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辆相对传统车辆由于增加了电机(尤其是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增加了两个电机),整个驱动系统的纵向长度(即轴向长度)过长,这导致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布置已经成为了难题。独立悬架系统相对于非独立悬架系统可以减少车身和车架的振动并且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另外,独立悬架也可以减轻部分重量。目前多数混合动力系统商用车采用的都是非独立悬架结构,非独立悬架结构较简单,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随着商用车舒适性要求不断的提高,独立悬架已经成为应用趋势。混合动力车辆相对于传统车辆增加了电机、电池、控制器等设备,车重相对于传统车辆增加了很多。减重对于整车经济性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目前混合动力车辆的轻量化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独立悬架相对非独立悬架有着更多的可挖掘的减重措施,这对于混合动力系统车辆减重更有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用以解决非独立悬架混合动力系统的轴向长度较长,比较难以布置、舒适性差的问题。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驱动系统总成和等速万向节,所述驱动系统总成包括主减齿轮轴、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的第一机电耦合系统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的第二机电耦合系统,所述发动机输出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入轴,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与主减齿轮轴通过齿轮机构啮合连接,主减齿轮轴通过所述等速万向节与半轴连接,所述半轴用于驱动连接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驱动系统总成和等速万向节,所述驱动系统总成包括主减齿轮轴、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的第一机电耦合系统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的第二机电耦合系统,所述发动机输出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入轴,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与主减齿轮轴通过齿轮机构啮合连接,主减齿轮轴通过所述等速万向节与半轴连接,所述半轴用于驱动连接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为准双曲面齿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包括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包括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入轴,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第一电机和第二离合器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包括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包括第二行星排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行星排中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中有一个是前第一端,一个是前第二端,一个是前第三端,第二行星排中的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中有一个是后第一端,一个是后第二端,一个是后第三端,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前第一端,所述前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入轴,所述前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所述后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后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机电耦合系统的输出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后置式集中独悬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第一端为第一行星排中的太阳轮,所述前第二端为第一行星排中的行星架,所述前第三端为第一行星排中的齿圈,所述后第一端为第二行星排中的太阳轮,所述后第二端为第二行星排中的行星架,所述后第三端为第二行星排中的齿圈,第二行星排的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伟,王印束,陈慧勇,王纪福,王岩,王富生,王兴,李建锋,吴胜涛,邓伟,李兵兵,郭涛,王建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