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99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包括扁钢、钢板、液压千斤顶、反力墩台以及螺栓;扁钢顺着箱涵体的推进方向设置有若干根,且相邻两根扁钢平行,钢板覆盖在扁钢的上面,反力墩台固定在箱涵体的尾部,千斤顶设置在钢板与反力墩台之间,千斤顶的作用力方向与箱涵体顶面平行;将箱涵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转化为钢板与扁钢之间的摩擦,大大降低了箱涵顶进时的顶部摩擦阻力,减少施工对上部交通的影响,效果明显,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箱涵体向前推进,扁钢随箱涵体前进,前方土体挤出趋势与箱涵推进方向相反,液压千斤顶控制钢板运动趋势与土体一致。

A Device for Reducing Top Friction Resistance of Box Culvert during J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下建筑物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顶涵工法是地下建筑物施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在不中断地面交通的前提下,将预制好的箱体,采用机械力量顶入地层中;此工法适用于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建筑物、街道的各种桥涵、地道、地下管道等项目。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涵顶与上部土体的接触必然会对上部土体带来扰动,影响上部的车辆通行,因此如何降低顶进阻力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关键一环。目前降低箱涵顶进阻力的方法总结在下表,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因此针对现状急需研究一种即经济简便又效果显著的涵顶减阻装置。表1不同降低箱涵顶进阻力的方法优缺点比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在箱涵体的顶面设置扁钢以及钢板,将箱涵体顶面与土体之间的摩擦转化为扁钢与钢板之间的摩擦,降低了箱涵体推进的阻力,成本低,结构简单,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包括扁钢、钢板、液压千斤顶、反力墩台以及螺栓;扁钢顺着箱涵体的推进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扁钢(2)、钢板(3)、液压千斤顶(4)、反力墩台(5)以及螺栓(6);扁钢(2)顺着箱涵体(1)的推进方向设置有若干根,且相邻两根扁钢(2)平行,钢板(3)覆盖在扁钢(2)的上面,反力墩台(5)固定在箱涵体(1)的尾部,千斤顶(4)设置在钢板(3)与反力墩台(5)之间,千斤顶(4)的作用力方向与箱涵体(1)顶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扁钢(2)、钢板(3)、液压千斤顶(4)、反力墩台(5)以及螺栓(6);扁钢(2)顺着箱涵体(1)的推进方向设置有若干根,且相邻两根扁钢(2)平行,钢板(3)覆盖在扁钢(2)的上面,反力墩台(5)固定在箱涵体(1)的尾部,千斤顶(4)设置在钢板(3)与反力墩台(5)之间,千斤顶(4)的作用力方向与箱涵体(1)顶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千斤顶(4)沿着钢板(3)的末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千斤顶(4)与钢板(3)之间设置有U形槽,钢板(3)末端卡入U形槽,U形槽的底面与千斤顶(4)连接,所述U形槽的长度与钢板(3)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箱涵顶进时顶部摩擦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扁钢宽度为45mm~55mm,厚度为4mm~6mm,扁钢(2)间隔设置,相邻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祎文钟宇健乔青青苏林建杨桃姚顺意蔺文帅薛勋强余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