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183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加固连接器和第二加固连接器,所述第一加固连接器具有两个相互垂直交叉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具有一个凹槽,两个表面可分别与建筑结构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内侧壁贴合,并安装在建筑结构需要加固部位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固连接器具有两个相互垂直交叉并连接在同一个弯头部分的护杆,并固定在建筑结构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外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有建筑结构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加固,与原有建筑框架间形成有效的连接,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避免原有建筑结构因遭受地震或台风的侵袭而损坏,或对已经产生的扭曲或变形进行校正,在防止古民居建筑失稳破坏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来说是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文化丰富,尤其是古民居建筑,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但是这些房屋时代久远,其中大部分古民居建筑都是木构架承重体系,梁、柱形成的类框架起主要承载作用,对于古建筑来说,由于建筑结构的框架不能进行塑性变形,当地震或台风发生时,建筑结构遭受外力荷载,容易在其框架部位产生间隙,这对于建筑物来说将是一个致命伤害,严重的话会产生倒塌。现有古民居建筑加固方法很多会对古民居建筑本体产生一定破坏,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适用范围小,加固装置也会影响古民居建筑外观造型,严重甚至影响古民居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目前,有使用各种金属接头板夹紧,如果是在木材和木材的交界处,仅用长而纤细的金属板作为加固件对于木结构建筑来说作用不够,这样的加固措施在地震引起的反复震荡中会导致整个结构的崩溃,现在也有开始使用不锈钢制成L型金属配件,在两个方向上使用锚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加固连接器(2)和一个第二加固连接器(11),所述第一加固连接器(2)具有两个相互垂直交叉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具有一个凹槽,两个表面可分别与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内侧壁贴合,并能通过加强杆(8)和螺栓(10)安装在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固连接器(11)具有两个相互垂直交叉并连接在同一个弯头部分的护杆,并能通过托架(13)固定在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外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加固连接器
(2)和一个第二加固连接器(11),所述第一加固连接器(2)具有两个相互
垂直交叉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具有一个凹槽,两个表面可分别与建筑结构
(1)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内侧壁贴合,并能通过加强杆(8)和螺栓(10)安
装在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加固连接器(11)具有
两个相互垂直交叉并连接在同一个弯头部分的护杆,并能通过托架(13)固定
在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外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加固连接器(2)的两个相互垂直交叉的表面分别为叶片I(3)和叶片II
(4),所述叶片I(3)和叶片II(4)上设有多个小孔(6),所述叶片I
(3)上设有凹槽(5),螺栓(10)穿过小孔(6)将所述第一加固连接器
(2)安装在建筑结构(1)需要加固部位的拐角内侧,所述加强杆(8)穿过建
筑结构(1)内的矩形通孔(9),一端用固定板(7)固定在建筑结构(1)
上,另一端插入到凹槽(5)内;所述第二加固连接器(11)的两个相互垂直交
叉并连接在同一个圆形弯头部件的护杆分别为护杆I(14a)和护杆II
(14b),所述弯头部分为圆形弯头部件(12),所述托架(13)上设有圆形弯
头部件(12)可穿过的孔道,护杆I(14a)通过转换适配器I(15a)连接到
圆形弯头部件端面I(12a),护杆II(14b)通过转换适配器II(15b)连接到
圆形弯头部件端面II(12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
(6)是沿着所述叶片I(3)和叶片II(4)的长边方向,分别在叶片I(3)
和叶片II(4)的两个长边的内侧均匀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宗良韩爱红张新中吕亚军李雨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