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旭专利>正文

颌面部压迫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467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0:24
一种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袋,压迫袋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所述压迫袋内放置纱布,所述系带围绕头部系紧,将所述压迫袋压迫于颌面部创伤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纱布绷带包扎相比,具有包扎方便、包扎速度快,包扎后舒适度高,成本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涉及用于包扎颌面部的包扎用品。
技术介绍
人体颌面部的创伤或者颌面部手术后需要用敷料进行包扎,正确适度的包扎有助于伤口的止血及愈合,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纱布缠绕头部及颌面部对伤口处加压包扎。纱布缠绕包扎过程中,若包扎过紧,则引起头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伤口处出现肿胀,甚至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若包扎过松又达不到加压包扎的目的。而且纱布缠绕包扎的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人针对上述纱布缠绕包扎颌面部的缺点,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颌面部压迫带,其具有操作简便,易于调节,舒适度高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本技术包括压迫袋,压迫袋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所述压迫袋内放置压迫物。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压迫袋为条状,所述压迫袋带有开口 ;所述压迫物为纱布。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与传统的纱布绷带包扎颌面部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易于调节,拆卸方便,舒适度高,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本技术包括压迫袋1,压迫袋I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3、4,压迫袋I为条状,并带有开口 2,从开口 2将纱布放入压迫袋I中,系带3及4围绕头部系紧,将所述压迫袋I压迫于颌面部创伤处。本技术的应用过程见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状态图,本技术的压迫袋I位于人中位置,系带3围绕头部系于耳朵上方处,系带4围绕头部系于耳朵下方处。图2仅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应用实施例,压迫袋I的位置也可以位于颌面部的其他部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袋,压迫袋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所述压迫袋内放置压迫物。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袋为条状,所述压迫袋带有开口。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物为纱布。专利摘要一种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袋,压迫袋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所述压迫袋内放置纱布,所述系带围绕头部系紧,将所述压迫袋压迫于颌面部创伤处。本技术与传统的纱布绷带包扎相比,具有包扎方便、包扎速度快,包扎后舒适度高,成本低的特点。文档编号A61F13/12GK202589776SQ201220156000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 申请人:丁旭, 丁加根, 孟志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颌面部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袋,压迫袋的两端分别连接系带,所述压迫袋内放置压迫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旭丁加根孟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丁旭丁加根孟志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