板;28a:腔面;28b:外周面;36:第一抵接面;38:第二抵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中与硫化装置2一同示出了硫化成型出的轮胎4。该硫化装置2具有模具6、气囊8、上板10、下板12、致动器16、下压板20以及作为胎面扇形部的多个扇形部14。虽然没有图示,但该硫化装置2还具有上压板和压台。该图1的左右方向是硫化装置2的左右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硫化装置2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是硫化装置2的上下方向。图1的模具6具有作为胎面段的多个段24、作为一对侧板的上侧板26和下侧板28、以及作为一对胎圈环的上胎圈环30和下胎圈环32。在图1中,左右方向是模具6的半径方向,上下方向是模具6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模具6的周向。该模具6以硫化装置2的上下方向作为轴向进行配置。这里,为了便于说明,以模具6的轴向一侧作为上下方向上侧、以轴向另一侧作为上下方向下侧进行说明。在图1中,多个段24、上侧板26、下侧板28、上胎圈环30以及下胎圈环32抵接,示出了闭合姿态的模具6。各个段24具有胎面腔面34、第一抵接面36以及第二抵接面38。在上下方向上,胎面腔面34位于段24的内周面24a的中央,第一抵接面36位于上方的端部,第二抵接面38为下方的端部。该段24安装于扇形部14。上侧板26的形状为环状。上侧板26具有侧腔面26a、外周面26b以及内周面26c。侧腔面26a朝下。外周面26b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内周面26c朝向半径方向内侧。上侧板26位于段24的上方的端部的内侧。外周面26b与段24的第一抵接面36抵接。下侧板28的形状为环状。下侧板28具有侧腔面28a、外周面28b以及内周面28c。侧腔面28a在轴向上朝上。外周面28b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内周面28c朝向半径方向内侧。下侧板28位于段24的下方的端部的内侧。外周面28b与段24的第二抵接面38抵接。该外周面28b的外径与上述的外周面26b的外径为相同的大小。上胎圈环30的形状为环状。上胎圈环30具有胎圈腔面30a、外周面30b以及内侧面30c。胎圈腔面30a形成于外周面30b与内侧面30c之间。外周面30b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外周面30b与上侧板26的内周面26c抵接。同样地,下胎圈环32的形状为环状。下胎圈环32具有胎圈腔面32a、外周面32b以及内侧面32c。胎圈腔面32a形成于外周面32b与内侧面32c之间。外周面32b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外周面32b与下侧板28的内周面28c抵接。气囊8位于模具6的内侧。气囊8在其内部被填充介质而能够膨胀,该介质被排出而能够收缩。在图1中示出了填充了介质而膨胀的气囊8。该气囊8沿着段24、上侧板26、下侧板28、上胎圈环30以及下胎圈环32延伸。气囊8与上胎圈环30的内侧面30c和下胎圈环32的内侧面32c抵接。由模具6和气囊8形成了腔44。上板10位于上侧板26之上。上侧板26安装于上板10。上板1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下板12位于下侧板28之下。在下板12上安装有下侧板28。下板12具有供扇形部14抵接并滑动的滑动面12a。该滑动面12a是与模具6的轴向(硫化装置2的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各个扇形部14具有内周面14a、外周面14b以及底面14c。内周面14a与段24抵接。外周面14b以随着朝向上下方向下方而从半径方向内侧朝向外侧倾斜的方式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用模具,其具有:多个段,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另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7 JP 2017-2514071.一种轮胎用模具,其具有:多个段,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而形成为环状;以及一对侧板,它们位于上述多个段的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内侧,各个侧板具有与排列为环状的上述多个段抵接的外周面,各个段具有与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以及与另一个侧板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上述第一抵接面的半径R1大于上述第二抵接面的半径R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在上述第一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1小于上述段在上述第二抵接面处的中心角θ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的中心角θ从上述第二抵接面所处的轴向另一端朝向上述第一抵接面所处的轴向一端而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用模具,其中,上述段在赤道面处的中心角θ3与上述中心角θ1之差(θ3-θ1)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河将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