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75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安装机箱外壁上,底座组件上设有通孔;模具套组件,安装于在通孔内,其内设有拉丝通道;模具,安装于模具套组件内,其具有模具孔,模具孔与拉丝通道相贯通;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与机箱外壁连接,第一底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调节孔,第一底座沿第一方向调节其在机箱外壁上的位置;第二底座,连接于第一底座上,第二底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第二底座沿第二方向调节其在第一底座上的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可以在两个方向调节底座,克服了底座调节方向单一的缺陷。

A Mould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ing device for a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component,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x, and a through hole on the base component; a die sleeve component, which is installed in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drawing channel; a die, which is installed in the die sleeve component, has a die hole, and the die hole intersects with the wire drawing channel; a base component includes a first bas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x, and a drawing channel. The first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se, and the second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se. The second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ase. The second base adjusts its position on the first base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first bas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fixing device of the mould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base in two directions, which overcomes the defect that the base adjusts in a single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拉丝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电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拉丝机中的出口模用于对金属线材进行拉拔减径,金属线材从出口模的模具孔内经过,出口模的模具孔中心与金属线材的行走路径需要保持一致。因此,出口模的安装位置需要调整至目标位置,否侧会造成线材的单侧切削,造成线材螺旋卷曲,不便于线材的收集,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现有一种拉丝机中的出口模,包括底座,底座中设置有底座孔,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调整座,调整座可相对于底座移动,调整座中设置有调整孔,调整孔与底座孔相对应,调整孔中设置有模座,模座的上部设置有凸台,凸台搁置在调整座的上缘,并且模座可相对于调整座移动,模座中设置有模具,模具中设置有模具孔,模座的底部设置有眼模螺栓,调整座中设置有能调整模座的上、下、左、右位置的调整装置。该出口模的模座位置可调整,从而可以保证模具孔与金属线材之间的同轴度,保证金属线材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变形相同,达到保证金属线材的直度或表面包覆层的均匀度。但是上述出口模的底座仅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调节,当线材的行走路径与模具孔中心的偏心距方向与该调节方向不共线时,无论底座如何调节,该出口模的中心始终无法与线材行走路径相对,因此该出口模的底座存在调节方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出口模调节方向单一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多向调节出口模位置的模具固定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安装机箱外壁上,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通孔;模具套组件,安装于在所述通孔内,其内设有拉丝通道;模具,安装于所述模具套组件内,其具有模具孔,所述模具孔与所述拉丝通道相贯通;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与所述机箱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底座沿所述第一方向调节其在所述机箱外壁上的位置;第二底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调节其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为长腰孔,所述长腰孔配合定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均设有四个长腰孔。所述第一底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二底座安装于所述调节槽内,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底座上突出成型有凸台,所述凸台内成型有所述通孔。凸台上设置有调心装置,所述调心装置包括四个沿径向均匀开设在所述凸台周壁上的螺纹孔,以及四个调心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调心螺栓的一端与所述模具套组件相抵接。所述模具套组件包括模具外套,安装于所述通孔内,内部设有适于安装所述模具的容置腔,其远离所述机箱外壁一端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出丝口,所述出丝口另一端与所述模具孔相贯通;压模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一端与所述模具端面相抵接,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孔相连通的进丝口。所述容置腔内壁与所述压模件外壁上成型有螺纹,所述压模件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模具外套的外周壁上设有切削面,所述切削面与所述调心螺栓相抵接。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关节轴承,所述模具套组件通过关节轴承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组件、模具套组件以及模具,模具安装在模具套内部,模具套组件内部成型有拉丝通道,模具上的模具孔与拉丝通道相贯通。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上设于第一调节孔,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沿第一方向开设,第二调节孔沿第二方向开设,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使得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调节各自的位置,从而模具的中心点位置可以利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调节至任意位置,直达与线材的行走路径相对应。此种设置的底座避免了底座调节方向单一的缺陷,保证了拉丝线材的质量。2.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第一底座上沿第二方向开设有调节槽,第二底座安装于调节槽内,并沿第二方向滑动,利用调节槽可以限制第二底座的调节方向,方便调节。3.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第二底座上突出成型有凸台,凸台内成型有通孔,凸台上设置有调心装置,调心装置包括四个沿径向均匀开设在凸台周壁上的螺纹孔,以及四个调心螺栓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调心螺栓的一端与模具套组件相抵接。凸台上均布的四个调心螺栓调节模具套组件的位置,可以保证模具孔与线材之间的同轴度,让线材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变形相同,进而能够控制线材的直度或者表面包覆层的均匀度4.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固定装置,通孔内安装有关节轴承,模具套组件通过关节轴承安装于通孔内。关节轴承的内圈套在模具套组件的外侧,而外圈侧固定在通孔内壁上,由于内圈和外圈之间接触面为球面,因而模具套组件可以任意摆动,配合调心装置调整其中模具的轴心线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模具固定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模具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模具套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组件;2-模具套组件;3-模具;4-关节轴承;11-第一底座;12-第二底座;13-通孔;14-调心装置;111-第一调节孔;112-调节槽;121-第二调节孔;122-凸台;141-调心螺栓;142-螺纹孔;21-模具外套;22-压模件;211-容置腔;212-出丝口;213-切削面;221-进丝口;23-拉丝通道;31-模具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安装机箱外壁上,所述底座组件(1)上设有通孔(13);模具套组件(2),安装于在所述通孔(13)内,其内设有拉丝通道(23);模具(3),安装于所述模具套组件(2)内,其具有模具孔(31),所述模具孔(31)与所述拉丝通道(23)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1),与所述机箱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调节孔(111),所述第一底座(11)沿所述第一方向调节其在所述机箱外壁上的位置;第二底座(12),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二底座(12)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121),所述第二底座(12)沿所述第二方向调节其在所述第一底座(11)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组件(1),安装机箱外壁上,所述底座组件(1)上设有通孔(13);模具套组件(2),安装于在所述通孔(13)内,其内设有拉丝通道(23);模具(3),安装于所述模具套组件(2)内,其具有模具孔(31),所述模具孔(31)与所述拉丝通道(23)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第一底座(11),与所述机箱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11)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调节孔(111),所述第一底座(11)沿所述第一方向调节其在所述机箱外壁上的位置;第二底座(12),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二底座(12)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调节孔(121),所述第二底座(12)沿所述第二方向调节其在所述第一底座(11)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111)和所述第二调节孔(121)均为长腰孔,所述长腰孔配合定位螺栓进行位置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和所述第二底座(12)上均设有四个长腰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调节槽(112),所述第二底座(12)安装于所述调节槽(112)内,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12)上突出成型有凸台(1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华宋小波陈健蔡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