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61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将LED光源装置和定位传感器安装在提车场内并与停车位对应,LED光源装置具有自动关闭光源的效果,定位传感器用于用于感应所在车位的空置或占用情况并传输所在车位的具体位置,定位传感器将数据传到终端上,终端通过监控装置将检测到的画面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使车主可以快速找到停车位,有效解决寻找车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位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理
,尤指一种车位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为了应对这类停车难问题,已有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多建车库、建立立体车库、采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网上发布停车场信息等。现有的这些关于车位管理的方法无法精确到每个车位;无法让停车位这一逐渐稀缺的资源得到最高效率利用;而且无法将停车位进行整合应用,使之得到合理有效应用。在车位管理的很多方案中,只是笼统的解决并显示了该停车场还有多少停车位可用,但车主进入停车场后,并不知道可用车位的位置,当车子进入停车场后需要寻找车位,容易造成道路拥堵,导致人们在寻找车位时很不方便,是停车场内发生擦碰事故的主要原因,长久的这样下去也会影响到商场正常营业,以此同时,现在停车场内的灯光需要手动开启,停车场的监管人员为了方便,停车场内的灯光一直保持常亮状态,这样使灯光的寿命大大减少和加大了电费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位管理系统,解决车主进入停车场后需要寻找车位的问题,并且将停车位的使用状态通过数据的形式在显示装置上展现,有效减少在停车场内寻找停车位导致道路拥堵以及在停车场发生事故的现象,以此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关灯开灯,智能程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包含有LED光源装置、定位装置、终端、监控装置、显示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含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光敏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光源,壳体的表面为透光面,透光面的背面设有遮光区,遮光区的表面设有第一透光口和第二透光口,所述主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透光口内,补偿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透光口内,其中,透光面的正面设有遮挡第二透光口的遮光区,定位装置包含有激光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光电传感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光端和出光端,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入光端对应,所述出光端和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与停车位对应,激光器发射激光到停车位上,激光在停车位上反射到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上,光电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主光敏传感器、监控装置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终端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光源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含有相机、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在待固定区,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第一反射镜倾斜设置并与相机的采集端对应,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并与相机的采集端对应,相机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包含有柔性显示板、第一后框、第二后框、转动件,第一后框与第二后框铰接,转动件设置在第一后框与第二后框之间,柔性显示板覆盖在第一后框、第二后框、转动件的表面,其中,转动件包含有相互抵接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的表面设有第一平面和第一弧面,第二转动件的表面设有第二平面和第二弧面,第一转动件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后框的端部,第二转动件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后框的端部,第一后框相对于第二后框展平使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对应支撑柔性显示板,第一后框、第二后框对应折叠使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相互贴合形成第三弧面支撑柔性显示板,终端的输出端与柔性显示板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四周与第一后框的内壁贴合固定,第二支撑板的四周与第二后框的内壁贴合固定,柔性显示板包含有第一展平区、第二展平区以及折弯区,第一展平区、第二展平区分别与折弯区的两端固定,第一展平区铺设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第二展平区铺设在第二支撑板的表面,折弯区对应设置在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的上方。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与第一反射镜铰接,第二支撑臂与第二反射镜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有透光镜,所述透光镜设置在平台与光电传感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透光镜与光电传感器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LED光源装置和定位传感器安装在提车场内并与停车位对应,LED光源装置具有自动关闭光源的效果,定位传感器用于用于感应所在车位的空置或占用情况并传输所在车位的具体位置,定位传感器将数据传到终端上,终端通过监控装置将检测到的画面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使车主可以快速找到停车位,有效解决寻找车位的问题;主光敏传感器接收的光线包括外界光线和透光面的正面和背面之间的光线,补偿光敏传感器通过第二透光口接收透光面正面和透光面背面之间的光线,终端可以利用补偿光敏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将主光敏传感器从透光面正面和透光面背面之间接收的光线所产生的信号剔除,所剩余的信号即为主光敏传感器接收外界光线所产生的信号,这样就能排除光源发出的光线对主光敏传感器的干扰而得出准确的外界光线信号,并根据外界光线信号控制光源,从而使得控制准确性大幅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中LED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透光面的后视图。图4是图2中透光面的主视图。图5是图1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图9是图1点爆炸示意图。图10是图9中转动件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LED光源装置;100-壳体;101-主光敏传感器;102-补偿光敏传感器;103-光源;104-透光面;105-遮光区;106-正面遮光区;107-第一透光口;108-第二透光口;2-定位装置;200-激光器;201-线状激光发生透镜;202-光电传感器;203-透光镜;204-滤光片;3-终端;4-监控装置;400-相机;401-第一反射镜;402-第二反射镜;403-第一支撑臂;404-第二支撑臂;5-显示装置;501-柔性显示板;502-第一后框;503-第二后框;504-第一转动件;505-第二转动件;506-第一平面;507-第一弧面;508-第二平面;509-第二弧面;510-第三弧面;511-第一展平区;512-第二展平区;513-折弯区;514-第一支撑板;515-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中壳体由前壳和后壳组合而成,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包含有LED光源装置1、定位装置2、终端3、监控装置4、显示装置5,所述LED光源装置1包含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光敏传感器101、补偿光敏传感器102、光源103,壳体的表面为透光面104,透光面104的背面设有遮光区105,遮光区105的表面设有第一透光口107和第二透光口108,所述主光敏传感器101设置在第一透光口107内,补偿光敏传感器102设置在第二透光口108内,其中,透光面104的正面设有遮挡第二透光口108的遮光区105,定位装置2包含有激光器200、线状激光发生透镜201、光电传感器202,线状激光发生透镜201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光端和出光端,激光器200的输出端与所述入光端对应,所述出光端和光电传感器202的采集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LED光源装置、定位装置、终端、监控装置、显示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含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光敏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光源,壳体的表面为透光面,透光面的背面设有遮光区,遮光区的表面设有第一透光口和第二透光口,所述主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透光口内,补偿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透光口内,其中,透光面的正面设有遮挡第二透光口的遮光区,定位装置包含有激光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光电传感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光端和出光端,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入光端对应,所述出光端和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与停车位对应,激光器发射激光到停车位上,激光在停车位上反射到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上,光电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主光敏传感器、监控装置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终端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光源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LED光源装置、定位装置、终端、监控装置、显示装置,所述LED光源装置包含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光敏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光源,壳体的表面为透光面,透光面的背面设有遮光区,遮光区的表面设有第一透光口和第二透光口,所述主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透光口内,补偿光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透光口内,其中,透光面的正面设有遮挡第二透光口的遮光区,定位装置包含有激光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光电传感器,线状激光发生透镜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光端和出光端,激光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入光端对应,所述出光端和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与停车位对应,激光器发射激光到停车位上,激光在停车位上反射到光电传感器的采集端上,光电传感器、补偿光敏传感器、主光敏传感器、监控装置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终端的输出端与显示装置、光源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包含有相机、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在待固定区,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第一反射镜倾斜设置并与相机的采集端对应,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射镜固定连接且第二反射镜倾斜设置并与相机的采集端对应,相机的输出端与终端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含有柔性显示板、第一后框、第二后框、转动件,第一后框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章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