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城市内的老建筑,如居民楼、办公楼,由于建筑年代较久远,需要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加固修缮,现有的针对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技术主要是在既有建筑结构的承力构件基础上进行直接加固,如对于居民楼的承重梁来说,一般是插入辅助承重钢筋,再对倾斜或开裂的承重墙进行外墙修补,这样的加固方式会对室内装修造成破坏,因此上述方法对于推进正常使用的既有房屋加固修缮改造难度非常大。然而我们的既有房屋随着年限的增加,不仅是承重墙需要加固改造,其他方面也在使用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屋面墙面渗漏、饰面砖空鼓脱落、外挑阳台掉落、抗震能力太低、未设计电梯爬楼难等。如果仍然沿用老的加固技术方法,势必会因为搬迁过渡的困难错过改造时机。现有的加固技术中加固梁与既有梁刚度也不一样,这样会使二者的变形量也不一样,而现有的方法是使用对拉螺栓或钢梁将加固梁和既有梁连接,经常会出现因变形量不一致,导致对拉螺栓承受额外变形挤压而损坏的问题。另外,大量既有住宅房屋,限于当初设计理念问题,很多小区都没有设计地下停车场,停车位规划不足是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框架包括布置在既有房屋墙柱(001)附近相对应的边角部的外套柱(1),相邻的外套柱(1)之间通过外套环梁(2)连接,所述外套柱(1)与外套环梁(2)围成的竖直平面内设置外套结构墙(5);所述外套环梁(2)分别设置在既有房屋的地坪标高处、每层楼的承重楼盖标高处、略高于屋盖标高处;所述外套柱(1)底部的外套柱基础(3)与既有房屋基础(002)之间形成共同承力结构;所述外套环梁(2)的内侧立面通过连接件(21)分别与既有房屋的承重楼盖(003)的外侧立面、外挑阳台(004)的外侧立面连接;所述外套柱(1)上端、既有屋盖(0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框架包括布置在既有房屋墙柱(001)附近相对应的边角部的外套柱(1),相邻的外套柱(1)之间通过外套环梁(2)连接,所述外套柱(1)与外套环梁(2)围成的竖直平面内设置外套结构墙(5);所述外套环梁(2)分别设置在既有房屋的地坪标高处、每层楼的承重楼盖标高处、略高于屋盖标高处;所述外套柱(1)底部的外套柱基础(3)与既有房屋基础(002)之间形成共同承力结构;所述外套环梁(2)的内侧立面通过连接件(21)分别与既有房屋的承重楼盖(003)的外侧立面、外挑阳台(004)的外侧立面连接;所述外套柱(1)上端、既有屋盖(005)的顶部设置外套屋盖(4);所述外套柱(1)的刚度大于既有房屋墙柱(001)的刚度;所述外套环梁(2)的刚度大于承重楼盖(003)的刚度;所述连接件(21)包括定刚度连接模块(211)、变刚度连接模块(212),所述变刚度连接模块(212)包括设置在中间的超弹性螺旋弹簧(213),所述螺旋弹簧(213)的两端各与一个对拉螺栓(214)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对拉螺栓(214)的另一端与外套环梁(2)的内侧立面连接,另一个对拉螺栓(214)的另一端与承重楼盖(003)的外侧立面或外挑阳台(004)的外侧立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同承力结构为既有房屋基础(002)底部设置锚杆静压桩(31),外套柱基础(3)设置在外套柱(1)上;或外套柱基础(3)单独设置,外套柱基础(3)与既有房屋基础(002)之间通过基础连接梁(3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柱(1)的外侧设置通道立柱(41),相邻的通道立柱(41)之间通过通道圈梁(42)连接,所述通道圈梁(42)与相应位置的外套柱(1)之间使用连接件(21)连接;所述通道立柱(41)、通道圈梁(42)围成的空间内设置垂直载人电梯(43)、汽车电梯(44),汽车坡道(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屋盖(4)的侧边与略高于屋盖标高处设置的外套圈梁(2)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使外套屋盖(4)与既有屋盖(005)之间形成具有一定的间隙膨胀区(006),所述既有屋盖(005)与略高于屋盖标高处设置的外套圈梁(2)之间设置辅助屋顶圈梁(4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屋盖(4)包括横跨在相对的外套柱(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