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剂,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1376808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02:16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电剂,具体讲,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中含有式I所示的取代基。本申请还涉及所述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在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导电剂分子为三臂星型结构,形成共轭大π体系,电子能在共轭体系中有效传输。将该导电剂与碳相导电材料搭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星型结构的分子链能将孤立的活性材料颗粒和碳相导电材料颗粒有效地交联起来,形成空间导电网络,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导电剂,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多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磷酸盐,它们都是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导电性较差,因而必须要加入导电剂来改善导电性。从市面上来看,导电剂主要有导电碳黑(Super P)、导电石墨(KS-6)、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等。Super P的特点是粒径小,是锂离子电池的大众化导电剂,市场占有份额较大;导电石墨在电池中充当导电网络的节点,提升电极的导电性;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的特点是粒径小,比表面积特别大,导电性特别好,缺点是价格高,难以分散。这些导电剂形貌和电性能各异,锂离子电池厂商常将导电剂混合搭配使用,以使电池性能得到最优化。目前新出现的有机导电材料,能根据需求灵活设计分子结构。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首要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电剂。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所述导电剂的制备方法。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含有所述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为了完成本申请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申请涉及一种导电剂,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中含有式I所示的取代基:其中,所述R1、R13和R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取代基为卤素;优选为C3~C8烷基、C1~C8烷氧基、C6~C10芳基;所述R15为卤素,优选为氟;n为1~6的整数,优选为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中含有式I所示的取代基:其中,所述R1、R13和R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取代基为卤素;优选为C3~C8烷基、C1~C8烷氧基、C6~C10芳基;所述R15为卤素,优选为氟;n为1~6的整数,优选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中含有式IA所示的取代基:其中,所述R1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2芳基,取代基为卤素;优选为C3~C8烷基、C1~C8烷氧基、C6~C10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如式II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剂,其特征在于,R11、R21和R31相同,R12、R22和R32相同,R13、R23和R33相同,R14、R24和R34相同,R15、R25和R35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结构式如式IIIA、IIIB、IIIC所示: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导电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化合物3使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峰蒋治亿许金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