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巧玲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及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089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及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竹筒种植装置包括活竹,活竹的竹节上设有开口,设有开口的竹节内部设有培养单元;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开口、制备培养单元(竹筒内,最底部添加营养液层,营养液层上面添加隔层,隔层的上部添加肥料层);一种竹筒种植装置的使用方法,隔层放置好后,先将植物放入竹筒内,再添加肥料层,用肥料层将植物根系周围围起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与竹筒酿酒类似的应用,植物套种在竹节上,使得植物脱离土壤生长,避免受到土壤重金属污染,竹子保持正常生长;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无土栽培技术,不但能够避免植物根系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导致缺氧死亡的问题,降低人为添加营养液的精力、时间。

A Planting Device Based on Active Bamboo and I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nting device based on live bamboo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use method. The bamboo tube planting device includes live bamboo, with openings on the joints of live bamboo and cultivation units inside the joints with opening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material selection, openings and preparation cultivation units (nutrient liquid layer is ad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mboo tube, nutrient liquid layer is added at the top of the nutrient liquid lay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parator is added at the top of the bamboo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using a bamboo barrel planting device. After the bamboo barrel is laid out, the plant is first put into the bamboo barrel, then the fertilizer layer is added, and the fertilizer layer is used to surround the root system of the pla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adopts the similar application as bamboo barrel wine making, plant Interplanting on bamboo joints, which makes plants grow out of soil, avoids being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keeps bamboo growing normally. The soilless cultivation technique propos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not only avoid the problem of hypoxia death caused by plant roots directly immersed in nutrient solution, but also reduce the energy and time of artificial adding nutrient solution.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及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无土栽培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及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到的塑料、化学、有机物等物品,往往出现使用后乱丢现象,而此类物品不易降解,残留在土地上后最终会导致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渗透到土壤中去,令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若是在土壤上进行农作物种植,不但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人类食用农作物后造成人体二次受到重金属影响,损害身体健康。为解决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问题,“无土栽培”技术应然而生。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19世纪中,W.克诺普等专利技术了这种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在二十一世纪人们进一步改进技术,使得无土栽培发展起来。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其中,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通过水培的方式,虽然能够使得植物根系很全面地吸收营养液中的营养成分,但通常会出现缺植物根系缺氧现象,其会影响根系呼吸作用,严重时甚至造成植物根系死亡。此外,水培栽培方式中营养液成分随着换水过程流失较快,需要人为地定期管理,非常消耗时间、精力;与此同时,水培培育植物时,用到的植物栽培基体比如植物生长支撑架所占用的培养空间较大,这就使得种植率非常低。因此无土栽培的现有技术存在着植物根系在营养液中浸泡时间过长易缺氧死亡、人为成本高、所占空间大而种植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无土栽培的现有技术存在着植物根系在营养液中浸泡时间过长易缺氧死亡、人为成本高、所占空间大而种植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及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竹筒种植装置,包括活竹,活竹的竹节上设有开口,设有开口的竹节内部设有培养单元。本专利技术采用活竹作为无土栽培的培养基体,通过在活竹的竹节上开设一个开口,使得植物根系能够进入竹节内部,同时为了植物能够保证正常所需的生长环境,在设有开口的竹节内部布置有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包括营养液层、隔层和肥料层,隔层部分或全部浸在营养液层中三者分别从下往上布置在设有开口的竹节内部,植物根系处于隔层上面且用上层的肥料层围起来固定住,这样可以保证植物根系不用直接浸泡在下层的营养液中;在培养过程中,活竹中的营养养分可以渗透到营养液中,提高营养液的供给效率,渗透进来的活竹养分能够被需要培养种植的植物根系所吸收,类似于竹子酿酒过程,通过此种方式从而使得植物根系能够间接吸收活竹养分,减少人为看护、管理营养液的打理工作;与此同时,采用本装置进行无土栽培,占用空间小,活竹容易得到,在活竹竹林中就可以种植很大面积的植物,不影响活竹生长,种植率非常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二为:一种竹筒种植装置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活竹选用如慈竹、楠竹、滇竹或斑竹的一种;b、开口:在间隔的竹节上设开口,开口距竹节下节端的高度距离为2~4cm;c、制备培养单元:竹筒内,最底部添加营养液层,营养液层上面添加隔层,隔层的上部添加肥料层。制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竹筒种植装置,所选用的活竹为两年以上的慈竹、楠竹、滇竹或斑竹的一种,因慈竹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直径大的特点,因此优选慈竹;楠竹也行,但是楠竹数量少,较珍贵,可根据情况选择;而滇竹、斑竹太小,若是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根系较小的植物栽培,可以考虑。选好活竹后,采用刀片或锯条或凿子在高度距竹节节端距离2~4cm处开口,开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0cm~180cm之间,一整根竹子开口数量为1~3个,开口可以为矩形(弧长3-4cm,宽2-3厘米),也可以是圆形(直径3-4cm),其弧长不超过竹子周长的一半,相邻两个带开口的竹节间隔设置。其次,在竹节内部填充培养单元,最低部为营养液层,占竹筒内腔高度的1/4,后续营养液的添加可通过输液管的形式,插入竹筒底部进行补充,营养液层上面是隔层,隔层可以是软竹片、枯草、丝瓜瓤等均不能生长的东西,通过开口塞入竹筒内,但是能让植物的根系和液体通过,隔层的底部可沁入营养液,隔层是用于防止植物的根系直接泡在营养液中,避免造成烂根。最后,放置好植物后,添加肥料层将植物根系围起来固定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三为:一种竹筒种植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为:隔层放置好后,先将植物放入竹筒内,再添加肥料层,用肥料层将植物根系周围围起来,起到固定的效果,肥料层占竹筒内腔高度的1/2,肥料层内有水分,可种植葡萄、草莓、豌豆等植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竹子上进行种植其他植物,与传统的无土栽培方式完全不同,采用与竹筒酿酒类似的应用,创造性地将农作物等植物套种在竹节上,使得植物脱离土壤生长,避免受到土壤重金属污染,在此过程中,竹子依旧能够保持正常生长;使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土栽培技术,不但能够避免植物根系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导致缺氧死亡的问题,而且采取与竹筒酿酒类似的应用方式,营养液能够从竹子中吸收养分,进而使得植物能够间接吸收竹子养分,达到有机物二次利用的效果,提高有机物等物质的吸收率,降低人为添加营养液的精力、时间,大大减少培养的打理、照顾时间,降低人为成本,所占空间小,种植率高。同时,竹子具有纤维结构,具有净化作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能够得到非常绿色、安全的农作物。通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无土培养技术,完全可以在农作物种植、花卉栽培、嫁接、育苗等领域大力推广,在保证竹子存活的情况下,得到安全绿色的种植物,提高植物利用率,保证人类食品使用安全。因此非常有效地解决了无土栽培的现有技术存在着植物根系在营养液中浸泡时间过长易缺氧死亡、人为成本高、所占空间大而种植率低的现实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适用效果剖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竹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适用效果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竹节,2、植物,3、开口,4、肥料层,5、隔层,6、营养液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专利技术,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一种竹筒种植装置,包括活竹,活竹的竹节1上设有开口3,设有开口3的竹节1内部设有培养单元。本专利技术采用活竹作为无土栽培的培养基体,通过在活竹的竹节1上开设一个开口3,使得植物2根系能够进入竹节1内部,同时为了植物2能够保证正常所需的生长环境,在设有开口3的竹节1内部布置有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包括营养液层6、隔层5和肥料层4,三者分别从下往上布置在设有开口3的竹节1内部,植物2根系处于隔层5上面且用上层的肥料4围起来固定住,这样可以保证植物2根系不用直接浸泡在下层的营养液层6中,在培养过程中,营养液层6可以吸收活竹中的养分,类似于竹子酿酒原理,通过此种方式从而使得植物2根系能够间接吸收活竹养分,减少人为看护、管理营养液层6的打理工作,减少营养液层6的不间断使用成本。进一步地,所选活竹为慈竹、楠竹、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包括活竹,其特征在于:活竹的竹节(1)上设有开口(3),设有开口(3)的竹节(1)内部设有培养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包括活竹,其特征在于:活竹的竹节(1)上设有开口(3),设有开口(3)的竹节(1)内部设有培养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选活竹为慈竹、楠竹、滇竹或者斑竹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3)的形状为矩形或者圆形;开口(3)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地面起第一个竹节(1)或第一个竹节(1)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3)距离竹节(1)下节端的高度为2~4c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整根活竹上带有开口(3)的竹节(1)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在间隔或连续的竹节(1)上设开口(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活竹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单元包括营养液层(6)、隔层(5)和肥料层(4),隔层(5)部分或全部浸在营养液层(6)中,三者分别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秦巧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