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6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包括引流半管,所述引流半管的一端开设有尖端,引流半管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引流半管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引流半管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倒梯形槽,引流半管上安装有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底端安装有倒梯形条,倒梯形条滑动安装在倒梯形槽内,引流半管与半圆形管形成圆形引流管,圆形引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带上开设的引流管孔内,固定带的两侧通过医用胶布与圆形引流管固定,固定带的左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一魔术贴,固定带的右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二魔术贴,该引流半管,便于使用,可适用口腔颌面部狭小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
:本技术涉及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口腔、颌骨周围组织及颜面部的化脓性炎症。易被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腐败坏死性细菌感染,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部间隙狭小、曲折,普通引流管易弯曲、打折,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物堵塞引流管,从而达不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包括引流半管,所述引流半管的一端开设有尖端,引流半管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引流半管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引流半管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倒梯形槽,引流半管上安装有半圆形管,半圆形管的底端安装有倒梯形条,倒梯形条滑动安装在倒梯形槽内,引流半管与半圆形管形成圆形引流管,圆形引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带上开设的引流管孔内,固定带的两侧通过医用胶布与圆形引流管固定,固定带的左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一魔术贴,固定带的右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二魔术贴。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相互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引流半管和半圆形管均为一种医用硅胶材料的构件。本技术的优点:该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采用括引流半管,管径更小,可适用口腔颌面部狭小空间,引流半管的一端开设有尖端,可顺利插入到最深处,引流更彻底,引流半管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有利于换药后期逐步抽取引流管时,可准确的分次抽取引流管,引流半管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被挤压时,仍会有间隙,防止口腔颌面部间隙狭小、曲折导致引流管易弯曲、打折,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物堵塞引流管,从而达不到效果,引流半管与半圆形管通过倒梯形条固定,方便固定和拆卸,便于引流半管在体外引流,将引流半管穿过固定带上的引流管孔,然后将固定带两侧缠绕在患者脖子上,通过魔术贴固定,方便固定引流半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带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引流半管;2-尖端;3-刻度线;4-固定带;5-医用胶布;6-半圆形管;7-弧形凹槽;8-倒梯形槽;9-倒梯形条;10-引流管孔;11-第一魔术贴;12-第二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包括引流半管1,引流半管1的一端开设有尖端2,引流半管1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3,引流半管1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7,引流半管1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倒梯形槽8,引流半管1上安装有半圆形管6,半圆形管6的底端安装有倒梯形条9,倒梯形条9滑动安装在倒梯形槽8内,引流半管1与半圆形管6形成圆形引流管,圆形引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带4上开设的引流管孔10内,固定带4的两侧通过医用胶布5与圆形引流管固定,固定带4的左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一魔术贴11,固定带4的右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二魔术贴12,第一魔术贴11与第二魔术贴12相互配合使用,引流半管1和半圆形管6均为一种医用硅胶材料的构件。工作原理:工作时,采用括引流半管1,管径更小,可适用口腔颌面部狭小空间,引流半管1的一端开设有尖端2,可顺利插入到最深处,引流更彻底,引流半管1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3,有利于换药后期逐步抽取引流管时,可准确的分次抽取引流管,引流半管1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7,被挤压时,仍会有间隙,防止口腔颌面部间隙狭小、曲折导致引流管易弯曲、打折,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物堵塞引流管,从而达不到效果,引流半管1与半圆形管6通过倒梯形条9固定,方便固定和拆卸,便于引流半管1在体外引流,将引流半管1穿过固定带4上的引流管孔10,然后将固定带4两侧缠绕在患者脖子上,通过魔术贴固定,方便固定引流半管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包括引流半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半管(1)的一端开设有尖端(2),引流半管(1)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3),引流半管(1)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7),引流半管(1)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倒梯形槽(8),引流半管(1)上安装有半圆形管(6),半圆形管(6)的底端安装有倒梯形条(9),倒梯形条(9)滑动安装在倒梯形槽(8)内,引流半管(1)与半圆形管(6)形成圆形引流管,圆形引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带(4)上开设的引流管孔(10)内,固定带(4)的两侧通过医用胶布(5)与圆形引流管固定,固定带(4)的左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一魔术贴(11),固定带(4)的右端通过缝衣线缝制有第二魔术贴(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部防挤压带刻度的引流半管,包括引流半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半管(1)的一端开设有尖端(2),引流半管(1)的底部管壁开设有刻度线(3),引流半管(1)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弧形凹槽(7),引流半管(1)的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倒梯形槽(8),引流半管(1)上安装有半圆形管(6),半圆形管(6)的底端安装有倒梯形条(9),倒梯形条(9)滑动安装在倒梯形槽(8)内,引流半管(1)与半圆形管(6)形成圆形引流管,圆形引流管的一端贯穿固定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智余波华一峰杨甜甜赵明莉陈南燕赵蛟曹梦龙田韵师张海荣唐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