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脑装置及自动化豆干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56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脑装置及自动化豆干生产线,涉及豆制品生产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出口或者管道二次导流的出脑方式所产生的出脑颗粒过小,下料不均匀,无法准确计量下料,导致使得产品蛋白质凝聚力小,筋性小,口感差的技术问题。该生产线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点脑桶和传动装置,点脑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定量出脑装置,出脑装置固定设置于点脑桶的底端,传动装置设置于出脑装置的下方,点脑桶、传动装置、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出脑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改善现有设备的出脑方式以及现有产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脑装置及自动化豆干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豆制品生产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出脑装置及自动化豆干生产线。
技术介绍
传统豆干生产中采用手工点脑,手工破脑,手工盛倒方式进行制作豆干,整体环节工人劳动大,生产效率底下,破脑颗粒大小不一,产品薄厚不均,质量低下,基于这种情况出现了豆干生产线。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的豆干生产线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目前的豆干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仍需大量的人工操作配合;2.目前的豆干生产线占地面积大,使用时耗能多,不能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3.目前的豆干生产线采用小出口或者管道二次导流的出脑方式,这种方式造成出脑颗粒过小,下料不均匀,无法准确计量下料,使得产品蛋白质凝聚力小,筋性小,口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脑装置及自动化豆干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出口或者管道二次导流的出脑方式所产生的出脑颗粒过小,下料不均匀,无法准确计量下料,导致使得产品蛋白质凝聚力小,筋性小,口感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出脑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叶片、出脑腔和出脑口,其中,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出脑腔的内部,所述出脑口位于所述出脑腔的底部,所述叶片为多个且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出脑装置为旋叶出脑装置,所述出脑腔为圆柱形出脑腔,所述叶片为矩形旋转叶片,所述矩形旋转叶片的长度与所述出脑腔的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出脑口为长方形出脑口,所述出脑口的长度为50cm,所述出脑口的宽度为5cm。一种自动化豆干生产线,包括所述的出脑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点脑桶和传动装置,所述点脑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出脑装置,所述出脑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点脑桶的底端,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出脑装置的下方,所述点脑桶、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进浆卤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出脑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传输传动装置和回框传动装置,所述传输传动装置与所述回框传动装置均包括电机、链条、链耳和感应装置,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耳连接,且所述链条通过所述电机控制传动,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链条上。优选地,还包括回框装置,所述回框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端,位于所述回框传动装置的尾端,所述回框装置的顶部设有回框链条,所述回框链条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回框链条与所述传动装置的链条通过感应装置配合。优选地,还包括叠盘机,所述叠盘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端,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尾端。优选地,还包括压机,所述压机设置于所述叠盘机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碟盘后的豆干压缩烘干。优选地,所述点脑桶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点脑桶沿所述传输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依次放置。该自动化生产线采用点脑破脑出脑一桶完成技术,同时采用采用长方形出口结合旋叶出脑方式,避免了小出口或者管道二次导流的出脑方式所产生的出脑颗粒过小,下料不均匀,无法准确计量下料,使得产品蛋白质凝聚力小,筋性小,口感差等缺点。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1.通过设置出脑装置为长方形的出脑口且出脑装置为旋叶出脑装置,使得产品蛋白质含量,口感及品质有了显著提升。2.通过传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的配合,采用链条同步传动技术,且点脑桶、传动装置、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出脑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使得豆脑均匀的泼在指定区域,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动作,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3.通过设置点脑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出脑装置,达到了减少人工操作,缩小占地空间,减小能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自动化豆干生产线一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化豆干生产线一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出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点脑桶;2、进浆卤水装置;3、出脑装置;4、搅拌装置;5、机架;6、传动装置;7、叠盘机;8、回框装置;9、型框;10、装载装置;31、旋转轴;32、叶片;33、出脑腔;34、出脑口;61、传输传动装置;62、回框传动装置;81、回框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豆干生产线,图1是自动化豆干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5,以及设置在机架5上的点脑桶1和传动装置6。其中,点脑桶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浆卤水装置2、搅拌装置4和出脑装置3,出脑装置3固定设置于点脑桶1的底端,传动装置6设置于出脑装置3的下方,点脑桶1、传动装置6、进浆卤水装置2、搅拌装置4和出脑装置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该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采用点脑桶1、传动装置6、进浆卤水装置2、搅拌装置4和出脑装置3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配合设置点脑桶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浆卤水装置2、搅拌装置4、旋叶出脑装置3,工作的过程中,从点脑桶1上方的进浆卤水装置2放入豆浆和卤水,搅拌装置4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进行点脑破脑工作,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采用点脑破脑出脑一桶完成技术,自动化程度更高,缩小占地空间,减小能源消耗,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该自动化生产线在出脑装置3上端设置搅拌装置4,防止豆脑和水分离,使豆脑和水混合均匀,解决泼脑前期薄,后期厚的问题,并且通过搅拌装置缓慢搅拌,能够使豆脑颗粒物不易破碎,大约在2公分左右,生产的豆干蛋白质凝聚力加强,增加产品的筋性和口感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传动装置6包括平行设置的传输传动装置61和回框传动装置62,传输传动装置61与回框传动装置62均包括电机、链条、链耳和感应装置,链条与链耳连接,且链条通过电机控制传动,感应装置设置于链条上。其中,传输传动装置61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传输轨道,回框传动装置62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回框轨道,传输传动装置61和回框传动装置62均采用同步链条传动,控制系统通过链条上设置的感应装置与设置在出脑装置3上的感应装置配合,控制出脑量,实现自动化生产。工作时,装载装置10经由同步链条传动装置6带动,回框装置8将型框9铺在装载装置10上,到达指定位置后,旋叶出脑装置3开始出脑,直到系统设置出脑时间结束,传动装置6继续带动装载装置10行走到指定位置后,型框9由回框轨道带动到达回框装置8处。图2是本技术自动化豆干生产线一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叶片、出脑腔和出脑口,其中,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出脑腔的内部,所述出脑口位于所述出脑腔的底部,所述叶片为多个且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叶片、出脑腔和出脑口,其中,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出脑腔的内部,所述出脑口位于所述出脑腔的底部,所述叶片为多个且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脑装置为旋叶出脑装置,所述出脑腔为圆柱形出脑腔,所述叶片为矩形旋转叶片,所述矩形旋转叶片的长度与所述出脑腔的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脑口为长方形出脑口,所述出脑口的长度为50cm,所述出脑口的宽度为5cm。4.一种自动化豆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出脑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豆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点脑桶和传动装置,所述点脑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浆卤水装置、搅拌装置和出脑装置,所述出脑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点脑桶的底端,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出脑装置的下方,所述点脑桶、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进浆卤水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出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栋乔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延边金科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