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泥制钵切割器及软泥制钵育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是不锈钢条插接组成或由塑料一次成型的网状结构,由抹平的软泥块的上方垂直下压,可一次压制就将整个软泥块均匀分割为所需的大小和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育苗方法分别利用软泥制钵切割器、压窝器、方形泥钵育苗分种放种器、载苗机的相互配合,完成制钵育苗中的软泥分块切割、压窝、撒种、移栽步骤,每个步骤均可以达到一次操作批量完成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及软泥制钵育苗方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方便实用、使用效果好,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农作物的泥钵育种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移栽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植株的深栽或深移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及软泥制钵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制钵育苗的栽移传统的做法是使用老式制钵器,人工逐个制钵以及压窝撒种,此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用泥钵育苗,然后将生长有农作物秧苗的方形泥钵用载苗机放入田中进行移栽,这种生产方法,能够大大缩短农作物育苗时间、消除草害,同时能使产量增加15%以上,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可用于机械化农作物制钵育苗的软泥制钵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传统的人工制钵育苗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效果好的软泥制钵切割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传统人工制钵育苗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实施效果好的软泥制钵育苗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至少2个平行的横隔条上加工有平行的横插槽,至少6个平行的纵隔条上加工有平行的纵插槽,横插槽的数量与纵隔条的数量相同,纵插槽的数量与横隔条的数量相同;横插槽的中心线与纵插槽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横隔条和纵隔条的外端上表面设置有隔板。本专利技术的横隔条上相邻两个横插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纵隔条上相邻两个纵插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本专利技术的横隔条和纵隔条的高度为1~5厘米。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在横隔条外端上表面的隔板内边缘与最外横隔条的中心线距离为0.5~1厘米,设置在纵隔条外端上表面的隔板内边缘与最外纵隔条的中心线距离为0.5~1厘米。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进行软泥制钵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钢板上喷水后铺设与钢板尺寸相同的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边缘压置木条边框;2)在木条边框内放入调制好的软泥,并将软泥以木条边框的高度为基准抹平,在软泥的上表面铺撒一层细沙;3)将软泥制钵切割器由上方竖直压入至软泥底部,使软泥被分割成正方形软泥钵块,且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大小相同、切割均匀;4)将压窝器外周的压窝柱紧贴软泥制钵切割器上隔板的内缘压入,压窝柱在正方形软泥钵块中心压制出用于放种的窝穴;5)上提移开软泥制钵切割器,使用方形泥钵育苗分种放种器在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中撒入谷物种子;6)将钢板移至通风干燥的育苗苗床处,水分蒸发泥钵成型后,由塑料薄膜底部抽出钢板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是不锈钢条插接组成或由塑料一次成型的网状结构,由抹平的软泥的上方垂直下压,可一次压制就将整个软泥块均匀分割为所需的大小和数量,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育苗方法分别利用软泥制钵切割器、压窝器、方形泥钵育苗分种放种器、载苗机的相互配合,完成制钵育苗中的软泥分块切割、压窝、撒种、移栽步骤,每个步骤均可以达到一次操作批量完成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及软泥制钵育苗方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方便实用、使用效果好,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农作物的泥钵育种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横隔条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纵隔条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4中,本实施例的软泥制钵切割器由横隔条1、纵隔条2、隔板3联接构成。本实施例的软泥制钵切割器用于对水稻种子进行人工制钵育苗,在横隔条1上加工有21个均布排列的横插槽a,相邻两个横插槽a之间距离为2.5厘米;在纵隔条2上加工有11个均布排列的纵插槽b,横插槽a与纵插槽b插接,横插槽a的中心线与纵插槽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横隔条1、纵隔条2的高度均为2厘米。在11片相隔2.5厘米平行放置的横隔条1的垂直方向安装有21片纵隔条2,21片纵隔条2之间互相平行,相邻2片纵隔条2之间距离为2.5厘米,组成10行20列共200个切割网格,纵隔条2的纵插槽b与横隔条1上的横插槽a插接,插紧后在每个横插槽a与纵插槽b的连接点处焊接固定,在固定好的横隔条1和纵隔条2上表面的四边缘焊接固定有隔板3,隔板3的内边缘焊接在由外侧第一个横插槽a和纵插槽b插接点向内0.6厘米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进行人工制钵育苗,在钢板上喷洒一层水后铺贴一层与钢板大小相同的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沾水后紧密贴合在钢板上,在塑料薄膜上放置木条边框,根据待育苗的种子颗粒大小不同,将木条边框设置为适合的厚度,如培育水稻时,使用高度为1厘米的木条边框,在木条边框内放入调制好的软泥,将软泥以木条边框的高度为基准抹平,保证软泥整体厚度均匀,在软泥的上表面铺撒一层厚度为1mm的细沙,将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由上方竖直压入软泥底部,铺撒在软泥的上表面的细沙可以防止软泥与软泥制钵切割器黏结难以脱离,软泥制钵切割器一次压入可将软泥分割为10行20列共200个边长为2.5厘米的正方形软泥钵块,且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大小相同、切割均匀。使用压窝器在正方形软泥钵块中心压制用于放种的窝穴,压窝器是在平板下表面均布排列10行20列压窝柱的装置,相邻两压窝柱之间相距2.5厘米,压窝柱的数量和位置与软泥制钵切割器切割的正方形软泥钵块一一对应。压窝器沿隔板3的内边缘压入,保证压窝柱压入正方形软泥钵块的中心位置,压窝后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的边缘高度升高为约1.5厘米。压窝完成后上提移开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使用方形泥钵育苗分种放种器在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中撒入4~6粒水稻种子,完成撒种后将钢板移至通风的苗床处,水分蒸发泥钵成型后,由塑料薄膜底部抽出钢板,不影响塑料薄膜上的软泥育苗,抽出的钢板可重复利用,节省资源。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对水稻进行软泥制钵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钢板上喷水后铺设与钢板尺寸相同的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边缘压置木条边框;2)在木条边框内放入调制好的软泥,并将软泥以木条边框的高度为基准抹平,在软泥的上表面铺撒一层厚度为1mm的细沙;3)将软泥制钵切割器由上方竖直压入至软泥底部,使软泥被分割为正方形软泥钵块,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大小相同、切割均匀;4)将压窝器外周的压窝柱紧贴软泥制钵切割器上隔板3的内缘压入,压窝柱在正方形软泥钵块中心压制出用于放种的窝穴;5)上提移开软泥制钵切割器,使用方形泥钵育苗分种放种器在每个正方形软泥钵块中撒入4~6粒水稻种子;6)将钢板移至通风干燥的育苗苗床处,水分蒸发泥钵成型后,由塑料薄膜底部抽出钢板循环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软泥制钵切割器用于对芝麻种子或油菜籽进行人工制钵育苗,在横隔条1上加工有21个均布排列的横插槽a,相邻两个横插槽a之间距离为2厘米;在纵隔条2上加工有11个均布排列的纵插槽b,横插槽a与纵插槽b插接,横插槽a的中心线与纵插槽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横隔条1、纵隔条2的高度均为1厘米。在11片相隔2厘米平行放置的横隔条1的垂直方向安装有21片纵隔条2,21片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泥制钵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2个平行的横隔条(1)上加工有平行的横插槽(a),至少6个平行的纵隔条(2)上加工有平行的纵插槽(b),横插槽(a)的数量与纵隔条(2)的数量相同,纵插槽(b)的数量与横隔条(1)的数量相同;横插槽(a)的中心线与纵插槽(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横隔条(1)和纵隔条(2)的外端上表面设置有隔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泥制钵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在至少2个平行的横隔条(1)上加工
有平行的横插槽(a),至少6个平行的纵隔条(2)上加工有平行的纵插槽(b),
横插槽(a)的数量与纵隔条(2)的数量相同,纵插槽(b)的数量与横隔条(1)
的数量相同;横插槽(a)的中心线与纵插槽(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
横隔条(1)和纵隔条(2)的外端上表面设置有隔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隔条(1)
上相邻两个横插槽(a)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纵隔条(2)上相邻两个
纵插槽(b)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隔
条(1)和纵隔条(2)的高度为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泥制钵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横隔
条(1)外端上表面的隔板(3)内边缘与最外横隔条(1)的中心线距离为0.5~1
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赵德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