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87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包括引流腔、与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水囊腔、与水囊腔连通的水囊注水管、以及水囊;水囊注水管置于引流管内壁上,水囊固定套设于引流管外壁上,水囊注水管在水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进水孔,引流管以水囊为界,远离引流腔的一端为膀胱内端,与引流腔连通的一端为体外端,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膀胱内端的引流管侧壁上设有侧孔,引流腔设有第一控制阀,水囊腔设有止逆阀。该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有效减轻了造瘘管对膀胱的刺激且便于膀胱造瘘术后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A disposable sterile silica gel cystostomy tub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sposable sterile silica gel water bag bladder fistula tube, which comprises a drainage cavity, a drainage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cavity, a water bag cavity, a water bag injection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bag cavity, and a water bag; the water bag injection pipe is plac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ainage pipe, the water bag fixing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the water bag injection pipe is in water.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bladd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hole, the drainage tube is bounded by a water bag, the end far from the drainage cavity is the inner end of the bladder, and th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cavity is the outer end. The length of the inner end of the bladder is 0.8 cm to 1 cm. The side wall of the drainage tube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bladde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hole, the drainag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trol valve, and the water ba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heck valv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irritation of the bladder caused by the fistula tube, and is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bladder fistula to use in daily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
技术介绍
病人在膀胱造瘘术后常常出现造瘘口尿液渗漏,导致造瘘口周围红肿发炎,不能自主排尿和膀胱挛缩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为了使用便利,多数用导尿管来代替膀胱造瘘术使用的膀胱造瘘管。但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缺陷,导尿管的管道太长,让生活自理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携带不便,且导尿管留在膀胱内部的管道长,刺激膀胱粘膜引起疼痛,这些问题让病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痛苦不已。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日常使用且操作方法更便捷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膀胱造瘘术后病人使用导尿管管道过长导致使用不便、刺激过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包括引流腔、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水囊腔、与所述水囊腔连通的水囊注水管、以及水囊;所述水囊注水管置于所述引流管内壁上,所述水囊固定套设于所述引流管外壁上,所述水囊注水管在所述水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进水孔,所述引流管以所述水囊为界,远离所述引流腔的一端为膀胱内端,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一端为体外端,所述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所述膀胱内端的引流管侧壁上设有侧孔,所述引流腔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水囊腔设有止逆阀。进一步地,所述体外端的长度为14cm~17cm。进一步地,所述水囊的长度为1.5cm~2cm。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引流腔一端的端头设有头孔。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水囊腔交叉处设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阀为锁扣。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管壁上标示刻度。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还包括冲洗腔以及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置于所述引流管内壁上,且所述冲洗管远离所述冲洗腔一端设有冲洗液出口,所述冲洗腔设有第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的有益效果在于:缩短了膀胱内端的长度和水囊的大小,有效减轻了造瘘管对膀胱的刺激,保证了舒适度,且缩短了体外端的长度,增加了控制阀,使膀胱造瘘术后病人在日常使用中更加便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的双腔膀胱造瘘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的三腔膀胱造瘘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为:1-引流腔,11-引流管,12-侧孔,13-头孔,14-第一控制阀,2-水囊腔,21-水囊注水管,22-进水孔,23-水囊,24-止逆阀,3-冲洗腔,31-冲洗管,32-冲洗液出口,33-第三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包括引流腔1、与引流腔1连通的引流管11、水囊腔2、与水囊腔2连通的水囊注水管21、以及水囊23;水囊注水管21置于引流管11内壁上,水囊23固定套设于引流管11外壁上,水囊注水管21在水囊23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进水孔22,引流管11以水囊23为界,远离引流腔1的一端为膀胱内端,与引流腔1连通的一端为体外端,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膀胱内端的引流管11侧壁上设有侧孔12,引流腔1设有第一控制阀14,水囊腔2设有止逆阀24。本实施例中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在使用时,将膀胱造瘘管膀胱内端及水囊23置于病人膀胱内,通过向水囊腔2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过水囊注水管21到达水囊23内,因水囊腔2上设有止逆阀24,使得生理盐水无法自行流出。水囊23注水撑大后位于病人的膀胱内,防止造瘘管脱出,尿液通过侧孔12进入引流管11,因引流腔1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4,控制了尿液的排出,当病人需要排尿时将第一控制阀14打开即可实行排尿过程。该膀胱造瘘管通过第一控制阀14来控制病人的排尿过程,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引流腔1处接尿袋的方式,使用更加便捷,且能满足病人的日常生活,减轻了病人的思想负担。当病人需要更换膀胱造瘘管时,只需从水囊腔2处将水囊23内的生理盐水吸出,即可自行取出膀胱造瘘管,使用过程非常便捷。另外,该膀胱造瘘管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相比于现有技术的2cm长度大大缩短了膀胱造瘘管留置在病人膀胱内的管道长度,且膀胱内端使用更光滑更柔软的材质制成,减低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提高病人使用膀胱造瘘管的舒适度。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体外端的长度为14cm~17cm。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导尿管体外端长度普遍为30cm,在日常生活中携带、使用都很不方便,本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的体外端还包括通过病人腹壁的长度为3cm~5cm的一段,总长度只有14cm~17cm,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携带、使用不便的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水囊23的长度为1.5cm~2cm。水囊23主要起到一个防止膀胱造瘘管滑脱的作用,如果水囊23太小会导致其起不到作用,太大则会刺激病人膀胱,致使病人感到不适疼痛,本实施例中水囊23的长度为1.5cm~2cm,大概装20ml生理盐水,最大限度的减低对病人膀胱的刺激。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引流管11远离引流腔1一端的端头设有头孔13。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在引流管11的端头增加了头孔13,更利于尿液流出,且对于膀胱造瘘术后近期堵管病人有利于使用导丝疏通或更换膀胱造瘘管。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引流管11与水囊腔2交叉处设有第二控制阀15。第二控制阀15可以进一步控制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腔、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水囊腔、与所述水囊腔连通的水囊注水管、以及水囊;所述水囊注水管置于所述引流管内壁上,所述水囊固定套设于所述引流管外壁上,所述水囊注水管在所述水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进水孔,所述引流管以所述水囊为界,远离所述引流腔的一端为膀胱内端,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一端为体外端,所述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所述膀胱内端的引流管侧壁上设有侧孔,所述引流腔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水囊腔设有止逆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腔、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管、水囊腔、与所述水囊腔连通的水囊注水管、以及水囊;所述水囊注水管置于所述引流管内壁上,所述水囊固定套设于所述引流管外壁上,所述水囊注水管在所述水囊的对应位置处设有进水孔,所述引流管以所述水囊为界,远离所述引流腔的一端为膀胱内端,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一端为体外端,所述膀胱内端长度为0.8cm~1cm,所述膀胱内端的引流管侧壁上设有侧孔,所述引流腔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水囊腔设有止逆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端的长度为14cm~17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水囊膀胱造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的长度为1.5c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长明石墨烯材料有限公司丁全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