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02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工作台、固定架、底板、下料口、侧板、液压杆、延伸板、模具、第一电机、转轮、皮带、转轴、推杆、固定杆、模芯、螺杆、连接轴、连接板、限位杆、电动推杆、第二电机、砂轮和注塑管。该弹簧自动化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模具的合模配合模芯形成弹簧形状的空腔,并通过注塑管进行注塑后有利于弹簧的成型,通过模芯的转动和模具的移动有利于弹簧的脱模,提高了弹簧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一体化程度;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有利于成型后的弹簧进行限位,并通过砂轮的转动有利于对弹簧外表进行打磨,提高了弹簧的生产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弹簧的品质,并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方便弹簧的取出。

A Spring Automation Di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ing automatic die,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fixing frame, a bottom plate, a lower opening, a side plate, a hydraulic rod, an extension plate, a die, a first motor, a runner, a belt, a rotating shaft, a push rod, a fixing rod, a die core, a screw, a connecting shaft, a connecting plate, a limit rod, an electric push rod, a second motor, a grinding wheel and a grinding wheel. Injection tube. The structure of the spring automatic die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cavity of spring shape is formed by the closing of the die and the core of the die. After injection through the injection tub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ing of the spring.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core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di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ease of the spr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spring is improv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pring is improved. The movement of the limit rod is beneficial to the limit of the formed spring,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grinding wheel is conducive to the grinding of the spring surfac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pring produc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pring, and facilitating the removal of the spring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limit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属于弹簧制作应用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按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冷卷弹簧和热卷弹簧,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目前市场上的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弹簧的制作一般使用冷卷法、热卷法和浇铸成型法,但是,对于弹簧的浇注成型来说,由于在进行弹簧的制作时需要对弹簧进行脱模,造成操作的不便,降低了弹簧的生产效率;且弹簧进行压铸成型后,不利于分模线的去除,容易增加弹簧表面的粗糙度,降低了弹簧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以及底板、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中部开设有下料口,且所述固定架侧壁与注塑管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固定架、侧板、液压杆、延伸板、模具、第一电机、模芯和螺杆,所述工作台顶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侧壁与液压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端部与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与模具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顶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轮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通过皮带与转轴顶端的转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底端与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接触有固定杆的侧端,所述固定杆与模芯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中部与螺杆贯穿连接,所述螺杆底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底板、连接板、限位杆、电动推杆、第二电机和砂轮,所述工作台底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部与限位杆贯穿连接,且所述限位杆端部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砂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模具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都呈半圆状结构,两个所述模具的内壁和模芯的外壁都开设有螺纹状凹槽,且两个所述模具和模芯之间的螺纹状凹槽形成有弹簧结构的空腔。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呈倒U形结构与工作台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面另外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顶端中部与转轴贯穿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所述液压杆分别与延伸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与工作台顶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底端与两个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模芯的直径,且所述连接轴中部的限位杆呈方形结构并与连接轴贯穿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都与两个限位杆贯穿并滑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用于砂轮转动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弹簧自动化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模具的合模配合模芯形成弹簧形状的空腔,并通过注塑管进行注塑后有利于弹簧的成型,通过模芯的转动和模具的移动有利于弹簧的脱模,提高了弹簧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一体化程度;2、该弹簧自动化模具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有利于成型后的弹簧进行限位,并通过砂轮的转动有利于对弹簧外表进行打磨,提高了弹簧的生产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弹簧的品质,并通过限位杆的移动方便弹簧的取出,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固定架,3、底板,4、下料口,5、侧板,6、液压杆,7、延伸板,8、模具,9、第一电机,10、转轮,11、皮带,12、转轴,13、推杆,14、固定杆,15、模芯,16、螺杆,17、连接轴,18、连接板,19、限位杆,20、电动推杆,21、第二电机,22、砂轮,23、注塑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2以及底板3、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下料口4,且所述固定架2侧壁与注塑管23固定连接,用于制作弹簧的原材的注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侧板5、液压杆6、延伸板7、模具8、第一电机9、模芯15和螺杆16,所述工作台1顶端与侧板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5侧壁与液压杆6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6端部与延伸板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7与模具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端与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轮1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10通过皮带11与转轴12顶端的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底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13接触有固定杆14的侧端,用于带动模芯15的竖向移动,所述固定杆14与模芯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15中部与螺杆16贯穿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与连接轴17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1、底板3、连接板18、限位杆19、电动推杆20、第二电机21和砂轮22,所述工作台1底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中部与限位杆19贯穿连接,用于螺杆16的限位,且所述限位杆19端部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与砂轮22固定连接。所述模具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8都呈半圆状结构,两个所述模具8的内壁和模芯9的外壁都开设有螺纹状凹槽,且两个所述模具8和模芯9之间的螺纹状凹槽形成有弹簧结构的空腔,便于弹簧的成型,方便弹簧的脱模;所述固定架2呈倒U形结构与工作台1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顶面另外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5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2顶端中部与转轴12贯穿并转动连接,便于液压杆6的固定,方便转轴12的转动;所述液压杆6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所述液压杆6分别与延伸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7与工作台1顶面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2)以及底板(3)、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下料口(4),且所述固定架(2)侧壁与注塑管(2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侧板(5)、液压杆(6)、延伸板(7)、模具(8)、第一电机(9)、模芯(15)和螺杆(16),所述工作台(1)顶端与侧板(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5)侧壁与液压杆(6)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6)端部与延伸板(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7)与模具(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端与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轮(1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10)通过皮带(11)与转轴(12)顶端的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底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13)接触有固定杆(14)的侧端,所述固定杆(14)与模芯(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15)中部与螺杆(16)贯穿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与连接轴(17)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1)、底板(3)、连接板(18)、限位杆(19)、电动推杆(20)、第二电机(21)和砂轮(22),所述工作台(1)底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中部与限位杆(19)贯穿连接,且所述限位杆(19)端部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底端一侧与第二电机(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与砂轮(2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自动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架(2)以及底板(3)、成型机构和打磨机构,其中所述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下料口(4),且所述固定架(2)侧壁与注塑管(23)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工作台(1)、固定架(2)、侧板(5)、液压杆(6)、延伸板(7)、模具(8)、第一电机(9)、模芯(15)和螺杆(16),所述工作台(1)顶端与侧板(5)固定连接,所述侧板(5)侧壁与液压杆(6)固定连接,且所述液压杆(6)端部与延伸板(7)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7)与模具(8)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端与第一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轮(1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10)通过皮带(11)与转轴(12)顶端的转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2)底端与推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推杆(13)接触有固定杆(14)的侧端,所述固定杆(14)与模芯(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模芯(15)中部与螺杆(16)贯穿连接,所述螺杆(16)底端与连接轴(17)固定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工作台(1)、底板(3)、连接板(18)、限位杆(19)、电动推杆(20)、第二电机(21)和砂轮(22),所述工作台(1)底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中部与限位杆(19)贯穿连接,且所述限位杆(19)端部与电动推杆(2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超柯炎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丁是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