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8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式内锚头,主要由后挂头、与后挂头固为一体的螺旋杆,与螺旋杆通过螺纹相连接的前置头,以及设置在前置头上的四个支撑结构组成;在前置头上还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开孔,螺旋杆的下端呈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很好的降低了内锚头的体积,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确保了产品的固定效果,提升了产品使用的稳固性,同时还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安装与运输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式内锚头
本技术属于预应力锚索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支撑式内锚头。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预应力锚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传统的预应力锚索的锚头在安装时为了保证使用的稳固性,需要将其体积设计的较大,如此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运输以及使用成本。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有些企业设计了旋转设置的方式来减小内锚头的体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填埋该内锚头时的挖坑与设置的难度较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很好的降低了内锚头的体积,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确保了产品的固定效果,提升了产品使用的稳固性,同时还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安装与运输难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支撑式内锚头,主要由后挂头、与后挂头固为一体的螺旋杆,与螺旋杆通过螺纹相连接的前置头,以及设置在前置头上的四个支撑结构组成;在前置头上还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开孔,螺旋杆的下端呈锥形。作为优选,所述后挂头的端部设置有U型槽,在该U型槽的两个槽壁上还设置有位置相互匹配的通孔,且在后挂头上还设置有一个同时贯穿两个U型槽的铆杆,在铆杆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贯穿铆杆的插销。作为优选,所述前置头上设置的四个开孔环绕在前置头的侧壁上,且任意两个开孔之间的间距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块,设置在支撑块前端弧形面上的若干个三角形的凸条,设置在支撑块后端的挡片,以及设置在支撑块左右两侧的导向槽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在支撑块的每侧均设置有三条平行的导向槽,且在前置头的开孔中还设置有位置和大小均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限位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体型较小,生产时所消耗的资源较少,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很好的节省了企业的生产资金。(2)本技术设置有弹出结构,在运输时弹出结构保持在前置头的内部,进而很好的降低了产品对空间的占用面积,降低了运输难度与运输成本,而在使用时,弹出结构弹出后能很好的增加产品的抓附能力,避免产品在设置时发生倾斜或产生偏移,进而提高了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对推动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挂头;2、铆杆;3、螺旋杆;4、前置头;5、支撑块;6、插销;7、导向限位块;8、导向槽;9、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支撑式内锚头,主要由后挂头1、与后挂头1固为一体的螺旋杆3,与螺旋杆3通过螺纹相连接的前置头4,以及设置在前置头4上的四个支撑结构组成;在前置头4上还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开孔,螺旋杆3的下端呈锥形。所述后挂头1的端部设置有U型槽,在该U型槽的两个槽壁上还设置有位置相互匹配的通孔,且在后挂头1上还设置有一个同时贯穿两个U型槽的铆杆2,在铆杆2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贯穿铆杆2的插销6。铆杆的作用是用来连接缆绳,为缆绳提供一个可靠的连接点,为了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与连接的稳固性,该铆杆的直径为3CM。所述前置头4上设置的四个开孔环绕在前置头4的侧壁上,且任意两个开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块5,设置在支撑块5前端弧形面上的若干个三角形的凸条,设置在支撑块5后端的挡片9,以及设置在支撑块5左右两侧的导向槽8组成。开孔的大小与支撑块相匹配,且该支撑块与开孔过盈配合,以避免支撑块在运输或者安装前自行弹出,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在支撑块后端设置的挡片则可以避免支撑块整体与前置头脱离,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凸条可以进一步提升支撑块的支撑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支撑块在使用时发生滑动的几率,进而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在该支撑块的顶端内侧还设置有一个与螺纹杆底端锥形头的坡度相同的斜面。所述在支撑块5的每侧均设置有三条平行的导向槽8,且在前置头4的开孔中还设置有位置和大小均与导向槽8相匹配的导向限位块7。在前置头的开孔中设置与导向槽匹配的导向限位块,可以使得支撑块伸出时不发生倾斜,进而能够更好的提高产品支撑的效果。在使用时,将产品放入挖好的坑洞中,接着用长杆的插杆顶住铆杆后旋转,进而使得螺旋杆向下进给,向下进给的螺纹杆将支撑块向外顶出,进而使得支撑块能够顶在坑洞的侧壁上,使得产品更好的固定在坑洞中,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在浇灌坑洞时产品发生位移,很好的避免缆绳在使用时与产品发生角度的变化,提高了产品的受力效果与使用效果。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后挂头(1)、与后挂头(1)固为一体的螺旋杆(3),与螺旋杆(3)通过螺纹相连接的前置头(4),以及设置在前置头(4)上的四个支撑结构组成;在前置头(4)上还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开孔,螺旋杆(3)的下端呈锥形;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块(5),设置在支撑块(5)前端弧形面上的若干个三角形的凸条,设置在支撑块(5)后端的挡片(9),以及设置在支撑块(5)左右两侧的导向槽(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后挂头(1)、与后挂头(1)固为一体的螺旋杆(3),与螺旋杆(3)通过螺纹相连接的前置头(4),以及设置在前置头(4)上的四个支撑结构组成;在前置头(4)上还设置有四个与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开孔,螺旋杆(3)的下端呈锥形;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块(5),设置在支撑块(5)前端弧形面上的若干个三角形的凸条,设置在支撑块(5)后端的挡片(9),以及设置在支撑块(5)左右两侧的导向槽(8)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式内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挂头(1)的端部设置有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尤江段磊冯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