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75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包括定位轮、润滑粉盒、模具和模具旋转装置,定位轮位于润滑粉盒的进口前方,模具旋转装置位于润滑粉盒的后方,模具安装于模具旋转装置内,模具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模具安装在旋转轴内,旋转轴靠近润滑粉盒的一端外侧设有双齿小链轮,电机连接双齿大链轮并驱动双齿大链轮转动,双齿大链轮和双齿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双齿小链轮与润滑粉盒的出口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模具安装在模具旋转装置内,从而使得模具在对钢丝进行压缩时同时围绕钢丝进行旋转,使得模具压缩区及定径区磨损一致,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改善钢丝表面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A Rotating Die Wire Dra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丝拉拔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帘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高碳钢线材通过拉丝机模盒中安装的模具压缩成直径较小的钢丝,便于后续工序的进一步生产加工。在钢帘线预处理大拉工序,通常将处理好的线材(盘条)进行拉拔成所需要的规格钢丝,目前常用的拉丝方式是模具在拉丝过程中是不可旋转的;由于线材(盘条)在轧制过程中椭圆度及钢丝圆周各部位质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导致拉拔过程中模具的压缩区和定径区在圆周上磨损程度不一致,模具沿着拉丝方向会产生拉伤现象,拉拔生产的钢丝表面经常出现拉痕、刮伤以及椭圆度不合格等质量问题,对后续的进一步生产加工及产品质量控制均会产生不良影响。通过中国专利查询CN01620311497的专利中,该专利技术装置的传动从动轮安装于模盒出口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从动轮远离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力会导致旋转轴与旋转装置外壳接触部位磨损,易出现渗水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该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包括定位轮、润滑粉盒、模具和模具旋转装置,所述定位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进口前方,所述模具旋转装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后方,所述模具安装于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内,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模具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内,所述旋转轴靠近润滑粉盒的一端外侧设有双齿小链轮,所述电机连接双齿大链轮并驱动双齿大链轮转动,所述双齿大链轮和双齿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双齿小链轮与所述润滑粉盒的出口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外侧还设有旋转轴外壳,所述旋转轴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与所述旋转轴外壳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左轴承位于所述双齿小链轮的右侧,且所述双齿小链轮位于所述旋转轴外壳内。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上还设有循环冷水槽,所述模具位于所述循环冷水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冷水槽两侧均安装有循环冷水槽油封,且所述循环冷水槽每侧均安装两个循环冷水槽油封。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具通过强磁玛口固定在所述旋转轴内。作为优选,所述模具两侧各装配1只O型圈一,所述强磁玛口与旋转轴接触部位装配有2道O型圈二。作为优选,所述双齿小链轮靠近所述润滑粉盒的一侧通过润滑粉盒油封与所述润滑粉盒的出口可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模具旋转装置的后方还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所述润滑粉盒的外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将模具安装在模具旋转装置内,从而使得模具在对钢丝进行压缩时同时围绕钢丝进行旋转,使得模具压缩区及定径区磨损一致,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改善钢丝表面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定位轮、2-润滑粉盒、3-模具、4-电机、5-左轴承、6-润滑粉盒油封、7-循环冷水槽油封、8-右轴承、9-强磁玛口、10-循环冷水槽、11-双齿大链轮、12-双齿小链轮、13-链条、14-缓冲杆、15-旋转轴、16-旋转轴外壳、17-O型圈一、18-O型圈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包括定位轮1、润滑粉盒2、模具3和模具3旋转装置,定位轮1位于润滑粉盒2的进口前方,模具3旋转装置位于润滑粉盒2的后方,模具3安装于模具3旋转装置内,模具3旋转装置包括电机4和旋转轴15,模具3安装在旋转轴15内,旋转轴15靠近润滑粉盒2的一端外侧设有双齿小链轮12,电机4连接双齿大链轮11并驱动双齿大链轮11转动,双齿大链轮11和双齿小链轮12通过链条13传动连接,双齿小链轮12与润滑粉盒2的出口可转动连接。旋转轴15外侧还设有旋转轴外壳16,旋转轴15通过左轴承5和右轴承8与旋转轴外壳16可转动连接。左轴承5位于双齿小链轮12的右侧,且双齿小链轮12位于旋转轴外壳16内。旋转轴15上还设有循环冷水槽10,模具3位于循环冷水槽10内。循环冷水槽10两侧均安装有循环冷水槽油封7,且循环冷水槽10每侧均安装两个循环冷水槽油封7。模具3通过强磁玛口9固定在旋转轴15内。模具3两侧各装配1只O型圈一17,强磁玛口9与旋转轴15接触部位装配有2道O型圈二18。双齿小链轮12靠近润滑粉盒2的一侧通过润滑粉盒油封6与润滑粉盒2的出口可转动连接。模具3旋转装置的后方还设有缓冲杆14,缓冲杆14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润滑粉盒2的外壁上,缓冲杆14压在从模具3旋转装置中出来的钢丝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预处理后的线材(盘条)通过定位轮1进入润滑粉盒2,穿过模具3后穿出旋转模盒装置,缓冲杆14在钢丝运行过程中压在钢丝上起到降低钢丝震动的作用。模具3通过强磁玛口9固定在旋转轴15内,模具3两侧各装配1只O型圈二18,强磁玛口9与旋转轴15接触部位装配有2道O型圈一17防止水渗漏。旋转轴15通过左轴承5和右轴承8安装于旋转轴外壳16内,模具3处于循环冷水槽10内,双齿小链轮12安装在左轴承5左侧旋转轴外壳16内避免了外露,同时也避免了旋转轴15运转过程中与模盒外壳磨损产生间隙的风险。电机4驱动双齿大链轮11旋转,双齿大链轮11与双齿小链轮12通过链条13进行连接实现传动,带动旋转轴15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模具3在拉丝过程中围绕钢丝旋转。为防止润滑粉进入旋转装置内,在双齿小链轮12和润滑粉盒2之间装配有润滑粉盒油封6。为降低循环水渗漏风险,在循环冷水槽10两侧均安装循环冷水槽油封7,循环冷水槽油封7每侧均需安装2只,本例中的循环冷水槽油封7为含氟油封。两侧循环冷水槽油封7分别安装于左轴承5右侧和右轴承8左侧,左轴承5和右轴承8均为滚珠轴承。旋转轴15表面进行镀铬处理增加耐磨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油封运行的稳定性。在机床正常运行时,旋转轴15以20~30圈/分钟的转速进行旋转。通过对该旋转模拉丝方案在线材拉拔第1道采用同一种材质型号模具3进行实际使用对比验证,常规非旋转模拉丝工艺第1道模具3更换周期为2天时,对所更换的模具3检测工作区和定径区普遍存在明显的拉伤现象,而采用旋转模拉丝方法后并延长第一道模具3更换周期为10天时。使用旋转模拉丝检测模具3工作区和定径区整个圆周方向磨损程度能够保持一致且无拉伤现象,有利于提升钢丝表面质量,同时换模周期延长了5倍,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轮、润滑粉盒、模具和模具旋转装置,所述定位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进口前方,所述模具旋转装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后方,所述模具安装于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内,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模具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内,所述旋转轴靠近润滑粉盒的一端外侧设有双齿小链轮,所述电机连接双齿大链轮并驱动双齿大链轮转动,所述双齿大链轮和双齿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双齿小链轮与所述润滑粉盒的出口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模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轮、润滑粉盒、模具和模具旋转装置,所述定位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进口前方,所述模具旋转装置位于所述润滑粉盒的后方,所述模具安装于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内,所述模具旋转装置包括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模具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内,所述旋转轴靠近润滑粉盒的一端外侧设有双齿小链轮,所述电机连接双齿大链轮并驱动双齿大链轮转动,所述双齿大链轮和双齿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双齿小链轮与所述润滑粉盒的出口可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模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外侧还设有旋转轴外壳,所述旋转轴通过左轴承和右轴承与所述旋转轴外壳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模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承位于所述双齿小链轮的右侧,且所述双齿小链轮位于所述旋转轴外壳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旭付双杰储国伟杨爱存刘湘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