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6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包含腔体和衬套,衬套上方设有介电窗,腔体、衬套和介电窗围绕形成反应腔,反应腔内底部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基座,基座下方包括用于抽出反应腔内气体维持反应腔内低压的抽真空装置;腔体内设置有遮挡在腔体侧壁上的开口和衬套侧壁上的开口之间的遮挡板,其阻挡由传输腔流向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衬套的下部设有孔槽,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的流动空间通过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使得污染颗粒被抽真空装置抽走。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保证当前的晶片不被污染,还能改善下一传片的污染,还可通入清洁气体使污染颗粒被带离反应腔的效果更加显著,效率更高。

A plasma treatment device for reducing contaminated particles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蚀刻设备的耐腐蚀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输腔(TransmissionMachine,简称TM)与等离子处理装置1(PlasmaMachine,简称PM)相互传片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腔体内的气压的不平衡,会出现腔体间的气体流动,悬浮在各腔体中的颗粒(particle)会随着气体流向另一个腔体,造成腔体的颗粒污染问题。如图1所示是一个简化的刻蚀(ETCH)系统示意图,由传输腔2、真空阀3(slitvalve)和等离子处理装置1组成。其中,等离子处理装置1包含介电窗11(insulationwindow)、衬套12(liner)、腔体13(chamberbody)、摆动式锁气阀14(pendulumvalve)及涡流泵15(turbopump)。当传输腔2与等离子处理装置1传片时,该两腔体内因各自的压力不平衡,导致气体发生流动。假设气体是从传输腔2流向等离子处理装置1,则传输腔2的腔体内的悬浮颗粒也会随着气体流向等离子处理装置1而引起颗粒污染。这个现象可以通过控制遮挡板16(slitdoorshutter)开关的时间顺序来减小颗粒污染的程度。例如,打开真空阀3后,再打开遮挡板16,让传输腔2的腔体中的带颗粒的气体冲向该遮挡板16,限制该带颗粒的气体直接冲向静电卡盘(Electrostaticchuck,简称ESC)和晶圆(Wafer,图中未示出)。这个过程对当前晶圆的保护是有效的,但是对下一片晶圆依然有隐患,因为随着传输腔2中的气体冲向PM中的遮挡板16的颗粒,会受该遮挡板16的阻挡而掉落在衬套12、遮挡板16及腔体13三者之间形成的一部分区域,该区域是一个死区,即不容易被涡流泵15立即抽走。但是当轮到第二片晶圆传片时,传输腔2的腔体中的气体再次流向等离子处理装置1,该传输腔2中的气体再次流向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的腔体时带来的扰动会将该死区内的上次传片过程掉落的颗粒进行扰动,将该被扰动的颗粒带向静电卡盘和晶圆,从而会污染晶圆。其中,衬套12、遮挡板16和腔体13之间形成的死区,由于没有有效的气体流动的路径,使得掉落在该死区中的颗粒终将污染后续进行传片的晶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其通过在衬套的下部设有孔槽,同时还可在腔体的上端通入清洁气体,腔体内设置的遮挡板阻挡由传输腔流向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的流动空间通过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污染颗粒通过气体流动路径被抽真空装置抽走,保证当前的晶片保护,还能改善下一传片的污染情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包含腔体和衬套,所述衬套上方设有介电窗,所述腔体、衬套和介电窗围绕形成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底部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基座,基座下方包括用于抽出反应腔内气体维持反应腔内低压的抽真空装置;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遮挡在所述腔体侧壁上的开口和衬套侧壁上的开口之间的遮挡板,其阻挡由传输腔流向所述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所述衬套的下部设有孔槽,所述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一个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通过所述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进入所述流动空间内的污染颗粒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所述抽真空装置抽走。优选地,所述等离子处理装置通过真空阀与所述传输腔连接;当所述真空阀开启时,所述传输腔内的气体流向反应腔时,所述遮挡板关闭,所述传输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直接碰撞遮挡板后向下进入所述流动空间。优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为涡流泵,所述涡流泵通过摆动式锁气阀与所述腔体连接。优选地,所述腔体上端通入清洁气体,该清洁气体沿遮挡板垂直向下流动形成气幕,经过所述遮挡板,穿越所述流动空间后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带离所述反应腔。优选地,所述腔体上开设有气体管道联通到供应所述清洁气体的清洁气体源,所述清洁气体进入腔体后沿着腔体内壁与衬套外壁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优选地,所述遮挡板下方包括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持杆,以使得所述遮挡板可以在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支持杆在第一高度时,所述遮挡板为关闭状态,所述遮挡板遮挡在衬套侧壁开口;当所述支持杆在第二高度时,所述遮挡板为开启状态,来自传输腔的晶圆经过衬套侧壁开口,进入反应腔内放置的基座上。优选地,所述衬套的底端包括一个向内侧基座延伸的环形横向延展部,环形横向延展部上包括多个气体通道,使得反应腔内的包括等离子的反应气体在穿过所述环形横向延展部时,熄灭等离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刻蚀系统,包含传输腔和如上文所述的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处理装置;所述等离子处理装置的衬套的下部设有孔槽;所述等离子处理装置的腔体内设有遮挡板,阻挡由传输腔流向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所述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的流动空间通过所述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所述污染颗粒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抽真空装置抽走。优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为涡流泵,所述涡流泵通过摆动式锁气阀与所述腔体连接。优选地,所述等离子处理装置通过真空阀与所述传输腔连接;当所述真空阀开启时,所述传输腔内的气体流向反应腔时,所述遮挡板关闭,所述传输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直接碰撞遮挡板后向下进入所述流动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文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运行方法,该方法包含:先开启真空阀,关闭腔体内的遮挡板;当传输腔的气体流向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反应腔时,所述遮挡板阻挡由传输腔流向所述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所述污染颗粒依次经过由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的流动空间、衬套下部设置的孔槽后,被抽真空装置抽走;其中,所述流动空间通过所述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优选地,所述污染颗粒经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带离反应腔后,开启所述遮挡板,使得晶片被送入/出反应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衬套的下部设置孔槽,同时还可在腔体的上端通入清洁气体,腔体内设置的遮挡板阻挡由传输腔流向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遮挡板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的流动空间通过孔槽与衬套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污染颗粒通过气体流动路径被抽真空装置抽走,实现去除死区的目的,不仅保证当前的晶片不被污染,还能改善下一传片的污染情况。同时,通入清洁气体形成气幕使得污染颗粒被带离反应腔的效果更加显著,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的ETCH简化系统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ETCH系统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ETCH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刻蚀系统包含: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传输腔2和真空阀3。真空阀3设置在传输腔2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之间,分别与传输腔2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连接。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包含腔体13、衬套12、摆动式锁气阀14、遮挡板16和涡流泵15。其中,衬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含腔体(13)和衬套(12),所述衬套(12)上方设有介电窗(11),所述腔体(13)、衬套(12)和介电窗(11)围绕形成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底部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基座,基座下方包括用于抽出反应腔内气体维持反应腔内低压的抽真空装置;所述腔体(13)内设置有遮挡在所述腔体(13)侧壁上的开口和衬套侧壁上的开口(10)之间的遮挡板(16),其阻挡由传输腔(2)流向所述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所述衬套(12)的下部设有孔槽(B),所述遮挡板(16)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一个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通过所述孔槽(B)与衬套(12)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进入所述流动空间内的污染颗粒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所述抽真空装置抽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污染颗粒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含腔体(13)和衬套(12),所述衬套(12)上方设有介电窗(11),所述腔体(13)、衬套(12)和介电窗(11)围绕形成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底部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基座,基座下方包括用于抽出反应腔内气体维持反应腔内低压的抽真空装置;所述腔体(13)内设置有遮挡在所述腔体(13)侧壁上的开口和衬套侧壁上的开口(10)之间的遮挡板(16),其阻挡由传输腔(2)流向所述反应腔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所述衬套(12)的下部设有孔槽(B),所述遮挡板(16)下方的衬套外壁和腔体内壁围绕形成一个流动空间,所述流动空间通过所述孔槽(B)与衬套(12)的内部空间相联通形成气体流动路径,使得进入所述流动空间内的污染颗粒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所述抽真空装置抽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处理装置(1)通过真空阀(3)与所述传输腔(2)连接;当所述真空阀(3)开启时,所述传输腔(2)内的气体流向反应腔时,所述遮挡板(16)关闭,所述传输腔(2)的气体中的污染颗粒直接碰撞遮挡板(16)后向下进入所述流动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为涡流泵(15),所述涡流泵(15)通过摆动式锁气阀(14)与所述腔体(13)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3)上端通入清洁气体(A),该清洁气体(A)沿遮挡板(16)垂直向下流动形成气幕,经过所述遮挡板(16),穿越所述流动空间后通过所述气体流动路径被带离所述反应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3)上开设有气体管道联通到供应所述清洁气体(A)的清洁气体源,所述清洁气体(A)进入腔体(13)后沿着腔体内壁与衬套外壁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6)下方包括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支持杆,以使得所述遮挡板(16)可以在两个不同高度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支持杆在第一高度时,所述遮挡板(16)为关闭状态,所述遮挡板(16)遮挡在衬套侧壁开口(10);当所述支持杆在第二高度时,所述遮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图强左涛涛刘身健陈星建万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