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丘俊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20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在传统主动脉插管的基础上,在靠近主动脉插管接头处加入动脉鞘管,股动脉插管实现体外循环动脉灌注,当外科手术结束后,介入的指引导丝可以通过多功能主动脉插管的动脉鞘管进入主动脉插管,顺着主动脉插管到达指定位置,避免再次穿刺对主动脉壁造成损伤和导丝置入失败的风险,可以保留主动脉插管进行相关的介入操作,也可以选择撤除主动脉插管,在指引导丝的引导下置入介入导管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实现主动脉灌注和介入操作一体化,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杂交手术并发症。

A New Multifunctional Aortic Intub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
本技术涉及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的主动脉灌注的插管,尤其是行主动脉杂交手术时主动脉灌注的插管,属于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体外循环技术是心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技术,保证在心脏停跳期间机体各部分脏器的供血。体外循环的建立需要把机体内的静脉血通过静脉插管引到体外循环机,经过体外循环机膜肺的氧合,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外循环机上的血泵把氧合血通过动脉插管重新回输到机体内,从而建立一个人工血液循环。目前临床上实行杂交手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体外循环,实行外科手术相关操作,第二部分是撤除体外循环,重新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实施介入相关操作。这种方法有以下不足:1、通过股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当手术结束后需要对原有切口进行缝合,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介入操作,增加了手术时间;2、进行介入操作时,需要重新穿刺,由于股动脉已进行过相关手术操作,动脉壁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有内膜和中层分离,再次穿刺困难;3、由于传统的动脉鞘较短,导丝通过动脉鞘进入主动脉后可能进入夹层的假腔,造成介入操作失败;4、反复的主动脉操作,可能造成主动脉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包括主动脉灌注部分,动脉鞘管部分,其特征是:体外循环主动脉接头旁有动脉鞘管,导丝可以通过动脉鞘管,进入主动脉插管,沿着主动脉灌注部分管道,到达夹层的真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包括主动脉灌注部分,动脉鞘管部分,其特征是:体外循环主动脉接头旁有动脉鞘管,导丝可以通过动脉鞘管,进入主动脉插管,沿着主动脉灌注部分管道,到达夹层的真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动脉鞘管与主动脉插管直接相通,动脉鞘管远端出口朝向动脉灌注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其特征在于,动脉鞘管与主动脉插管的夹角为15°至60°,动脉鞘管与主动脉插管有三角形支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主动脉插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存涛丘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丘俊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