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3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三元催化器腔体、波纹管、颗粒捕集器腔体;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将三元催化器腔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机构,三元催化器腔体的进气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颗粒捕集器腔体的出气端与消声器连通;本技术方案中的安装构造,方便安装,提高尾气吸收处理效率,且保证发动机运行产生振动过程中尾气催化转化依然不受影响。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Catalytic Converter Integrated Particle Ca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后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催化转化器为汽油机后处理系统中的功能核心件,随着国家排放法规对汽车排放要求的逐步加严,汽车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也随国家排放法规各阶段进行改型升级。对比汽油机排放国五阶段,国五汽油机后处理方案采用单级或双级三元催化器方案,无法通过后处理对废气中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常见国六发动机可能因后处理催化转化器设计布置不合理及催化转化器载体、GPF载体规格选用不合理,导致发动机冷启动排放性能不好,催化转化效率低,颗粒补集效率低等问题。轻型乘用车汽油机由于车重小、负载低一般采用集成式的装置进行尾气吸收处理,但是乘用车安装位置小,发动机运行产生振动以及尾气催化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尾气的吸收处理。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能够方便安装,提高尾气吸收处理效率,且保证发动机运行产生振动过程中尾气催化转化依然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方便安装,提高尾气吸收处理效率,且保证发动机运行产生振动过程中尾气催化转化依然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三元催化器腔体、波纹管、颗粒捕集器腔体;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将三元催化器腔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机构,三元催化器腔体的进气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颗粒捕集器腔体的出气端与消声器连通。进一步,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大于波纹管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进一步,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与三元催化器腔体固定连接设置的过渡支架以及设置在过渡支架上与变速器壳体安装连接的铸铁支架。进一步,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与排气歧管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连接的锥形端盖。进一步,所述波纹管与颗粒捕集器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二者紧固连接的法兰盘。进一步,所述波纹管与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氧气传感器安装座,所述颗粒捕集器腔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座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座。进一步,颗粒捕集器腔体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底盘安装的吊环,所述吊环为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与轴向方向夹角为70-75°,所述波纹管与轴向方向夹角为30-40°。进一步,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内部的载体为蜂窝式载体,所述载体距离排气歧管出气口的距离为50~150mm,载体直径为118.4mm,孔密度750目,所述颗粒捕集器腔的载体为壁流式载体,载体直径为132.1mm,孔密度300目,载体上涂覆以规定浓度的贵金属(Pt/Pb/Rh),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三元催化转化效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后处理颗粒物补集效率满足国六排放要求,并在发动机在高转速工况下辅助进行三元催化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方便安装,提高尾气吸收处理效率,且保证发动机运行产生振动过程中尾气催化转化依然不受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发动机排气歧管1;锥形端盖2;隔热罩3;铸铁支架4;过渡支架5;催化器载体6;三元催化器腔体7;波纹管8;氧气传感器安装座9;温度传感器安装座10;颗粒捕集器载体11;颗粒捕集器腔体12;吊环13;颗粒捕集器腔体出气端14;压力检测器安装座15。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三元催化器腔体7、波纹管8、颗粒捕集器腔体12;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7上设置有用于将三元催化器腔体7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机构,三元催化器腔体7的进气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1连通,颗粒捕集器腔体12的出气端与消声器连通;废气通过发动机排气歧管1流入三元催化器腔体7内部进行充分的反应,反应后的废气顺利流入波纹管8内再进入颗粒捕集器腔体12进行固体颗粒的收集,最后流入消声器中,设置波纹管8起到有效的连接过渡的作用,催化器布置结构紧凑,有利于发动力冷启动时催化器内排气温度迅速提高,达到催化转化器工作温度350℃~850℃,保证发动机冷启动排放性能,采用分离式的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结构,捕集效率高,与整车采用波纹管连接,使三元催化器腔体7与颗粒捕集器腔体12能单独运作整体不受发动机振动影响,安装方便,提高尾气吸收处理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7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大于波纹管8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轴向方向即为图1中水平方向)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7与轴向方向夹角为70-75°,所述波纹管8与轴向方向夹角为30-40°,采用此结构安装布置,利于气体顺利从催化器腔体流到捕集器腔体内,优选的三元催化器腔体7与轴向方向夹角为70°,波纹管8与轴向方向夹角为35°,各个结构之间有效形成安装避让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与三元催化器腔体7固定连接设置的过渡支架5以及设置在过渡支架5上与变速器壳体安装连接的铸铁支架4。过渡支架5为C字型结构的支架,铸铁支架4为L型支架,铸铁支架4的一个安装面通过螺栓与过渡支架5过度连接,另外一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的安装孔,且此安装面上还设置有加强筋结构,采用过渡支架5与铸铁支架4连接,保证连接强度及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7与排气歧管1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连接的锥形端盖2,通过锥形端盖2连接平顺过渡,催化转化器内排气流体均匀性较好,使内部反应更加充分,提升废气转化效率,锥形端盖2表面还套设有隔热罩3,有效避免与其他部件之间接触,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8与颗粒捕集器腔体12之间设置有用于二者紧固连接的法兰盘,采用法兰盘连接,方便零件拆装与更换。本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管8与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氧气传感器安装座9,所述颗粒捕集器腔体1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座15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座10,通过安装多个传感器,能有效检测腔体内部反应情况,方便于及时有效的检测维修。本实施例中,颗粒捕集器腔体12的出气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底盘安装的吊环13,所述吊环13为橡胶材料制成,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吊环13能够有效避免发动机振动带来的影响,进而提高尾气吸收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7内部的载体为蜂窝式载体,所述载体距离排气歧管出气口的距离为50~150mm,蜂窝式载体直径为118.4mm,孔密度750目,所述颗粒捕集器腔的载体为壁流式载体,壁流式载体直径为132.1mm,孔密度300目,载体上涂覆以规定浓度的贵金属(Pt/Pb/Rh),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时三元催化转化效率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后处理颗粒物补集效率满足国六排放要求,并在发动机在高转速工况下辅助进行三元催化作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三元催化器腔体、波纹管、颗粒捕集器腔体;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将三元催化器腔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机构,三元催化器腔体的进气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颗粒捕集器腔体的出气端与消声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三元催化器腔体、波纹管、颗粒捕集器腔体;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将三元催化器腔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的支架机构,三元催化器腔体的进气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颗粒捕集器腔体的出气端与消声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大于波纹管与轴向方向倾斜形成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与三元催化器腔体固定连接设置的过渡支架以及设置在过渡支架上与变速器壳体安装连接的铸铁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腔体与排气歧管之间设置有平滑过渡连接的锥形端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转化器集成颗粒捕集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与颗粒捕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青海李金印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