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09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线冷却装置,能够抑制气流紊乱、气体的速度不均,其具备:丝线冷却部,通过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喷吹气体来冷却丝线;以及管道(25),形成有供向丝线冷却部供给的气体流动的流路。管道具有:流路扩大部(28),具有以随着从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流路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的内壁面(30a);以及多个分隔板(29),在流路扩大部内,在流路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呈放射状延伸。在各分隔板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鼓起部(31)。鼓起部包括流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鼓起部的上游侧端部朝向下游侧而变大的部位。形成于相互邻接的两个分隔板的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间隔为12mm以上30m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线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从纺丝箱体纺出的丝线进行冷却的丝线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生成丝线的熔融纺丝装置。熔融纺丝装置具备纺出多根丝线的纺丝箱体、以及对从纺丝箱体纺出的多根丝线进行冷却的丝线冷却装置。更详细来说,丝线冷却装置具有通过向丝线喷吹空气来冷却丝线的丝线冷却部、以及形成有用于将空气向丝线冷却部送入的流路的管道。在上述那样的丝线冷却装置中,使流路的下游侧部分(丝线冷却部侧的部分)的宽度成为与丝线冷却部的宽度相同的程度,因此在管道的中途部设置有随着朝向下游侧而流路宽度扩大的流路扩大部。此处,当在流路扩大部内什么都不配置时,空气会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直接流动,因此空气的速度容易在流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相对地变快,而在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相对地变慢。如此,当根据宽度方向的位置而空气的速度较大地不同时,在丝线冷却部中有可能无法均匀地冷却多根丝线而丝线质量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对在流路扩大部内流动的空气进行整流,抑制宽度方向上的空气的速度不均。与此相关,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扩大管道中对空气进行整流的构成。详细来说,在扩大管道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该多个分隔板从上游侧端部朝向下游侧端部呈放射状延伸,将扩大管道内的流路分割成多个小流路。由此,通过使空气均匀地流入多个小流路来实现下游侧的整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22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01215号公报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成中,在简单地配置了分隔板的情况下,由于空气与分隔板的上游侧端部碰撞,因此气流紊乱,有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整流。因此,要求用于可靠地提高基于分隔板的整流效果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便在流路扩大部内流动的气体与分隔板的上游侧端部碰撞,也能够抑制气流紊乱,且抑制气体的速度不均。第1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丝线冷却部,通过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喷吹气体来冷却上述丝线;以及管道,形成有供向上述丝线冷却部供给的上述气体流动的流路,上述管道具有:流路扩大部,具有以随着从上述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上述流路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的内壁面;以及多个分隔板,在上述流路扩大部内在流路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从上述上游侧朝向上述下游侧呈放射状延伸,在各分隔板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形成有鼓起部,上述鼓起部包括随着从上述鼓起部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下游侧而上述流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部位,形成于相互邻接的两个上述分隔板的两个上述鼓起部彼此的第一间隔为12mm以上30mm以下。在本技术中,在流路中流动的气体一边通过流路扩大部而扩展一边向丝线冷却部流入。在流路扩大部内,通过多个分隔板将流路分成多个小流路。由此,气体通过任意的小流路向下游侧流动。在本技术中,形成于各分隔板的鼓起部包括随着从上游侧端部朝向下游侧而流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部位。由此,从上游侧流来的气体的一部分容易沿着鼓起部的表面顺畅地流动。因而,能够抑制气流从分隔板剥离而紊乱。并且,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隙间的大小对气体的速度不均产生较大影响。更详细来说,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如本技术那样使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间隔成为12mm以上,由此能够抑制气体的流动被鼓起部妨碍。此外,发现通过使上述间隔成为30m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分隔板彼此的间隔变得过大,且能够抑制基于分隔板的整流效果变得难以发挥。如以上那样,即便在流路扩大部内流动的气体与分隔板的上游侧端部碰撞,也能够抑制气流紊乱,且抑制气体的速度不均。第2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方案中,上述第一间隔为18mm以上30mm以下。在本技术中,通过使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间隔成为18mm以上30mm以下(即,与第1方案相比使上述间隔的下限值进一步增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气体的流动被鼓起部妨碍,且能够抑制气体的速度不均。第3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方案中,上述流路扩大部的上述内壁面与最接近上述内壁面的上述分隔板的上述鼓起部之间的第二间隔,为上述第一间隔的1倍以上7倍以下。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发现,在上述第1或者第2方案中,流路扩大部的内壁面与最接近内壁面的鼓起部之间的间隔与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间隔之间的关系,也对气体的速度不均产生较大影响。当前者的间隔相对过大时,气体过度流入流路扩大部的内壁面与分隔板之间(即,流路扩大部内的流路宽度方向端部),气体的速度不均变大。反之,当前者的间隔相对过小时,气体过度流入分隔板之间(即,流路扩大部内的流路宽度方向中央部)。在本技术中,通过使前者的间隔成为后者的间隔的1倍以上7倍以下,由此能够提高流路扩大部内的流路宽度方向端部的气体的速度与流路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气体的速度的平衡,能够抑制气体的速度不均。第4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案中,上述流路扩大部的上述内壁面与最接近上述内壁面的上述分隔板的上述鼓起部之间的第二间隔,为上述第一间隔的1.5倍以上5.5倍以下。在本技术中,通过使流路扩大部的内壁面与最接近内壁面的鼓起部之间的间隔成为两个鼓起部彼此的间隔的1.5倍以上5.5倍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流路宽度方向上的气体的速度的平衡。第5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4的任一个方案中,在与上述流路宽度方向正交的流路长度方向上,各分隔板的长度为上述内壁面的长度的26%以上。当分隔板过短时,在流路扩大部内气体有可能不能够朝流路宽度方向外侧充分地扩展。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流路长度方向上使各分隔板的长度成为内壁面的长度的26%以上,由此能够通过分隔板将气体朝流路宽度方向外侧充分地引导,能够使气体均匀地扩展到流路宽度方向端部。第6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5的任一个方案中,上述多个分隔板的上述鼓起部沿着上述流路宽度方向排列成一排。当多个鼓起部例如被配置为弧状或者锯齿状等时,两个鼓起部间的间隔容易扩大,因此为了使上述间隔成为规定大小以下而需要的分隔板的数量有可能增加。在本技术中,多个鼓起部沿着流路宽度方向排列成一排、即排列成直线状。由此,能够使两个鼓起部间的间隔难以扩大,因此能够抑制所需要的分隔板的数量增多。此外,在流路扩大部的制造时,例如在将多个鼓起部配置为弧状或者锯齿状等的情况下,当一个一个地考虑鼓起部彼此的间隔时,也有可能在配置上花费工时。在本技术中,也能够减少这样的工时。第7方案的丝线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6的任一个方案中,上述鼓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上述鼓起部的直径为4mm以上20mm以下。在本技术中,鼓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因此能够使从上游侧流来的气体顺畅地向下游侧移动。但是,当鼓起部的直径较小时,使与分隔板接触的气体顺畅地移动的效果有可能减弱。此外,当增大鼓起部的直径时,为了使鼓起部彼此的间隔收敛在规定的范围内,需要增大分隔板彼此的间隔。于是,在鼓起部的紧下游侧流路的宽度会急剧地变大,气流有可能不稳定化。因而,鼓起部的直径优选为4mm以上20mm以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融纺丝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II-II截面图。图3A是图1的流路扩大部的III-III截面图,图3B是图3A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丝线冷却部,通过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喷吹气体来冷却上述丝线;以及管道,形成有供向上述丝线冷却部供给的上述气体流动的流路,上述管道具有:流路扩大部,具有以随着从上述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上述流路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的内壁面;以及多个分隔板,在上述流路扩大部内,在流路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从上述上游侧朝向上述下游侧呈放射状延伸,在各分隔板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形成有鼓起部,上述鼓起部包括随着从上述鼓起部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下游侧而上述流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部位,形成于相互邻接的两个上述分隔板的两个上述鼓起部彼此的第一间隔为12mm以上30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8 JP 2017-1531091.一种丝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丝线冷却部,通过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喷吹气体来冷却上述丝线;以及管道,形成有供向上述丝线冷却部供给的上述气体流动的流路,上述管道具有:流路扩大部,具有以随着从上述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上述流路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的内壁面;以及多个分隔板,在上述流路扩大部内,在流路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从上述上游侧朝向上述下游侧呈放射状延伸,在各分隔板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形成有鼓起部,上述鼓起部包括随着从上述鼓起部的上述上游侧的端部朝向上述下游侧而上述流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的部位,形成于相互邻接的两个上述分隔板的两个上述鼓起部彼此的第一间隔为12mm以上30m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间隔为18mm以上30mm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扩大部的上述内壁面与最接近上述内壁面的上述分隔板的上述鼓起部之间的第二间隔,为上述第一间隔的1倍以上7倍以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扩大部的上述内壁面与最接近上述内壁面的上述分隔板的上述鼓起部之间的第二间隔,为上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淳平川本和弘菊池纯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