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4065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主要包括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园艺地布地面覆盖、栽培基质配方、母株定植、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肥水管理和草莓扦插育苗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露地自然光照条件下实现草莓低成本、高效率穴盘育苗,与国内外现有草莓育苗模式相比,具有育苗成本低、效率高、种苗质量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推广应用价值高。

A method of raising seedlings in pit tray under 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of strawberry in open ai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le tray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of strawberry open-air 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steps of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the seedling raising site, covering the ground of horticultural floor cloth, formulation of cultivation matrix, planting of mother plant, layout of special hole tray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strawberry cutting and seedling raising.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trawberry seedling cultivation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good seedling quality and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育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育苗效率高、成本低的穴盘草莓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草莓(Fragria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类上属于小浆果。草莓果实色泽鲜艳,外形美观,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生长周期短,结果早,经济效益高。种苗质量是草莓促成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俗话说,“苗好七分收”,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到定植后的成活率、结果期的早迟,并影响草莓的产量(尤其是前期产量)和品质。我国目前仍以露天地栽育苗的方法生产草莓苗,易感染土传病害,需每年更换育苗地,种苗质量也往往较差。穴盘苗优点很多,国内目前草莓穴盘苗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喷灌扦插育苗,肥水浪费大且炭疽病难以有效控制;第二种可以实现滴灌供应肥水,但需搭建大棚、育苗平台及降温设施,生产成本偏高,阴雨天容易光照不足导致种苗徒长,降低种苗质量,制约了草莓穴盘苗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目前草莓育苗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成本低、育苗效率高、种苗质量好,且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草莓穴盘苗繁育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选择不易积水、光照充足、有水源和电源的露天地块作为草莓育苗场地,平整后做成宽1.5米、长30-40米的畦面,畦与畦之间的走道深0.1~0.2米、宽0.5~0.8米;(2)园艺地布地面覆盖:畦面和畦之间的走道以园艺地布分别覆盖;(3)肥水滴灌设施建设:在与水源相连的主供水管道上依次安装增压泵、压力表、施肥器和过滤器;在主供水管道上连接滴灌带;在主供水管道与滴灌带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电磁阀,电磁阀连接定时器;将增压泵和压力表均与变频器相连。在主供水管道入口端安装止回阀;使主供水管道在畦面的一端并以与畦面垂直的走向布置,采用定时器与电磁阀实现定时自动浇水;草莓育苗母株和穴盘苗均采用滴孔间距为10~20厘米的内嵌式滴灌带供应肥水,每条母株栽培槽布置一条滴灌带,每排24孔育苗专用穴盘布置两条滴灌带;(4)栽培基质配制:草莓母株和穴盘苗采用无土基质栽培,控制基质以PH值在5.5-7之间、EC值小于0.2ms/cm,平均每升无土基质混合3-5克缓释肥作为基肥;(5)母株栽培槽建设:采用镀锌管搭建草莓母株栽培架,放置于畦面中间,栽培架上用白色无纺布兜成栽培槽,槽内放置步骤(4)的栽培基质;(6)母株定植: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栽培槽中,株距80厘米,母株根茎部与基质平齐,浅不露根,深不埋心;(7)母株花、叶整理:及时去除母株长出的花序要;每月去除一次母株老叶,连叶柄基部的托叶一起去除;(8)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育苗穴盘装好步骤(4)栽培基质后,于6月上旬开始放置在母株栽培架的两边,每边各摆放1~2排,穴盘长边与母株栽培架平行;(9)肥水管理:母株定植或扦插7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4%左右,每隔7天施肥一次;子苗扦插10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2%左右,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中旬以后氮肥施用量减半;单独采用滴灌浇水时,水质要求pH值在7左右、EC值在0.2以下;下雨天肥水暂时停施;(10)草莓扦插育苗: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步骤(5)的母株栽培槽中,株距60~80厘米;草莓一级母株早期(5月中旬之前)萌发的5棵具有2片以上真叶的匍匐茎子苗就近扦插在一级母株两侧作为二级母株,间距15~20厘米,多余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中期萌发的匍匐茎子苗均于6月中旬开始接种在育苗穴盘中;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后期(7月下旬以后)萌发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8月上旬开始剪断母株与子苗连接的匍匐茎,并可陆续去除草莓一级母株;8月中旬开始剪断仔苗之间相连的匍匐茎,陆续将草莓穴盘苗连同根盘拔出,逐层平放于塑料周转箱中。作为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穴盘采用专利号为ZL201720712197.0草莓育苗穴盘(见说明书附图1和图2及其说明)其中施肥器采用市售的德州牧科畜牧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牧科牌比例施肥器,型号6分,或者采用以色列进口泰丰施肥器,型号是2504等。施肥器通过管道与主供水管道相连。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增压泵、压力表、过滤器、电磁阀和定时器均可采用市售的现有常规产品。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1)所述草莓育苗场地畦面局部(0.3平方米)的水平度需小于11°,走道兼作排水通道,需不能积水。作为优选方案,以上前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2)所述园艺地布畦面部分为白色。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3)所述增压泵与变频器的功率根据水泵与最远出水端的距离确定,浇水频率根据降雨量和气温确定;育苗专用穴盘布置的滴灌带每个滴孔供应相邻两棵草莓苗的水肥。作为优选方案,以上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4)所述草莓母株栽培基质为粗泥炭:椰糠=1:1(体积比),草莓子苗培育基质为细泥炭:椰糠=1:1(体积比)。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5)所述栽培架高0.18米、宽0.2米、长30米-40米,栽培槽宽20厘米、深18厘米。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6)所述作为一级母株的脱毒草莓苗为组培苗通过匍匐茎无性繁殖得到的一代苗。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中,步骤(8)所述草莓育苗专用穴盘每只长0.6米、宽0.5米、24个孔穴。为了证明本专利技术的良好效果,申请人对目前草莓主要育苗方式进行了如下比较试验:1.两种滴灌方式的成本比较在穴盘育苗方法下,比较了常规手动滴灌育苗与本专利技术中的自动滴灌育苗的浇水成本如表1。表1两种滴灌方式成本比较注:本表未列出两种滴灌方式共同的其他成本。草莓穴盘滴灌育苗单位面积滴孔达1.6万个/亩,受滴灌带和滴水均匀度的限制,需进行分区滴灌,生产上一般每个区的面积在2亩左右,滴灌供水时需人工在田间频繁开关阀门,且作业时往往是高温天气,工作强度和工作量较大。由表1可见,与常规手动滴灌育苗相比,自动滴灌育苗方法虽然小幅增加了材料成本,但可显著降低浇水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每亩可减少浇水成本约740元。2.三种育苗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了传统露天地栽育苗、避雨穴盘育苗与本专利技术中的露天穴盘育苗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如表2。表2三种育苗方式投入与产出分析注:本表中设施与耗材等投入含所有非人工投入,并对非一次性消耗品的投入按通常标准进行了折旧处理。由表2结果表明,三种草莓育苗方式中,传统露天地栽育苗虽然种苗产出最低,但设施与耗材等方面的投入也最低,种苗生产利润与避雨穴盘育苗相差不大,露天穴盘育苗的设施与耗材等方面的投入属于中等,但种苗产出较高,种苗生产利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育苗方式。同时,露天穴盘育苗无需大棚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简单,容易得到推广应用。3.三种类型草莓苗性状比较将露天地栽育苗、避雨穴盘育苗与露天穴盘育苗三种育苗方式生产的草莓苗的四个主要质量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选择不易积水、光照充足、有水源和电源的露天地块作为草莓育苗场地,平整后做成宽1.5米、长30‑40米的畦面,畦与畦之间的走道深0.1~0.2米、宽0.5~0.8米;(2)园艺地布地面覆盖:将畦面和畦之间的走道以园艺地布分别覆盖;(3)肥水滴灌设施建设在与水源相连的主供水管道(1)上依次安装增压泵(2)、压力表(3)、施肥器(4)和过滤器(5);在主供水管道(1)上连接滴灌带(6);在主供水管道(1)与滴灌带(6)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电磁阀(7),将电磁阀(7)连接定时器(8);将增压泵(2)和压力表(3)均与变频器(9)连接;在主供水管道(1)入口端安装止回阀(10);并使主供水管道(1)在畦面的一端并以与畦面垂直的走向布置,采用定时器(8)与电磁阀(7)实现定时自动浇水;草莓育苗母株和穴盘苗均采用滴孔间距为10~20厘米的内嵌式的滴灌带(6)供应肥水,每条母株栽培槽布置一条滴灌带(6),每排24孔育苗专用穴盘布置两条滴灌带(6);(4)栽培基质配制草莓母株和穴盘苗采用无土基质栽培,控制基质PH值在5.5‑7之间、EC值小于0.2ms/cm,且平均每升无土基质混合3‑5克缓释肥作为基肥;(5)母株栽培槽建设采用镀锌管搭建草莓母株栽培架,放置于畦面中间,栽培架上用白色无纺布兜成母株栽培槽,母株栽培槽内放置步骤(4)的栽培基质;(6)母株定植: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栽培槽中,株距60~80厘米,母株根茎部与基质平齐,浅不露根,深不埋心;(7)母株花、叶整理:及时去除一级母株长出的花序;每月去除一次一级母株老叶,连叶柄基部的托叶一起去除;(8)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草莓育苗专用穴盘装好步骤(4)栽培基质后,于6月上旬开始放置在母株栽培架的两边,每边各摆放1~2排,穴盘长边与母株栽培架平行;(9)肥水管理:母株定植或扦插7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控制在0.4~0.5%,每隔7~8天施肥一次;子苗扦插10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2~0.3%,每隔7‑10天施肥一次,8月中旬以后氮肥施用量减半;单独采用滴灌浇水时,水质要求控制pH值为7、EC值在0.2以下;下雨天肥水暂时停施;(10)草莓扦插育苗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步骤(5)的母株栽培槽中,株距60~80厘米;草莓一级母株早期(5月中旬之前)萌发的5棵具有2片以上真叶的匍匐茎子苗就近扦插在一级母株两侧作为二级母株,间距15~20厘米,多余的匍匐茎需及时去除;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中期萌发的匍匐茎子苗均于6月中旬开始接种在育苗穴盘中;一级母株含二级母株后期(7月下旬以后)萌发的匍匐茎及时去除;8月上旬开始剪断母株与子苗连接的匍匐茎,并可陆续去除草莓一级母株;8月中旬开始剪断仔苗之间相连的匍匐茎,陆续将草莓穴盘苗连同根盘拔出,逐层平放于塑料周转箱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的穴盘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育苗场地选择和整理:选择不易积水、光照充足、有水源和电源的露天地块作为草莓育苗场地,平整后做成宽1.5米、长30-40米的畦面,畦与畦之间的走道深0.1~0.2米、宽0.5~0.8米;(2)园艺地布地面覆盖:将畦面和畦之间的走道以园艺地布分别覆盖;(3)肥水滴灌设施建设在与水源相连的主供水管道(1)上依次安装增压泵(2)、压力表(3)、施肥器(4)和过滤器(5);在主供水管道(1)上连接滴灌带(6);在主供水管道(1)与滴灌带(6)之间的管道上安装电磁阀(7),将电磁阀(7)连接定时器(8);将增压泵(2)和压力表(3)均与变频器(9)连接;在主供水管道(1)入口端安装止回阀(10);并使主供水管道(1)在畦面的一端并以与畦面垂直的走向布置,采用定时器(8)与电磁阀(7)实现定时自动浇水;草莓育苗母株和穴盘苗均采用滴孔间距为10~20厘米的内嵌式的滴灌带(6)供应肥水,每条母株栽培槽布置一条滴灌带(6),每排24孔育苗专用穴盘布置两条滴灌带(6);(4)栽培基质配制草莓母株和穴盘苗采用无土基质栽培,控制基质PH值在5.5-7之间、EC值小于0.2ms/cm,且平均每升无土基质混合3-5克缓释肥作为基肥;(5)母株栽培槽建设采用镀锌管搭建草莓母株栽培架,放置于畦面中间,栽培架上用白色无纺布兜成母株栽培槽,母株栽培槽内放置步骤(4)的栽培基质;(6)母株定植:选择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脱毒草莓苗作为一级母株,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栽培槽中,株距60~80厘米,母株根茎部与基质平齐,浅不露根,深不埋心;(7)母株花、叶整理:及时去除一级母株长出的花序;每月去除一次一级母株老叶,连叶柄基部的托叶一起去除;(8)子苗培育专用穴盘布置草莓育苗专用穴盘装好步骤(4)栽培基质后,于6月上旬开始放置在母株栽培架的两边,每边各摆放1~2排,穴盘长边与母株栽培架平行;(9)肥水管理:母株定植或扦插7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控制在0.4~0.5%,每隔7~8天施肥一次;子苗扦插10天后开始随水施水溶肥,浓度为0.2~0.3%,每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荣祥唐泉蒋立奔韩金龙唐冬兰陈月红孙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