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67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涉及汽车马达配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面定位转动安装有圆形转台,且圆形转台的轴线竖直设置;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圆形转台转动方向依次环设在圆形转台外、且均通信连接在PLC系统中的调节螺栓上料工位、密封圈上料工位、密封圈检测工位、人工上盖工位、压装工位、调节工位和下料工位;圆形转台上圆周阵列设有至少七个用于放置调节螺栓的定位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PLC系统控制工作,有效提高调节螺栓和盖体压接装配的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马达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前照灯的调光马达是用来改变汽车前照灯反射镜的光轴角度的,根据车辆行驶的实际情况对车灯进行自动调光,以保证灯光的水平照射,进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为满足不同车辆的使用需求,调光马达的种类和结构各不相同,其中一种调光马达上设有与调光轴卡接的调节螺栓,在将该调光马达安装在车灯上时,先使用调节螺栓调节调光轴,以便将车灯调节在初始水平位置上,以保证调光马达工作时对车灯的调光效果。其中,为了将调节螺栓压装到调光马达的盖体上,现有技术中都是采取人工手动冲压的,这样不仅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影响调节螺栓的压接精度,人工劳动成本高。因此,需要技术一种压接工装,使调节螺栓的压接程序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精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将调节螺栓和盖体之间的压装程序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精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定位转动安装有圆形转台,且所述圆形转台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圆形转台转动方向依次环设在圆形转台外、且均通信连接在PLC系统中的调节螺栓上料工位、密封圈上料工位、密封圈检测工位、人工上盖工位、压装工位、调节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圆形转台上圆周阵列设有至少七个用于放置调节螺栓的定位夹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形转台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定位夹具转动到对应的工位上时,由PLC系统自动控制各个工位工作,分别进行如下步骤。首先,调节螺栓上料工位将调节螺栓自动上料到定位夹具内,密封圈上料工位将密封圈套到调节螺栓上;然后密封圈检测工位检测密封圈是否有漏套现象;当圆形转台转动到人工上盖工位时,人工手动将盖体摆放到定位夹具内,实现盖体和调节螺栓之间的组装。当组装好的盖体和调节螺栓转动至压装工位时,压装工位工作,将盖体和调节螺栓压合,保证两个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接着调节工装操作调节螺栓转动,调节调节螺栓的初始状态,方便后期使用马达时操作调节螺栓的统一性。最后下料工位将压接好的盖体连通调节螺栓从定位夹具中取出,方便定位夹具继续工作。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上所述,在圆形转台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工位不断重复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压装效率,且在密封圈检测工位的检测作用下,有效保证压装准确性。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手动压装,本技术还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加工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上料工位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架体,所述架体上安装有与定位夹具配合的第一气动夹爪;所述工作台一侧还设有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靠近第一气动夹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振动盘振动上料,将调节螺栓按顺序排列好,这样无需人工手动将调节螺栓排列好并向其出料口方向运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当圆形转台将空位的定位夹具转动至调节螺栓上料工位时,第一气动夹爪将最前面的调节螺栓夹取放置到定位夹具内,在圆形转台转动的过程中,将其转动至下一工位处进行下一步操作,方便省事。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上料工位包括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滑动安装有套圈机构;所述工作台一侧还设有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处设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放置座,所述套圈机构沿放置座和与密封圈上料工位对应的定位夹具的连线方向滑动安装在导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振动盘振动上料,将密封圈整齐排列至放置座上,当圆形转台将放置有调节螺栓的定位夹具转动至套圈机构处时,套圈机构工作,将密封圈从放置座上转移并套装到调节螺栓上,无需人工手动套装密封圈,方便省事。进一步地,所述套圈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架上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竖直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的压套;所述压套内滑动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下端的外径和密封圈的内径适配,且其下端面设有与调节螺栓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压套的内顶面和套杆的上端面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张力弹簧;所述放置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嵌设有与套杆配合的凸台,且所述凸台的下端面和放置座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张力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圈机构运动到放置座上方时,压套带动套杆先向下移动,当套杆和凸台抵接时,将第二张力弹簧压缩,套杆继续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相对脱离凸台的密封圈套到套杆外。然后压套再带动套杆向上移动,并随着移动座移动到定位夹具上方。压套带动套杆向下移动,当套杆与调节螺栓套接后,套杆无法继续运动,在压套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第一张力弹簧压缩,压套将套杆上的密封圈挤套到调节螺栓上,即可实现密封圈的自动套装。进一步地,所述圆形转台上设有至少八个定位夹具;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调节螺栓上料工位和密封圈上料工位之间的润滑工位;所述润滑工位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位于定位夹具正上方的加油瓶,所述加油瓶底部设有滴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调节螺栓上料到定位夹具上之后,圆形转台将其转动至润滑工位处,加油瓶向调节螺栓上滴加润滑油。这样在圆形转台将滴加过润滑油的调节螺栓转动至密封圈上料工位时,更方便将密封圈套装到调节螺栓上,其结构简单,效果明显。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检测工位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的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位于定位夹具正上方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上设有位置感应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位置感应器通信连接的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转台将定位夹具从密封圈上料工位转动至密封圈检测工位时,检测杆带动位置感应器靠近定位夹具。位置感应器检测调节螺栓上的密封圈是否有漏套密封圈。若发生密封圈漏套时,位置感应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报警器发出警报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补套密封圈,以保证调节螺栓和盖体压接的紧密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工位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位于定位夹具上方的推块,且所述推块下端面设有与调节螺栓配合的推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转台将定位夹具转动至压装工位处时,推块向下运动,调节螺栓伸出盖体上端部分位于让位孔内。推块向下运动时,配合定位夹具的限位作用,将盖体和调节螺栓紧密压接,快速实现盖体和调节螺栓之间的装配,极大地提高了压装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工位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竖直滑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调节螺栓配合的插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转台将定位夹具转动至调节工位处时,伺服电机向下运动至其擦接头和调节螺栓插接。然后在伺服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螺栓转动,调节调节螺栓的初始状态,方便后期使用马达时操作调节螺栓的统一性。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工位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安装有第二气动夹爪,且所述工作台一侧放置有接料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转台将定位夹具转动至下料工位处时,第二气动夹爪将完成压接装配的盖体从定位夹具中取出,转移到接料筐内。使用第二气动夹爪取出盖体,无需人工手动拿去,方便省事,降低人工成本,且方便定位夹具的往复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定位转动安装有圆形转台(2),且所述圆形转台(2)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圆形转台(2)转动方向依次环设在圆形转台(2)外、且均通信连接在PLC系统中的调节螺栓上料工位(3)、密封圈上料工位(5)、密封圈检测工位(6)、人工上盖工位(7)、压装工位(8)、调节工位(9)和下料工位(10);所述圆形转台(2)上圆周阵列设有至少七个用于放置调节螺栓的定位夹具(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定位转动安装有圆形转台(2),且所述圆形转台(2)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上设有沿圆形转台(2)转动方向依次环设在圆形转台(2)外、且均通信连接在PLC系统中的调节螺栓上料工位(3)、密封圈上料工位(5)、密封圈检测工位(6)、人工上盖工位(7)、压装工位(8)、调节工位(9)和下料工位(10);所述圆形转台(2)上圆周阵列设有至少七个用于放置调节螺栓的定位夹具(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上料工位(3)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架体(33),所述架体(33)上安装有与定位夹具(21)配合的第一气动夹爪(35);所述工作台(1)一侧还设有第一振动盘(31),所述第一振动盘(31)的出料口靠近第一气动夹爪(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料工位(5)包括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导向架(51),所述导向架(51)上滑动安装有套圈机构;所述工作台(1)一侧还设有第二振动盘(52),所述第二振动盘(52)的出料口处设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放置座(53),所述套圈机构沿放置座(53)和与密封圈上料工位(5)对应的定位夹具(21)的连线方向滑动安装在导向架(5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达上盖调节螺栓压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架(51)上的移动座(54),所述移动座(54)上竖直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且开口向下的压套(55);所述压套(55)内滑动安装有套杆(56),所述套杆(56)下端的外径和密封圈的内径适配,且其下端面设有与调节螺栓配合的定位孔(561);所述压套(55)的内顶面和套杆(56)的上端面之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张力弹簧(551);所述放置座(53)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嵌设有与套杆(56)配合的凸台(531),且所述凸台(531)的下端面和放置座(53)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张力弹簧(53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祥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合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