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29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包括支板、重锤套筒、安装架、转向装置、过线齿轮轴、行走轮轴和绕线,安装架和重锤套筒均安装在支板前侧顶部,安装架上设有电控箱,行走轮轴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过线齿轮轴上安装有绕线筒,重锤套筒顶部固定有滑轮轴,滑轮轴上转动安装有滑轮,重锤套筒内设有重锤,绕线一端与重锤连接,绕线另一端绕过滑轮后缠绕在绕线筒上,过线齿轮轴一端安装有大齿轮,行走轮轴一端安装有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支板前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与电控箱内的单片机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安全性;为无碳排放小车,具有节能、经济、方便、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
技术介绍
在科学和工业设计里,许多研究机构正在开发智能交通工具,而越障小车实际上还是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并没有真正用于实际使用中。目前的实验用越障小车没有实现驱动部分无碳排放、不能有效演示自动避开障碍物、且制造成本较高。为此,设计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廉,用于实验室演示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安全性;为无碳排放小车,具有节能、经济、方便、环保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重锤套筒、安装架、转向装置、过线齿轮轴、行走轮轴和绕线,所述安装架和重锤套筒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支板的前侧顶部,所述重锤套筒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支板的前侧,所述过线齿轮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支板的后侧顶部,所述行走轮轴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座安装在支板的后侧顶部,所述过线齿轮轴位于行走轮轴的后方,所述行走轮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过线齿轮轴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筒,所述重锤套筒的顶部固定有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重锤套筒内设置有重锤,所述绕线的一端与重锤连接,所述绕线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缠绕在绕线筒上,所述过线齿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大齿轮,所述行走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靠近大齿轮设置且与大齿轮相啮合,所述支板的前端底部、支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内的单片机相接。上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机构和用于带动转向机构转向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舵机、转向盘、连杆、转向板、转向轮立轴和立轴支座,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盘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转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向板的另一端与转向轮立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立轴位于转向板的下方,所述立轴支座套设在转向轮立轴的中部且转向轮立轴能够相对立轴支座转动,所述立轴支座和舵机均安装在支板的底部,所述舵机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内的单片机相接。上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支架、转向轮和转向轮轴,所述转向轮轴安装在转向轮支架的下部,所述转向轮安装在转向轮轴上,所述转向轮支架的顶部与转向轮立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上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由空心圆柱部和空心圆台部组成,所述空心圆柱部设于空心圆台部的大端处。上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套筒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重锤管底座固定在支板的前侧顶部。上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51单片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驱动部分采用滑轮来改变重力方向,使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行走所需要的能量;传动部分主要采用一级齿轮传动,可以稳定的传动,并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使得小车可以走的更远。2、本技术转向部分主要采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信息,控制部分采用51单片机将声波信息转化为舵机可以读出的信息,进而控制转向轮的转向,达到自动避障的目的。3、本技术电控部分主要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系统与舵机,超声波传感器又分为两部分即声波发射器和声波接收器,在小车运动时前方超声波传感器会开始工作,声波接收器接收到信息会第一时间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处理信息,计算出小车与障碍物的距离是否达到需要转向的要求;如果需要转向,则控制左右两侧超声波开始工作,处理左右两侧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计算那边的安全空间比较大,进而将信息转化为PWM信号,传递给舵机,舵机根据传递的信息来实现小车的自动避障。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廉,用于实验室演示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从而提高安全性;为无碳排放小车,具有节能、经济、方便、环保的优点。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电控箱后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转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绕线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轮轴;2—重锤套筒;3—驱动机构;3-1—转向轮立轴;3-2—舵机;3-3—转向板;3-4—第一销轴;3-5—立轴支座;3-6—第二销轴;3-7—转向盘;3-8—连杆;4—超声波传感器;5—转向机构;5-1—转向轮支架;5-2—转向轮;5-3—转向轮轴;6—大齿轮;7—滑轮;8—小齿轮;9—支板;10—重锤管底座;11—安装架;12—绕线;13—重锤;14—连接板;15—过线齿轮轴;16—行走轮轴;17—绕线筒;17-1—空心圆柱部;17-2—空心圆台部;18—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轴承座;20—电控箱;21—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板9、重锤套筒2、安装架11、转向装置、过线齿轮轴15、行走轮轴16和绕线12,所述安装架11和重锤套筒2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支板9的前侧顶部,所述重锤套筒2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电控箱20,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支板9的前侧,所述过线齿轮轴15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8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行走轮轴16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座19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过线齿轮轴15位于行走轮轴16的后方,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1,所述过线齿轮轴15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筒17,所述重锤套筒2的顶部固定有滑轮轴1,所述滑轮轴1上转动安装有滑轮7,所述重锤套筒2内设置有重锤13,所述绕线12的一端与重锤13连接,所述绕线12的另一端绕过滑轮7后缠绕在绕线筒17上,所述过线齿轮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大齿轮6,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8,所述小齿轮8靠近大齿轮6设置且与大齿轮6相啮合,所述支板9的前端底部、支板9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14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4,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20内的单片机相接。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机构5和用于带动转向机构5转向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舵机3-2、转向盘3-7、连杆3-8、转向板3-3、转向轮立轴3-1和立轴支座3-5,所述舵机3-2的输出轴与转向盘3-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盘3-7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3-4与连杆3-8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6与转向板3-3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向板3-3的另一端与转向轮立轴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轮立轴3-1位于转向板3-3的下方,所述立轴支座3-5套设在转向轮立轴3-1的中部且转向轮立轴3-1能够相对立轴支座3-5转动,所述立轴支座3-5和舵机3-2均安装在支板9的底部,所述舵机3-2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20内的单片机相接。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9)、重锤套筒(2)、安装架(11)、转向装置、过线齿轮轴(15)、行走轮轴(16)和绕线(12),所述安装架(11)和重锤套筒(2)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支板(9)的前侧顶部,所述重锤套筒(2)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电控箱(20),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支板(9)的前侧,所述过线齿轮轴(15)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8)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行走轮轴(16)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座(19)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过线齿轮轴(15)位于行走轮轴(16)的后方,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1),所述过线齿轮轴(15)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筒(17),所述重锤套筒(2)的顶部固定有滑轮轴(1),所述滑轮轴(1)上转动安装有滑轮(7),所述重锤套筒(2)内设置有重锤(13),所述绕线(12)的一端与重锤(13)连接,所述绕线(12)的另一端绕过滑轮(7)后缠绕在绕线筒(17)上,所述过线齿轮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大齿轮(6),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8),所述小齿轮(8)靠近大齿轮(6)设置且与大齿轮(6)相啮合,所述支板(9)的前端底部、支板(9)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14)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4),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20)内的单片机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板(9)、重锤套筒(2)、安装架(11)、转向装置、过线齿轮轴(15)、行走轮轴(16)和绕线(12),所述安装架(11)和重锤套筒(2)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支板(9)的前侧顶部,所述重锤套筒(2)竖直设置,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电控箱(20),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支板(9)的前侧,所述过线齿轮轴(15)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轴承座(18)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行走轮轴(16)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座(19)安装在支板(9)的后侧顶部,所述过线齿轮轴(15)位于行走轮轴(16)的后方,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两端均安装有行走轮(21),所述过线齿轮轴(15)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筒(17),所述重锤套筒(2)的顶部固定有滑轮轴(1),所述滑轮轴(1)上转动安装有滑轮(7),所述重锤套筒(2)内设置有重锤(13),所述绕线(12)的一端与重锤(13)连接,所述绕线(12)的另一端绕过滑轮(7)后缠绕在绕线筒(17)上,所述过线齿轮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大齿轮(6),所述行走轮轴(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齿轮(8),所述小齿轮(8)靠近大齿轮(6)设置且与大齿轮(6)相啮合,所述支板(9)的前端底部、支板(9)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板(14)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4),所述超声波传感器(4)通过连接线与电控箱(20)内的单片机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电控越障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机构(5)和用于带动转向机构(5)转向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舵机(3-2)、转向盘(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茹王瑜范文锋王旭阳许家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