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层的锚拉工具
,尤其适用于日后周边还需要密集施工的城市核心部位,具体涉及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基坑支护、边坡治理、大型桥涵工程等领域锚杆(索)施工中,锚杆(索)施工随处可见,大部分都利用钢绞线水泥浆锚固方式,成品均不可回收,不仅浪费钢材、还对日后周边其它施工造成污染,尤其是城市发展、盾构施工深受影像。锚杆(索)施工工程质量、工期、工程造价。常规的处理方法工期长、方法单一、造价高、且不符合我国建筑业绿色环保的大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锚固机构,该锚固机构包括锚头、锚杆和钢绞线,锚头为圆柱状结构,且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加工有螺纹,锚头工作端设置有圆锥体,锚头通过中心孔与锚杆头端相连,且锚杆为螺纹钢筋,所述钢绞线一端与环状体压合连接,且钢绞线沿环状体周向均匀分布,环状体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环状体套设在锚杆尾端外圆上,锚杆外圆上设置有位于环状体尾端的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锚杆的直径,所述锚杆和钢绞线的外圆上套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一端内圆面与锚头尾端外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头、锚杆和钢绞线,锚头为圆柱状结构,且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加工有螺纹,锚头工作端设置有圆锥体,锚头通过中心孔与锚杆头端相连,且锚杆为螺纹钢筋,所述钢绞线一端与环状体压合连接,且钢绞线沿环状体周向均匀分布,环状体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环状体套设在锚杆尾端外圆上,锚杆外圆上设置有位于环状体尾端的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锚杆的直径,所述锚杆和钢绞线的外圆上套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一端内圆面与锚头尾端外圆面紧密贴合,保护壳与锚杆之间涂抹有黄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头、锚杆和钢绞线,锚头为圆柱状结构,且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加工有螺纹,锚头工作端设置有圆锥体,锚头通过中心孔与锚杆头端相连,且锚杆为螺纹钢筋,所述钢绞线一端与环状体压合连接,且钢绞线沿环状体周向均匀分布,环状体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环状体套设在锚杆尾端外圆上,锚杆外圆上设置有位于环状体尾端的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锚杆的直径,所述锚杆和钢绞线的外圆上套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一端内圆面与锚头尾端外圆面紧密贴合,保护壳与锚杆之间涂抹有黄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采用工程塑料、水泥或陶瓷制成,所述锚杆采用Q235以上的螺纹钢筋,所述保护壳为橡胶壳或塑料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的个数为3-5根,每根钢绞线通过七根直径为5mm的钢丝制作而成,所述钢绞线直径为15.2mm,且抗拉强度等级为1860兆帕。4.一种可回收式锚固机构的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会回收式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锚杆旋拧进锚头的螺纹孔内,其次根据现场要求将钢绞线通过环状体旋拧到锚杆的外圆上,再将限位块焊接在锚杆外圆上,且位于环状体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伟,郭咏,崔晓亮,魏可峰,王家伟,刘伟,冯伟,张昌盛,张国杰,田大鹏,聂启博,袁硕,田振林,辛全伟,刘威,李博,张旗,高文彬,赵鹏举,敖然,岳玉梅,姜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