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6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其包括壳体、电路板组件、电芯和导电基板,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电芯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设置在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导电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壳体和电芯之间,其中,电芯的两个电极均通过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充电电池,通过设置导电基板,可以提高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电芯和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靠。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ith conductive substr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充电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玩具、手持设备等,这对可充电电池储能能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由于具有能量高、可以高功率放电、环保等优点,因而正在逐渐应用在以上领域。已有的可充电电池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电路板组件等元件。电芯通常是通过两个导线直接锡焊至电路板。在可充电电池意外掉落或与其他物件碰撞的情况下,导线的焊接点会松动,甚至会从电路板上断开。在可充电电池的生产制造的过程中,电路板和电芯之间的装配通常是由操作工手动操作,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以及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其中,所述电芯的所述两个电极均通过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导电基板,可以提高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电芯和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牢靠。可选地,所述导电基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电芯连接部,所述两个电芯连接部与所述电芯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两个电芯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可选地,所述电芯连接部从所述导电基板的本体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可选地,所述导电基板具有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电子元件卡持的定位部,以使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连接位置对应。可选地,所述导电基板的电路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定位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并且/或者所述定位部构造为U形。可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绝缘散热层,所述绝缘散热层部分地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抵接的导电部,所述绝缘散热层覆盖所述电子元件并延伸至所述导电部。可选地,所述绝缘散热层由导热胶制成。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向内凹陷的扎线部,所述扎线部的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为平面。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抵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有形成导电层的镀铜层和镀金层,所述镀金层覆盖所述镀铜层。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基体,所述电路板的外周边缘构造为所述导电部,所述导电层覆盖所述电路板基体的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周向侧表面。可选地,所述电芯的所述两个电极处均引出有电连接件,所述导电基板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导电基体,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导电基体一一对应焊接。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为板状,并且所述导电基体为板状。可选地,所述导电基板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弯折构件。可选地,所述导电基板的两端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折弯,所述导电基板的折弯部分处设置有固定带,所述折弯部分通过所述固定带固定至所述电芯。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电极帽,所述电极帽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极帽构造为双桥结构。可选地,所述电极帽包括电极帽本体和从所述电极帽本体向下延伸的两个桥腿,所述两个桥腿间隔布置,并分别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两个桥腿之间形成桥形孔洞。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可充电电池的分解示意图;图2a为图1所示的可充电电池的剖视示意图;图2b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一电极帽的立体图,其中一个桥腿与电路板分离;图4为图1所示的导电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连接;图5为图4所示的导电基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芯、导电基板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导电基板与电路板组件连接,并且导电基板与电芯连接;图7为图1所示的电路板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覆盖有绝缘散热层的图1所示的电路板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类似于图2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绝缘散热层;图10为图2a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镀铜层和镀金层;以及图11为图1所示的电芯、导电基板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导电基板由固定带固定。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首先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可以本专利技术的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充电电池100包括壳体110、电极帽,以及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电路板组件120和电芯140。电芯140与电路板组件120电连接,电路板组件120能够分别与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帽电连接。两个电极帽均设置在壳体110处。壳体110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沿基于第一方向的周向方向封闭的容纳空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壳体110示例性地示出为圆形柱状的薄壁结构。并且第一方向是可充电电池100的长度方向D。可以将电芯140和电路板组件120放置在壳体110的容纳空间中。可选地,壳体110可以由诸如钢等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壳体11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以及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其中,所述电芯的所述两个电极均通过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设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以及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其中,所述电芯的所述两个电极均通过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的两个电芯连接部,所述两个电芯连接部与所述电芯的两个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两个电芯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从所述导电基板的本体的外表面向外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具有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电子元件卡持的定位部,以使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连接位置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的电路板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定位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并且/或者所述定位部构造为U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绝缘散热层,所述绝缘散热层部分地覆盖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抵接的导电部,所述绝缘散热层覆盖所述电子元件并延伸至所述导电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添余小春吴良贵张键张加科王茂林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