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8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包括岩土体、锚杆、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和第三对中支架,所述岩土体的内部设有孔洞,孔洞的内部设有锚杆,且锚杆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通过焊接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所述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靠近锚杆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另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倒三角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锚杆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通过焊接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来达到锚杆在孔洞内保持居中的目的,防止因自重作用下锚杆贴紧岩土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锚杆对中支架
,具体为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边坡及隧道稳定加固中,砂浆锚杆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支护构件,应用普遍。锚杆是由一根一定半径和一定长度的钢筋作为其主要材料的,在其表面要焊接半径为3mm的钢筋作为其对中支架,对中支架是支撑锚杆、保证锚杆工作时杆体居中的构件(如图1所示),确保注浆后的砂浆保护层厚度,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相互传力来达到有效的受力效果。现有大量工作来研究不同形式的对中支架,及其在工作时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与本专利较为相近的专利有一种深孔砂浆锚杆半弧型对中支架结构(CN206034436U),意图在锚杆上焊接半弧型的对中支架来解决锚杆的对中问题。但其存在一定上的技术缺陷,首先对中效果不佳,没有将锚杆放置在孔洞圆心线位置上;其次,对中支架应力集中,易于变形,无法达到有效的抗拔受力效果;最后,使用在倾角大于90度的工作面时,容易产生向外的位移,易缩短锁固段长度,减小了受力大小。故而,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在本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预期在锚杆施工应用中能达到更为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包括岩土体(1)、锚杆(3)、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和第三对中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体(1)的内部设有孔洞(2),孔洞(2)的内部设有锚杆(3),所述锚杆(3)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地通过焊接面(8)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加强凸棱(9),所述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靠近锚杆(3)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7),且第一连杆(5)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包括岩土体(1)、锚杆(3)、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和第三对中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体(1)的内部设有孔洞(2),孔洞(2)的内部设有锚杆(3),所述锚杆(3)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地通过焊接面(8)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加强凸棱(9),所述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靠近锚杆(3)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7),且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皆与锚杆(3)固定连接,且第一对中支架(4)、第二对中支架(11)以及第三对中支架(10)另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倒三角支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的长度为第二连杆(7)长度的2倍,且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鹏赵忠虎苑家豪付翔宇武成飞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