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45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属于航空摄影设备领域。包括设置于相机外的盒体,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包括六个侧板,盒体前后为第一侧板,盒体左右为第二侧板,盒体上下为第三侧板,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供相机摄像头穿过的开孔,所述第一侧板中未设置有开孔的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上侧板均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的伸缩杆。使用此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可使不同尺寸的相机机身都能被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空摄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空中摄影是利用飞机或其它飞行器,在其上装载专门的摄影机对地面进行摄影而获得像片,其中用飞机进行空中摄影的叫航空摄影,现有技术大多使用工业相机进行航空摄影,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航空摄影仪,成本较大,因此可利用民用相机代替专业相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0412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该技术公开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依据民用相机的外形,采用多块板组合并通过螺栓紧固后形成整体框架,整体框架通过螺钉与所述民用相机连接紧固,形成对民用相机的后背、机身和镜头的加固,使相机成为一个钢体。使用该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可代替昂贵的专业相机来制造国产的数字航空摄影仪,进而节约了成本。但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用的加固结构只能适配同一机型的相机,运用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具有固定不同尺寸的相机机身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相机外的盒体,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包括六个侧板,盒体前后为第一侧板,盒体左右为第二侧板,盒体上下为第三侧板,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供相机摄像头穿过的开孔,所述第一侧板中未设置有开孔的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上侧板均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的伸缩杆。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盒体拆开,将伸缩杆伸缩至能抵紧相机机身的长度,再将拆开的盒体连接至相机外,当伸缩杆抵紧至相机的侧壁时,使得相机能固定于盒体内。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面上对称设置有供第二侧板卡入的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第一螺栓穿过凹槽抵紧第二侧板固定,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三侧板放置的凹口,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通过第二螺栓穿过凹口抵紧第三侧板固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螺栓拧松,可使第三侧板从第一侧板上拆卸下来,再将第一螺栓拧松,可使第二侧板能从第一侧板上拆卸下来,从而实现盒体整体的拆卸;将第二侧板卡入第一侧板上的凹槽上,拧紧第一螺栓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固定,再将第三侧板放置于第一侧板上的凹口上,拧紧第二螺栓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固定,从而实现整体的连接。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支杆和套设于第一支杆外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远离第二支杆的一端抵紧相机侧壁,所述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盒体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间通过第三螺栓穿过第二支杆抵紧第一支杆固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相机的尺寸发生变化时,拧松第三螺栓,调节第一支杆在第二支杆内的位置,当伸缩杆处于能将相机抵紧的位置时,拧紧第三螺栓,将第一支杆固定于第二支杆内,从而固定伸缩杆的长度,进而能抵紧相机侧壁。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杆远离第二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侧壁的抵紧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紧板的设置可增大第一支杆与相机侧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第一支杆能将相机抵紧的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其贴附的防潮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防潮层的设置可使相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湿度影响,避免相机因受潮而损坏。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开孔的侧板设置有覆盖于防潮层外的防撞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相机撞击第一侧板,通过防撞层的设置,可避免相机撞击第一侧板而使相机损坏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的开孔处设置有供摄像头穿过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一侧板垂直。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的设置,可避免外界环境或障碍物对摄像头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相机的尺寸变化时,将盒体拆开,调节第一支杆在第二支杆内的位置,进而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当伸缩杆处于能固定相机的位置时,再将拆开的盒体连接至相机外,使得相机能固定于盒体内,从而使得不同尺寸的相机都能被伸缩杆抵紧至盒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第三侧板其中一个侧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盒体;11、第一侧板;111、开孔;112、凹槽;113、凹口;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2、伸缩杆;21、第一支杆;211、抵紧板;22、第二支杆;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第三螺栓;6、防潮层;7、防撞层;8、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相机外的盒体1,盒体1包括六个侧板,盒体1的前后侧板为第一侧板11,盒体1的左右侧板为第二侧板12,盒体1的上下为第三侧板13,第一侧板11的前侧板设置有供相机摄像头穿过的开孔,第一侧板11的开孔处设置有垂直第一侧板11的套筒8,套筒8套设于相机摄像头外,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上均设置有贴附在其侧壁上的防潮层6,防潮层6由防潮珠填充,由于防潮珠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因此具有吸水而防潮的功能。第一侧板11设置有开孔的侧板还设置有贴附在防潮层6外的防撞层7,防撞层7主要由橡胶制成,因此能减缓相机与盒体1间的冲击力。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11相对的面上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供第二侧板12卡入的凹槽112,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通过第一螺栓3穿过凹槽112抵紧第二侧板12固定;第一侧板11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三侧板13放置的凹口113,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通过第二螺栓4穿过凹口113侧壁抵紧第三侧板13固定。第一侧板11未设置有套筒8的侧板、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上侧板分别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的伸缩杆2,伸缩杆2包括第二支杆22和嵌设于第二支杆22内的第一支杆21,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间通过第三螺栓5穿过第二支杆22抵紧第一支杆21固定。第一支杆21远离第二支杆2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侧壁的抵紧板211,抵紧板211沿相机侧壁设置,第二支杆22远离第一支杆21的一端与盒体1内侧壁连接。在上述结构的描述下,将第二螺栓4拧松,可使第三侧板13从第一侧板11上拆卸下来,再将第一螺栓3拧松,可使第二侧板12能从第一侧板11上拆卸下来,当盒体1拆卸完毕后。拧松第三螺栓5,调节第一支杆21在第二支杆22内的位置,当抵紧板211处于能将相机抵紧的位置时,拧紧第三螺栓5,将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固定,从而使得伸缩杆2的长度固定。再将第二侧板12卡入第一侧板11上的凹槽112上,拧紧第一螺栓3使得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相对固定,再将第三侧板13放置于第一侧板11上的凹口113上,拧紧第二螺栓4使得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相对固定,进而使得相机能被抵紧与盒体1内,从而使得不同尺寸的相机都能被抵紧于盒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相机外的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1)包括六个侧板,盒体(1)前后为第一侧板(11),盒体(1)左右为第二侧板(12),盒体(1)上下为第三侧板(13),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供相机摄像头穿过的开孔,所述第一侧板(11)中未设置有开孔的侧板、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上侧板均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的伸缩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相机外的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1)包括六个侧板,盒体(1)前后为第一侧板(11),盒体(1)左右为第二侧板(12),盒体(1)上下为第三侧板(13),其中一块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供相机摄像头穿过的开孔,所述第一侧板(11)中未设置有开孔的侧板、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上侧板均设置有用于抵紧相机的伸缩杆(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板(11)相对的面上对称设置有供第二侧板(12)卡入的凹槽(112),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通过第一螺栓(3)穿过凹槽(112)抵紧第二侧板(12)固定,所述第一侧板(11)的顶部设置有供第三侧板(13)放置的凹口(113),所述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通过第二螺栓(4)穿过凹口(113)抵紧第三侧板(13)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相机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王东翔杨迪张王伟郭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西华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