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90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33
辅助设备在使手部升降的升降装置(17)中具备将内部件(18a、19a)卷收及放出而使手部升降的旋转体(25~28)、与外部件(18b、19b)的端部连接的外部件承接部(21)、支承旋转体(25~28)的支承箱(36)、将旋转体(25~28)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29)。沿着内部件(18a、19a)中的旋转体(25~28)与外部件承接部(21)之间的部分,跨支承箱(36)和外部件承接部(21)地配备支承部件(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辅助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者所装配并使用的、对作业者的作业(动作)进行辅助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公开的辅助设备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在主体部上设置有升降装置,线材(缆线)从升降装置延伸,线材沿臂部延伸而从臂部向下方延伸,在线材的延伸端处连接手部。由此,在将货物保持于手部的状态下,通过升降装置卷收线材从而使手部上升,通过升降装置放出线材从而使手部下降。该情况下,作业者用手拿着手部而将手部相对于货物进行安装或拆卸,以在手部的上升及下降时货物不会摇晃且手部不会从货物脱离的方式作业。[
技术介绍
2]专利文献1公开的辅助设备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在主体部上设置有升降装置,线材从升降装置延伸,线材沿臂部延伸,卷挂于臂部的上部的旋转体而向下方延伸,在线材的延伸端处连接手部。由此,在将货物保持于手部的状态下,通过升降装置卷收线材从而使手部上升,通过升降装置放出线材从而使手部下降。该情况下,作业者用手拿着手部而将手部相对于货物进行安装或拆卸,以在手部的上升及下降时货物不会摇晃且手部不会从货物脱离的方式作业。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9916号公报(JP2016-129916A。或参照与之对应的EP3246285A1)。
技术实现思路
[课题1]与[
技术介绍
1]对应的课题如下所述。在前述辅助设备中,在构成为具备线材时,多采用具有内部件(内缆线)及外部件(外缆线)的线材。采用具有内部件及外部件的线材时,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与臂部连接,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与主体部连接。此外,构成为内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与手部连接,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进行内部件的卷收及放出。在前述结构中,在将较重货物保持于手部时,在臂部,内部件要被从固定的外部件的端部拉出。与此相对,在主体部,产生要将内部件向外部件的端部拉入的较大的力,换言之,作为前述较大的力的反作用力,产生要使外部件的端部接近升降装置的较大的力,所以需要在主体部对外部件的端部适当地进行支承。因此,在具备具有内部件及外部件的线材的辅助设备中,希望是能够将位于主体部侧的外部件的端部毫不勉强地适当地支承的结构。[课题2]与[
技术介绍
2]对应的课题如下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具备右侧的手部用的一根线材和左侧的手部用的一根线材。与此相对,考虑对于一个手部具备多个线材以便对于更重的货物也能够对应。如前所述,若对于一个手部具备多个线材,则在多根线材被卷挂于臂部的旋转体而向下方延伸的状态下,借助升降装置进行多个线材的卷收及放出。该情况下,考虑构成为在旋转体的外周部沿旋转体的圆周方向形成与线材的根数对应的槽部,在多个线材的卷收及放出时,各一根线材分别进入旋转体的各个槽部,同时旋转体旋转。若具备如前所述那样的多个线材,认为由于手部的姿势等,多个线材的比旋转体靠下方的部分会互相交叉、缠在一起。在该状态下,若借助升降装置进行多个线材的卷收,则多个线材的交叉、缠在一起的部分上升而到达旋转体。由此,在旋转体处,无法令各一根线材分别进入旋转体的各个槽部,认为会发生多个线材的卷收不良而发展成旋转体处的多个线材的堵塞。因此,在对于一个手部具备多根线材时,希望防止线材的卷收不良的结构。[1]鉴于[课题1],提出以下的辅助设备。前述辅助设备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前述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具有内部件及外部件的线材,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与前述臂部连接,从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延伸的前述内部件从前述臂部向下方延伸,保持货物的手部与前述内部件的一方的端部连接,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及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设置于前述主体部的升降装置连接,前述升降装置具有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的外部件承接部、将前述旋转体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箱、将前述旋转体正反地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前述旋转体构成为与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通过卷收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上升,且通过放出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下降,跨前述支承箱和前述外部件承接部地配备支承部件,前述支承部件沿着前述内部件中前述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延伸。根据该结构,在升降装置中,具备旋转体、将旋转体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箱、将旋转体正反地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借助电动马达将旋转体旋转驱动,通过将内部件卷收于旋转体而使手部上升,通过从旋转体放出内部件而使手部下降。此外,在升降装置中,具备与外部件的端部连接的外部件承接部,沿着内部件中旋转体与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支承部件以跨支承箱和外部件承接部的方式设置。由此,若将较重的货物保持于手部时产生要使外部件承接部接近旋转体的较大的力,则该较大的力从外部件承接部经由支承部件而直接由支承箱支承。在将旋转体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箱中,以具备充分的强度的方式构成支承箱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能够将前述较大的力由支承箱毫不勉强地承接而支承。该情况下,支承部件沿着内部件中旋转体与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延伸,所以前述较大的力从外部件承接部经由支承部件没有浪费地被传递至支承箱而被支承。即,前述较大的力在升降装置的范围内被支承,集中地作用于升降装置以外的主体部等的情况少,所以不会由于前述较大的力导致主体部等的破损。在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一对前述支承部件被配置成中间隔着前述内部件中前述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而对置。在将较重的货物保持于手部时,根据该结构,成为前述较大的力被一对支承部件从两侧支承的状态。由此,要使前述的外部件承接部接近旋转体的较大的力从外部件承接部经由一对支承部件没有浪费地被传递至支承箱,被支承箱毫不勉强地承接而支承。在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前述支承箱、前述外部件承接部、前述支承部件被一体地成形。根据该结构,在升降装置中,通过将支承箱、外部件承接部及支承部件一体地成形,能够提高支承箱、外部件承接部及支承部件的整体的刚性。由此,在将较重的货物保持于手部时,要使前述的外部件承接部接近旋转体的较大的力从外部件承接部经由支承部件没有浪费地被传递至支承箱,被支承箱毫不勉强地承接而支承。[2]鉴于[课题2],提出以下的辅助设备。前述辅助设备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前述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设置于前述主体部而将多个线材卷收及放出的升降装置、旋转体、与多个前述线材的延伸端连接并保持货物的手部,前述旋转体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臂部,卷挂从前述升降装置延伸的多个前述线材,令多个前述线材向下方延伸,前述升降装置构成为通过卷收多个前述线材而使前述手部上升,且前述升降装置通过放出多个前述线材而使前述手部下降,沿前述旋转体的外周部中的前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形成供多个前述线材中的一根进入的槽部,多个前述槽部被设置成沿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的方向排列,具备具有线材导引部的引导部,前述线材导引部供多个前述线材中的一根穿过,多个前述线材导引部以与前述旋转体中的前述多个槽部对置的方式沿前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心的方向并列设置。根据该结构,在旋转体中进入一个槽部的一根线材穿过与该槽部对置的一个导引部(线材导引部)而向下方延伸,在引导部的一个导引部中不会有多个线材穿过,多个线材为被引导部的导引部分离成一根一根的状态而向下方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前述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具有内部件及外部件的线材,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与前述臂部连接,从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延伸的前述内部件从前述臂部向下方延伸,保持货物的手部与前述内部件的一方的端部连接,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及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设置于前述主体部的升降装置连接,前述升降装置具有:旋转体,构成为与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通过卷收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上升,且通过放出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下降;外部件承接部,与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支承箱,将前述旋转体支承为旋转自如;电动马达,将前述旋转体正反地旋转驱动,跨前述支承箱和前述外部件承接部地配备支承部件,前述支承部件沿着前述内部件中前述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2 JP 2016-249940;2016.12.22 JP 2016-249941.一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于作业者的后背部的主体部、从前述主体部向上方延伸的臂部、具有内部件及外部件的线材,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与前述臂部连接,从前述外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延伸的前述内部件从前述臂部向下方延伸,保持货物的手部与前述内部件的一方的端部连接,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及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与设置于前述主体部的升降装置连接,前述升降装置具有:旋转体,构成为与前述内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通过卷收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上升,且通过放出前述内部件而使前述手部下降;外部件承接部,与前述外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支承箱,将前述旋转体支承为旋转自如;电动马达,将前述旋转体正反地旋转驱动,跨前述支承箱和前述外部件承接部地配备支承部件,前述支承部件沿着前述内部件中前述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对前述支承部件配置成中间隔着前述内部件中前述旋转体与前述外部件承接部之间的部分而对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冢晶基奥野真由子盐田达也坂本健太小谷伸介坂野伦祥满井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