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36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7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合成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涉及官能化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和串联胺化‑还原过程。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存在在汽车、燃料、电子和纺织工业中的许多用途中发现的许多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Pr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and Amino Acids Deriva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98,905的权益。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合成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涉及官能化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和串联胺化-还原过程。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存在在汽车、燃料、电子和纺织工业中的许多用途中发现的许多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技术介绍
烯烃复分解已经以烯烃互变的独特且有力的转化的形式出现,即由于明确定义的催化剂的发展。参见Grubbs,R.H.HandbookofMetathesis,Wiley-VCH:Weinheim,Germany(2003)。与传统的合成有机技术相比,极宽范围的底物和官能团耐受性使得烯烃复分解为一种有价值的技术,其快速且有效地产生以其他方式难以制造分子的技术。特别地,某些被称为“Grubbs催化剂”的钌和锇金属碳烯化合物已被确定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诸如交叉复分解(CM)、闭环复分解(RCM)、开环复分解(ROM)、开环交叉复分解(ROCM)、开环复分解聚合(ROMP)和无环二烯复分解(ADMET)聚合的有效催化剂。由于有机官能团、水分和氧气的耐受性增加,使用这种钌碳烯络合物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合成由式1的结构表示的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3 US 62/398,9051.一种用于合成由式1的结构表示的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包括:(a)在至少一种金属碳烯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由式2的结构表示的烯烃底物与由式的结构表示的交叉复分解底物经受交叉复分解反应,以形成由式2a的结构表示的不饱和保护的醇中间体:(b)使由式2a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不饱和保护的醇中间体在碱性条件中经受水解以产生由式3的结构表示的不饱和醇:以及,(c)通过使由式3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不饱和醇经受串联胺化-还原,将由式3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不饱和醇转化为由式1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其中所述串联胺化-还原在由式4的所述结构表示的钌钳形络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其中:R为-H、任选地取代的C1-C12烷基、任选地取代的C6-C10芳基、任选地取代的杂环、或任选地取代的C5-C10环烷基;R1为-H、-CH3或-COOR;R2为-OR3;R3为任选地取代的-CO(C1-C12烷基)、任选地取代的-CO(C5-C10环烷基)、任选地取代的-CO(C6-C10芳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O(C5-C10杂环);R4为-H或-(CH2)m1OR3;R5为-(CH2)m1OR3;a为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m为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或19;m1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或19;p为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或19;L4和L5各自独立地选自膦(PRaRb)、胺(NRaRb)、亚胺、硫化物(SRd)、硫醇(SH)、亚砜(S(=O)Rd)和含有选自氮和硫的至少一个杂原子的杂芳基;胂(AsRaRb)、锑(SbRaRb)和由以下结构表示的N-杂环碳烯:L6为单齿双电子供体;R6和R7各自为氢或与它们所连接的碳一起表示苯环,所述苯环与由式4的结构表示的喹啉基部分稠合,从而形成吖啶基部分;Ra、Rb、Rc、Rd、R8、R9和R10各自独立地为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芳基、烷基杂环基或烷基杂芳基;Ya为单阴离子配体;或中性溶剂分子;并且当Ya为中性时,整个分子携带正电荷;Xa表示位于所述吖啶基部分上的任何碳原子处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七个取代基(在R6和R7与它们所连接的碳一起表示稠合到由式4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喹啉基部分的苯环的情况下);或位于所述喹啉基部分上的任何碳原子上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取代基(在R6和R7各自为氢的情况下),并且选自氢、烷基、芳基、杂环基、杂芳基、烷基环烷基、烷芳基、烷基杂环基、烷基杂芳基、卤素、硝基、酰胺、酯、氰基、烷氧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无机载体和聚合物部分;并且前提条件为m1和p的任何组合的总和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金属碳烯烯烃复分解催化剂为第8族过渡金属络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串联胺化-还原还在氨和氢气的存在下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式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交叉复分解底物为1,4-二乙酰氧基-2-丁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式4的所述结构表示的所述钌钳形络合物为氯羰基氢化[4,5-双-(二异丙基膦基甲基)吖啶]钌(II)或氯羰基氢化[4,5-双-(二环己基膦基甲基)吖啶]钌(II)。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R为-H、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取代的C6芳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5-C10环烷基;R3为任选地取代的-CO(C1-C6烷基)、任选地取代的-CO(C5-C10环烷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O(C6芳基);a为6、7、8、9、10、11、12、13、14、15、16或17;m为0、1、2、3、4、5、6或7;m1为1、2或3;p为3、4、5、6、7、8、9、10、11或12;并且前提条件为m1和p的任何组合的所述总和为4、5、6、7、8、9、10、11、12、13、14或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R为-H或任选地取代的C1-C3烷基;R3为任选地取代的-CO(C1-C3烷基);a为9、10、11或12;m1为1或2;并且p为6、7或8。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R为-CH3;R3为CH3(CO)-;a为9、10、11或12;m1为1或2;p为6、7或8;并且由式的所述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M·约翰斯J·R·赫隆R·L·佩德逊T·A·昂B·L·特兰D·P·艾伦
申请(专利权)人:优美科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