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威巴克公司专利>正文

阻尼支承和阻尼支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864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减震器或减震支柱安装在车身上的阻尼支承(10),包括具有位于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之间的凹空部(14)的壳体(11)和用于安装减震杆(22)的弹性支座(15),该弹性支座容置在凹空部(14)中。壳体部(12,13)由热塑性塑料制成。该壳体(11)被划分,并且该壳体部(12,13)彼此整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尼支承和阻尼支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减震器或减震支柱安装在车身上的阻尼支承,其包括具有位于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之间的凹空部的壳体以及容纳在该凹空部中的用于支撑减震杆的弹性支座,其中所述壳体部由热塑性塑料制成且以材料接合方式相互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样的阻尼支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也被称为减震支柱支座的阻尼支承将减震器或减震支柱附接至车身。这些阻尼支承具有弹性支座,其用于减震器活塞杆弹性附接至车身。阻尼支承的壳体以传力配合或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至车身并且用作其它构件的容座。构件尤其包括端部止挡或附加弹簧、用于支承弹簧的支座、可能有的防尘碗套以及麦弗逊轴时的枢转支承。当被设计为用于麦弗逊轴的减震支柱时,需要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其允许支承弹簧相对于阻尼支承壳体或者车身围绕减震器轴线旋转,以允许轴的转向运动。阻尼支承的壳体应该设计成尽量轻且便宜、但同时在车辆竖向上应是刚性的、结构高度矮且耐腐蚀。壳体刚度极大影响到车辆行驶特性。目前常见的阻尼支承的壳体由金属板弯曲件、铝压铸件或铝锻造件构成。弹性支座件通常被插入壳体内并且通过将壳体螺纹连接至车身、通过将盖卷入或将盖和紧固环插入壳体来固定。或者弹性支座部分通过材料接合方式、如通过硫化被联接至壳体。由DE102015114768A1公开一种轮悬架系统,其具有由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的减震支柱隔离器。减震支柱隔离器具有材料骨架和与该材料骨架交联的弹性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尼支承,其具有轻的构件质量和高刚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阻尼支承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达成。有利的实施例是各自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中,所述壳体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划分和/或呈截头圆锥形来划分,且所述壳体部设有肋,该壳体部通过该肋以材料接合方式彼此连接。材料接合连接可以在部分或者局部存在。通过所述措施,可在车辆竖向上得到轻的构件质量和高刚度。可以通过壳体部的材料接合连接来获得高的抗弯平面惯性矩。术语“水平方向”涉及阻尼支承被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阻尼杆通常被竖向插入到阻尼支承内。因此,水平方向的走向横向于阻尼杆在安装状态下的延伸方向。该壳体的划分因此可以仅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或仅呈截头圆锥形构成。另外,壳体划分所具有的走向在局部沿水平方向形成和在局部呈截头圆锥形构成。该肋例如可以沿着阻尼支承的周向延伸、就是说呈圆形环绕阻尼支承竖轴线地延伸或者沿阻尼支承的径向延伸。另外,在俯视图中看地,该肋可以大致呈矩形或圆形形成。有利地,该肋近似沿竖向延伸。第一壳体部的肋在此与第二壳体部的肋接触。在肋的接触表面上建立壳体部的材料接合连接。此时可以想到,所述壳体部通过所有肋或仅通过一部分的肋彼此连接。就是说,第一壳体部的几个肋可以与第二壳体部的几个肋以材料接合方式连接,在此,其它的肋没有以材料接合方式相互连接。除了肋之外,也可以在壳体部的其它部件或表面区上规定所述壳体部的材料接合连接,例如在为此预设的凸缘上。此时也可能的是,一个壳体部的肋与另一个壳体部的部件或表面区材料以材料接合方式连接。有利地,该壳体能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阶梯的形式被划分为壳体部。有利地,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在其背离弹性支座的一侧具有完整表面。附加地或替代地,该壳体还可以在其内部具有肋。有利地,弹性支座具有弹性体以及用于容置所述减震杆的止挡件。止挡件可由金属、尤其是钢制成。在此,该止挡件可被塑料包封注塑。对于这种应用,钢以其很高的强度著称。所述壳体部被有利地设计为尤其由聚酰胺构成的注塑件。借助注塑,可以快速且精确地制造该壳体部。另外,注塑成型工艺非常适用于批量制造。聚酰胺与传统使用的材料相比具有更小的密度,由此可以实现重量减轻。所述壳体部有利地借助热风焊、摩擦焊、超声焊、激光焊或粘接彼此连接。在热风焊时,待连接构件且尤其是其连接区被热风加热并熔化或塑化,接下来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接合。该塑化此时通过热风无接触地进行。有利地,该阻尼支承包括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设计成与所述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一半壳成一体。通过使用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承弹簧可相对于阻尼支承壳体围绕减震器轴线旋转以允许轴的转向运动。由此,阻尼支承可被用在麦弗逊轴中。一个壳体部与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一半壳的一体式设计是在一个部件中巧妙融合许多功能。由此可省略另一个部件,即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的单独半壳。有利地,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能以形状配合方式连接至该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二半壳。有利地,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通过夹扣联接被连接至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二半壳。夹扣联接允许将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简单、快速且牢固地安装在壳体部上。一种制造阻尼支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由热塑性塑料通过注塑来制造阻尼支承的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b)将弹性支座插入由所述壳体部界定出的凹空部中;c)以材料接合方式将所述壳体部相互连接,从而所述弹性支座在所述壳体部之间的凹空部中被固定。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该弹性支座通过壳体部的连接被固定。由此原则上不需要将该弹性支座硫化至壳体部上。有利地,在所述壳体部连接前,所述弹性支座被安装至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例如在壳体部以材料接合方式相互连接之前,该弹性支座例如可被插入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内。在步骤c)中,这些壳体部借助热风焊、摩擦焊、超声焊、激光焊或粘接以材料接合方式连接。两种方法允许所述壳体部的简单、便宜且牢固地连接。有利地,该制造方法包括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被固定至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的另一个步骤d)。尤其是,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可与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一半壳一体构成。一个壳体部与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一半壳的一体设计是在一个部件中有利地融合许多功能。有利地,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在步骤d)中与滚珠轴承的或滑动轴承的第二半壳形状配合连接。在此,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可通过夹扣联接被连接至第二半壳。夹扣联接是一种将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简单、省时且牢固地安装在壳体部上的形式。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如图示意所示的实施例来更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示出: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二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图3示出图1的阻尼支承的分解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三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五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第六实施例的竖截面图;和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支承的壳体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分别示出阻尼支承10,减震器或减震支柱通过该阻尼支承联接至车身。阻尼支承10包括壳体11,壳体在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之间具有中心凹空部14。这种具有凹空部14的第二壳体部13在图8中以俯视图被示出。如图8所示,壳体部12、13可设置有开口28用于容置套筒或者用于将壳体11螺钉连接至车身。在凹空部14中容置有弹性支座15。壳体11在图1中沿着水平线A-A被划分。壳体部12、13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如还将解释地,壳体11的划分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设计成具有一个或多个阶梯29或设计成截头圆锥形。第一壳体部12可以在其背离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减震器或减震支柱安装在车身上的阻尼支承(10),包括在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之间具有凹空部(14)的壳体(11)以及容纳在所述凹空部(14)中的用于支承减震杆(22)的弹性支座(15),其中所述壳体部(12,13)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并彼此材料接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1)沿水平方向(A‑A)实现划分和/或呈截头圆锥形来划分,所述壳体部(12,13)设有肋(26),所述壳体部(12,13)通过所述肋彼此材料接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17 DE 102016122155.41.一种用于将减震器或减震支柱安装在车身上的阻尼支承(10),包括在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之间具有凹空部(14)的壳体(11)以及容纳在所述凹空部(14)中的用于支承减震杆(22)的弹性支座(15),其中所述壳体部(12,13)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并彼此材料接合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1)沿水平方向(A-A)实现划分和/或呈截头圆锥形来划分,所述壳体部(12,13)设有肋(26),所述壳体部(12,13)通过所述肋彼此材料接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1)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阶梯的形式被划分为壳体部(12,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12,13)在其背离所述弹性支座(15)的一侧具有基本完整的表面(2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支座(15)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减震杆(22)的止挡件(17)和弹性体(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所述止挡件(17)由金属制成,尤其由钢制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所述壳体部(12,13)尤其由聚酰胺以注塑件的形式制成。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所述壳体部(12,13)借助热风焊、摩擦焊、超声焊、激光焊或粘接彼此连接。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支承(10),其特征是,设有滚珠轴承(18)或滑动轴承(19),其中一个所述壳体部(12,13)与所述滚珠轴承(18)的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梅斯J·基弗尔
申请(专利权)人:威巴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