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30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前处理、酸碱处理、热水提取、液相分离、酶解、过滤、减压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通过对大鲵进行清洗并且高度粉碎获得的大鲵骨肉糜,先利用酸处理将大鲵骨中的钙盐等消化再利用碱处理使大鲵皮肉中的脂质去除。大鲵经过前处理后利用蛋白肽以及非肽物质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对大鲵骨肉进行高温提取。提取液经过不同酶试剂对肽的剪切,得到均匀的酶剪切液。后续通过对酶剪切液进行不同渗透膜的浓缩过滤,得到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小肽,且该分子量范围的肽占肽的85%以上,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效率、对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肽产品功效性研究提供良好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具体为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
技术介绍
功能蛋白是动物细胞合成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如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内,约占动物总蛋白的30%,胶原蛋白具有高度抗延伸能力,使皮肤等结缔组织得以维持一定的结构,实现支持和保护细胞、组织和机体功能,对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性能等方面十分关键。胶原蛋白肽是以胶原为原料采用酸/碱处理、酶法降解或结合多重方式获得的多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胶原降解后形成的分子量不均一的多肽。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为全球稀有的珍贵两栖动物,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一级保护濒危物种。我国大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居多。全国大鲵种群数量不足50万尾,目前已经增加到300万尾以上。国家产业政策在不断改革,对大鲵养殖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如今大鲵高效养殖与产业开发利用正在大力推进之中。大鲵养殖业已发展了30多年,随着繁殖数量不断增加,野生资源的增殖量也不断增多,对大鲵的精深加工也逐渐繁荣。现代医学指出:大鲵肉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贫血和肿瘤有一定的作用。其皮肤分泌的粘液含有多种“蛙皮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作为新的“抗生素”药物来源进行研究开发。大鲵的皮肤、肌肉、脏器、骨骼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大鲵的脂肪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治疗烫伤、烧伤的特效药。技术研究产业发展因为其特有的药用价值,现在国内许多制药企业已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大鲵的热潮,主要有烫伤药物、保健品、美容护肤品等。大鲵皮含有61.3%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含糖蛋白质,它属于不溶性纤型蛋白质,可修复人体组织、保持皮肤和骨骼的弹性,使皮肤润滑、骨骼强韧;大鲵体内含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重金属离子,预防重金属中毒;表皮分泌的黏液含活性胶原蛋白,能美容和预防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能将大鲵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大鲵的资源利用率,增加大鲵的附加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去除大鲵内脏及四肢、血液放净后,进行切块,再将大鲵骨肉块头投入破骨机中,得到大鲵骨肉糜;步骤S2,将上述步骤S1中的大鲵骨肉糜投入脱灰罐,加入纯净水清洗后,再加入大鲵重量2倍的稀释后盐酸进行脱灰处理,时间0.5h,处理完毕加入纯净水清洗两次,再用1%质量分数的食品级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调节PH值为10.0,碱处理0.5h后用水清洗,直至pH值洗至7.0~8.0;步骤S3,将上述步骤S2中的物料从脱灰罐转至提取罐,加入大鲵骨肉重的3~4倍纯净水,升温至95℃、持续提取3h,过程中用搅拌桨持续搅拌;步骤S4,待上述步骤S3提取完成后,关闭搅拌桨,停止搅拌,待提取罐降至室温,静置12h待分层,将上层油脂离心分离,得提取液;步骤S5,将上述步骤S4中的提取液投入酶解罐,升温至55~65℃,调整到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再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第一酶制剂、第二酶制剂、第三酶制剂,反应结束后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酶灭活得到酶解液;步骤S6,将上述步骤S5中的所得酶解液降温至50~60℃,进行脱味处理,将板框过滤机用硅藻土进行预涂,在酶解液中加入大鲵重量的2~4%的活性炭混合搅拌0.5h,再加压经过板框过滤机,直至滤液呈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步骤S7,将上述步骤S6中所得的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采用复合管式膜等渗透膜进行一定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分离;步骤S8,将上述步骤S7中分离后的溶剂再采用纳滤膜进行150~1000Dal有机小分子的分离;步骤S9,将上述步骤S8中分离出的滤液利用双效浓缩器减压升温,待滤液浓缩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0~60%时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制得蛋白粉。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步骤S5中的第一酶制剂和第二酶制剂为蛋白内切酶,第三酶制剂为蛋白外切酶。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第一酶制剂重量为大鲵骨肉重量的0.15~0.25%,所述第二酶制剂重量为大鲵骨肉重量的0.15~0.25%,所述第三酶制剂重量为大鲵骨肉重量的0.04~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向酶解罐中加入第一酶制剂并搅拌15min后,再加入第二酶制剂进行剪切3h,再加入第三酶制剂进行剪切2h。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第一酶制剂为中性蛋白酶,所述第二酶制剂为碱性蛋白酶,所述第三酶制剂为脱苦蛋白酶。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步骤S9中所述离心喷雾干燥控制进料口温度为160~190℃、出风口温度为90~100℃以及进料速率为100~300r/min。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步骤S7中进膜压力为1.6~1.7/Bar,出膜压力为0.8~1.0Bar,浓液流量为300~400LPM,清液流量为70~90LPM。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步骤S8中进膜压力为10~20Bar,出膜压力为10~20Bar,开始前5分钟时浓液流量为20~40LPM,清液流量>100LPM,过滤器压力为0.35MPA。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步骤S2中稀释后盐酸,浓盐酸:水=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大鲵进行清洗并且高度粉碎获得的大鲵骨肉糜,先利用酸处理将大鲵骨中的钙盐等消化再利用碱处理使大鲵皮肉中的脂质去除。大鲵经过前处理后利用蛋白肽以及非肽物质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对大鲵骨肉进行高温提取。提取液经过不同酶试剂对肽的剪切,得到均匀的酶剪切液。后续通过对酶剪切液进行不同渗透膜的浓缩过滤,得到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小肽,且该分子量范围的肽占肽的85%以上,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效率、对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肽产品功效性研究提供良好基础;提高大鲵的资源利用率,增加大鲵的附加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前处理:去除大鲵内脏及四肢、血液放净后,进行切块,再将大鲵骨肉块头投入破骨机中,得到大鲵骨肉糜,称取1kg;步骤S2,酸碱处理:将上述步骤S1中的大鲵骨肉糜投入脱灰罐,加入纯净水清洗后,再加入2kg食品级盐酸处理(稀释后浓度为10%左右),时间0.5h,处理完毕加入纯净水清洗两次,再加入1%质量分数的食品级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调节PH值为10.0,边加入边搅拌,每10min测定一次,直至两次PH值相同,PH值稳定0.5h后用水清洗,直至pH值洗至7.0;步骤S3,热水提取:将上述步骤S2中的物料从脱灰罐转至提取罐,加入大鲵骨肉重的3倍纯净水,升温至95℃、持续提取3h,过程中用搅拌桨持续搅拌;步骤S4,液相分离:待上述步骤S3提取完成后,停止加热,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去除大鲵内脏及四肢、血液放净后,进行切块,再将大鲵骨肉块头投入破骨机中,得到大鲵骨肉糜;步骤S2,将上述步骤S1中的大鲵骨肉糜投入脱灰罐,加入纯净水清洗后,再加入大鲵重量2倍的稀释后盐酸进行脱灰处理,时间0.5h,处理完毕加入纯净水清洗两次,再用1%质量分数的食品级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调节PH值为10.0,碱处理0.5h后用水清洗,直至pH值洗至7.0~8.0;步骤S3,将上述步骤S2中的物料从脱灰罐转至提取罐,加入大鲵骨肉重的3~4倍纯净水,升温至95℃、持续提取3h,过程中用搅拌桨持续搅拌;步骤S4,待上述步骤S3提取完成后,关闭搅拌桨,停止搅拌,待提取罐降至室温,静置12h待分层,将上层油脂离心分离,得提取液;步骤S5,将上述步骤S4中的提取液投入酶解罐,升温至55~65℃,调整到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再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第一酶制剂、第二酶制剂、第三酶制剂,反应结束后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酶灭活得到酶解液;步骤S6,将上述步骤S5中的所得酶解液降温至50~60℃,进行脱味处理,将板框过滤机用硅藻土进行预涂,在酶解液中加入大鲵重量的2~4%的活性炭混合搅拌0.5h,再加压经过板框过滤机,直至滤液呈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步骤S7,将上述步骤S6中所得的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采用复合管式膜等渗透膜进行一定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分离;步骤S8,将上述步骤S7中分离后的溶剂再采用纳滤膜进行150~1000Dal有机小分子的分离;步骤S9,将上述步骤S8中分离出的滤液利用双效浓缩器减压升温,待滤液浓缩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0~60%时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制得蛋白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大鲵中提取功能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S1,去除大鲵内脏及四肢、血液放净后,进行切块,再将大鲵骨肉块头投入破骨机中,得到大鲵骨肉糜;步骤S2,将上述步骤S1中的大鲵骨肉糜投入脱灰罐,加入纯净水清洗后,再加入大鲵重量2倍的稀释后盐酸进行脱灰处理,时间0.5h,处理完毕加入纯净水清洗两次,再用1%质量分数的食品级氢氧化钠进行中和、调节PH值为10.0,碱处理0.5h后用水清洗,直至pH值洗至7.0~8.0;步骤S3,将上述步骤S2中的物料从脱灰罐转至提取罐,加入大鲵骨肉重的3~4倍纯净水,升温至95℃、持续提取3h,过程中用搅拌桨持续搅拌;步骤S4,待上述步骤S3提取完成后,关闭搅拌桨,停止搅拌,待提取罐降至室温,静置12h待分层,将上层油脂离心分离,得提取液;步骤S5,将上述步骤S4中的提取液投入酶解罐,升温至55~65℃,调整到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再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第一酶制剂、第二酶制剂、第三酶制剂,反应结束后升温至95℃,保持30min将酶灭活得到酶解液;步骤S6,将上述步骤S5中的所得酶解液降温至50~60℃,进行脱味处理,将板框过滤机用硅藻土进行预涂,在酶解液中加入大鲵重量的2~4%的活性炭混合搅拌0.5h,再加压经过板框过滤机,直至滤液呈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步骤S7,将上述步骤S6中所得的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采用复合管式膜等渗透膜进行一定分子量的溶质和溶剂分离;步骤S8,将上述步骤S7中分离后的溶剂再采用纳滤膜进行150~1000Dal有机小分子的分离;步骤S9,将上述步骤S8中分离出的滤液利用双效浓缩器减压升温,待滤液浓缩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0~60%时进行离心喷雾干燥,制得蛋白粉。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义化王欣申世轩孙晓楠冯静于洋焦玲玉邢晓明李春慧石丹璐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宇王集团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