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12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包括模架部分和驱动部分,模架部分包括支架板、侧板、模具槽、轴承和连接杆,模具槽内用以安装湿拉模具,驱动部分包含有用以传动的同步带,在进行钢丝湿拉工序时,将湿拉模具安装于所述模具槽内,同时调节同步带的高度,使同步带的上端与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由此湿拉模具可在同步带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可减少湿拉模具的磨损,钢丝的润滑效果更好,能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湿拉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丝材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丝材制备领域,湿拉模具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助物料,湿拉模具的磨损直接影响了湿拉工序的产品质量。常规湿拉生产时,湿拉模具在模架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导致在钢丝拉拔时湿拉模具始终有一侧受力,造成模具单侧磨损、钢丝润滑效果不良的问题,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拉拔出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在进行钢丝湿拉工序时,湿拉模具可在模架中转动,从而有效延长湿拉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湿拉产品的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包括模架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模架部分包括支架板、模具槽、侧板、轴承和连接杆,所述支架板具有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左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位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模具槽为中空结构,所述模具槽的内部用以安装湿拉模具,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右侧面上且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圆形的开孔,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中部的所述开孔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上,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贴合,所述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所述轴承、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驱动部分位于所述支架板的底部,所述驱动部分包含有用以传动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模具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垂直,所述同步带的上侧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用以带动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转动。优选地,所述侧板在其两端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到所述右侧面上。优选地,所述轴承的内孔两侧设有卡簧,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轴承的中轴线方向的移动。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右侧面平行的圆环部和与所述右侧面垂直的中空杆,所述圆环部的内径与所述中空杆的内径相同,所述圆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空杆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通过槽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湿拉模具后用以穿设进模具的钢丝,所述圆环部及所述中空杆的内孔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湿拉模具后用以穿设出模具的钢丝。优选地,所述支架板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且所述前端及所述后端皆位于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驱动部分还包括密封电机、双头螺柱和同步带轮,所述密封电机固定在所述左侧面上且对应于所述后端的底部,所述双头螺柱固定于所述前端的底部,所述密封电机的转杆与所述双头螺柱平行,所述同步带轮包括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所述主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密封电机的转杆上,所述从同步带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双头螺柱上,所述同步带连接在所述主同步带轮与所述从同步带轮之间。优选地,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在对应所述前端的底部处分别具有相互对称的前端U型槽,所述双头螺柱通过螺杆固定于所述前端U型槽内。优选地,所述左侧面在对应所述后端的底部处具有后端U型槽,所述后端U型槽的两侧具有4个对称的螺杆孔,所述密封电机通过所述4个对称的螺杆孔以螺杆固定在所述后端U型槽上。优选地,所述双头螺柱在所述模具槽安装好湿拉模具时与所述密封电机的转杆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在进行湿拉工序时,将穿好钢丝的湿拉模具安装在所述模具槽内,让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与所述连接杆贴合,进入湿拉模具的钢丝从所述钢丝通过槽穿过,出模具的钢丝从所述连接杆的内孔穿出,通过调节所述双头螺柱的固定高度来调节所述同步带的高度,使所述同步带的上侧与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密封电机旋转时,带动所述同步带转动,从而带动湿拉模具旋转,减少了湿拉模具的磨损,钢丝的润滑效果更好,有效延长了湿拉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湿拉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轴承及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剖切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板、轴承及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剖切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包括模架部分1和驱动部分2。模架部分1包括支架板11、模具槽13、侧板12、轴承14和连接杆15,支架板11具有相对的左侧面113和右侧面114,左侧面113与右侧面114平行,左侧面113上设有至少一个钢丝通过槽1131。以图1为例,左侧面113上并排设有四个钢丝通过槽1131,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模具槽13位于左侧面113和右侧面114之间,模具槽13为中空结构,模具槽13的内部用以安装湿拉模具。优选地,模具槽13内部安装湿拉模具时,湿拉模具的钢丝入口侧靠近左侧面113且与左侧面113平行,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靠近右侧面114且与右侧面114平行,湿拉模具内的钢丝与左侧面113和右侧面114垂直。侧板12安装于右侧面114上且与右侧面114平行,右侧面114与侧板12上分别对应设有圆形的开孔121,轴承14安装在右侧面114与侧板12中部的开孔121上,连接杆15安装在轴承14的内孔上,连接杆15在模具槽13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模具槽13中的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贴合,钢丝通过槽1131、模具槽13、轴承14、连接杆15一一对应。优选地,连接杆15包括与右侧面114平行的圆环部151和与右侧面114垂直的中空杆152,圆环部151的内径与中空杆152的内径相同,圆环部151的外径大于中空杆152的外径,圆环部151在模具槽13内部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贴合,中空杆152安装于轴承14的内孔上,中空杆152的中轴线与轴承14的中轴线重合。驱动部分2位于支架板11的底部,驱动部分2包含有用以传动的同步带24,同步带24位于模具槽13的底部且与左侧面113和右侧面114垂直,同步带24的上侧在模具槽13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用以带动模具槽13中的湿拉模具转动。优选地,进行钢丝湿拉工序时,驱动部分2带动调节好高度的同步带24转动,由于模具槽13内的湿拉模具底部与同步带24相接触,且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与连接杆15的圆环面151贴合,所以湿拉模具与连接杆15同步转动,且以连接杆15的中轴线为转动轴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侧板12在其两端通过固定孔122以螺杆连接到右侧面114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轴承14的内孔两侧设有卡簧141,用于限制连接杆15沿轴承14的中轴线方向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连接杆15具有的的中空杆152安装在轴承14的内孔上,且中空杆152的中轴线与轴承14的中轴线重合,从而连接杆15能绕该中轴线旋转。当模具槽13内装有湿拉模具时,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与连接杆15的圆环部151贴合,在调好高度的同步带24的带动下,模具槽13内的湿拉模具与连接杆15一起绕轴承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包括模架部分和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部分包括支架板、模具槽、侧板、轴承和连接杆,所述支架板具有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左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位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模具槽为中空结构,所述模具槽的内部用以安装湿拉模具,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右侧面上且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圆形的开孔,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中部的所述开孔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上,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贴合,所述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所述轴承、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驱动部分位于所述支架板的底部,所述驱动部分包含有用以传动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模具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垂直,所述同步带的上侧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用以带动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包括模架部分和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部分包括支架板、模具槽、侧板、轴承和连接杆,所述支架板具有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左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位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之间,所述模具槽为中空结构,所述模具槽的内部用以安装湿拉模具,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右侧面上且与所述右侧面平行,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圆形的开孔,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右侧面与所述侧板中部的所述开孔上,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上,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的钢丝出口侧贴合,所述钢丝通过槽、所述模具槽、所述轴承、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驱动部分位于所述支架板的底部,所述驱动部分包含有用以传动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位于所述模具槽的底部且与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垂直,所述同步带的上侧在所述模具槽内安装有湿拉模具时与所述湿拉模具的底部相接触,用以带动所述模具槽中的湿拉模具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在其两端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到所述右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孔两侧设有卡簧,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轴承的中轴线方向的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拉模具可转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与所述右侧面平行的圆环部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周志嵩姚利丽王威魏于博代荣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