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478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00‑150份,收缩剂50‑80份,固化剂1‑1.5份,阻击剂1‑1.5份,硬脂酸锌8‑12份,碳酸钙50‑80份,氢氧化铝120‑180份,色糊12‑15份,抗化剂0.8‑1.2份,除味剂1‑3份,光稳定剂0.8‑1.5份,氧化镁糊5‑8份,短丝玻璃纤维120‑180份,承载膜20‑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高铁内饰用材料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生产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性质稳定,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空隙率高,具有很好的吸声性能。且没有有毒挥发物,单位面积重量轻,保温效果好,易于加工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内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国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高铁减重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铁内饰采用的复合材料可制备低比重复合材料,但是传统的复合材料存在吸声性能差、吸味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吸声性、吸味性佳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00-150份,收缩剂50-80份,固化剂1-1.5份,阻击剂1-1.5份,硬脂酸锌8-12份,碳酸钙50-80份,氢氧化铝120-180份,色糊12-15份,抗化剂0.8-1.2份,除味剂1-3份,光稳定剂0.8-1.5份,氧化镁糊5-8份,短丝玻璃纤维120-180份,承载膜20-25份。进一步地,所述除味剂为XW-17、沸石、电气石、分子筛、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为292、622、770、2020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饱和树脂和收缩剂按量加入混合,再加入固化剂、阻击剂、抗化剂、除味剂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硬脂酸锌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碳酸钙、氢氧化铝得树脂糊,树脂糊再和色糊、氧化镁糊、光稳定剂送入到混合器中计量混合,混合转1000-1300rpm/min,均匀流出,得混合原料树脂糊;(2)将混合原料树脂糊通过片材机均匀的刮涂到两片承载膜上,再将短丝玻璃纤维均匀压在涂有混合原料树脂糊的承载膜中间;(3)压有短丝玻璃纤维的承载膜通过浸渍区,树混合原料树脂糊与玻璃纤维充分挤捏后收卷,最后把片材放入烘房进行熟化到设定粘度,熟化温度40-45℃,熟化时间18-20小时,得高铁内饰用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工艺生产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性质稳定,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空隙率高,具有很好的吸声性能。且没有有毒挥发物,单位面积重量轻,保温效果好,易于加工成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00份,收缩剂50份,固化剂1份,阻击剂1份,硬脂酸锌8份,碳酸钙50份,氢氧化铝120份,色糊12份,抗化剂0.8份,除味剂1份,光稳定剂0.8份,氧化镁糊5份,短丝玻璃纤维120份,承载膜20份。除味剂为XW-17。光稳定剂为292。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饱和树脂和收缩剂按量加入混合,再加入固化剂、阻击剂、抗化剂、除味剂XW-17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硬脂酸锌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碳酸钙、氢氧化铝得树脂糊,树脂糊再和色糊、氧化镁糊、光稳定剂292送入到混合器中计量混合,混合转1000rpm/min,均匀流出,得混合原料树脂糊;(2)将混合原料树脂糊通过片材机均匀的刮涂到两片承载膜上,再将短丝玻璃纤维均匀压在涂有混合原料树脂糊的承载膜中间;(3)压有短丝玻璃纤维的承载膜通过浸渍区,树混合原料树脂糊与玻璃纤维充分挤捏后收卷,最后把片材放入烘房进行熟化到设定粘度,熟化温度40℃,熟化时间18小时,得高铁内饰用材料。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25份,收缩剂65份,固化剂1.25份,阻击剂1.25份,硬脂酸锌10份,碳酸钙65份,氢氧化铝160份,色糊13份,抗化剂1份,除味剂2份,光稳定剂1.1份,氧化镁糊6.5份,短丝玻璃纤维150份,承载膜22份。除味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光稳定剂为2020。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饱和树脂和收缩剂按量加入混合,再加入固化剂、阻击剂、抗化剂、除味剂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硬脂酸锌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碳酸钙、氢氧化铝得树脂糊,树脂糊再和色糊、氧化镁糊、光稳定剂2020送入到混合器中计量混合,混合转1150rpm/min,均匀流出,得混合原料树脂糊;(2)将混合原料树脂糊通过片材机均匀的刮涂到两片承载膜上,再将短丝玻璃纤维均匀压在涂有混合原料树脂糊的承载膜中间;(3)压有短丝玻璃纤维的承载膜通过浸渍区,树混合原料树脂糊与玻璃纤维充分挤捏后收卷,最后把片材放入烘房进行熟化到设定粘度,熟化温度42.5℃,熟化时间19小时,得高铁内饰用材料。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50份,收缩剂80份,固化剂1.5份,阻击剂1.5份,硬脂酸锌12份,碳酸钙80份,氢氧化铝180份,色糊15份,抗化剂1.2份,除味剂3份,光稳定剂1.5份,氧化镁糊8份,短丝玻璃纤维180份,承载膜25份。除味剂为XW-17、沸石、电气石、分子筛、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光稳定剂为292、622、770、2020的混合物。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不饱和树脂和收缩剂按量加入混合,再加入固化剂、阻击剂、抗化剂、除味剂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硬脂酸锌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碳酸钙、氢氧化铝得树脂糊,树脂糊再和色糊、氧化镁糊、光稳定剂送入到混合器中计量混合,混合转1300rpm/min,均匀流出,得混合原料树脂糊;(2)将混合原料树脂糊通过片材机均匀的刮涂到两片承载膜上,再将短丝玻璃纤维均匀压在涂有混合原料树脂糊的承载膜中间;(3)压有短丝玻璃纤维的承载膜通过浸渍区,树混合原料树脂糊与玻璃纤维充分挤捏后收卷,最后把片材放入烘房进行熟化到设定粘度,熟化温度45℃,熟化时间20小时,得高铁内饰用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00‑150份,收缩剂50‑80份,固化剂1‑1.5份,阻击剂1‑1.5份,硬脂酸锌8‑12份,碳酸钙50‑80份,氢氧化铝120‑180份,色糊12‑15份,抗化剂0.8‑1.2份,除味剂1‑3份,光稳定剂0.8‑1.5份,氧化镁糊5‑8份,短丝玻璃纤维120‑180份,承载膜20‑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不饱和树脂100-150份,收缩剂50-80份,固化剂1-1.5份,阻击剂1-1.5份,硬脂酸锌8-12份,碳酸钙50-80份,氢氧化铝120-180份,色糊12-15份,抗化剂0.8-1.2份,除味剂1-3份,光稳定剂0.8-1.5份,氧化镁糊5-8份,短丝玻璃纤维120-180份,承载膜2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剂为XW-17、沸石、电气石、分子筛、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高铁内饰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292、622、770、2020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