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善清专利>正文

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5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主要是由螺纹杆、第一锥齿轮、伸缩杆、转动板和连杆构成,正反转电机下端转动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轴承外圈,第一锥齿轮两端分别啮合连接传动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传动轴下部固定连接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转动板,且转动板边缘上部固定连接伸缩杆下端,固定块下端铰接连杆。该反应釜由螺纹杆带动转动板往复上下移动,转动板又在锥齿轮带动下做与螺纹杆转向相反的转动,下端的连杆推动滑动块往复左右移动将沉淀的反应物铲起,该反应釜结构合理紧凑,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反应物充分反应。

An Upper and Lower Uniform Stirring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机械,具体是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传统的反应釜将反应物置于其中后往往只能实现搅拌功能,部分重量较大的反应物会随着搅拌叶的搅动不断沉淀在反应釜底部形成板结,目前常用的反应釜内搅拌装置搅拌范围较为局限,不能够实现全方位搅拌,安装有多个搅拌叶势必占据反应釜内大量空间影响反应釜容量。反应釜内形成沉淀长时间会对底部造成腐蚀,严重影响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主要是由螺纹杆、第一锥齿轮、伸缩杆、转动板和连杆构成,所述反应釜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下端转动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设置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且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传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两端分别啮合连接传动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主要是由螺纹杆(10)、第一锥齿轮(4)、伸缩杆(9)、转动板(12)和连杆(1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下端转动连接传动轴(2),传动轴(2)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下端设置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固定连接轴承(8)外圈,且轴承(8)内圈固定连接传动轴(2);所述第一锥齿轮(4)两端分别啮合连接传动锥齿轮(5),传动锥齿轮(5)端部固定连接稳定杆(6),传动锥齿轮(5)下部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7),且稳定杆(6)轴承转动连接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均匀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主要是由螺纹杆(10)、第一锥齿轮(4)、伸缩杆(9)、转动板(12)和连杆(1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端固定连接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下端转动连接传动轴(2),传动轴(2)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下端设置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固定连接轴承(8)外圈,且轴承(8)内圈固定连接传动轴(2);所述第一锥齿轮(4)两端分别啮合连接传动锥齿轮(5),传动锥齿轮(5)端部固定连接稳定杆(6),传动锥齿轮(5)下部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7),且稳定杆(6)轴承转动连接反应釜本体(1)内壁;所述第二锥齿轮(7)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9),伸缩杆(9)上端固定连接转轴(11)端部,转轴(11)另一端部滑动连接反应釜本体(1)内部;所述传动轴(2)下部固定连接螺纹杆(10),螺纹杆(10)上螺纹连接转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善清
申请(专利权)人:胡善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