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冷却系统及电池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364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及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入口和出口,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入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入口连接,具有第一防呆结构;出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出口连接,具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二防呆结构不同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所述冷却系统在冷却管道的入口连接管和出口连接管设置了不同的防呆结构,使入口连接管无法与冷却管道的出口连接,出口连接管道无法与冷却管道的入口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连接错误而导致的冷却液在电池包内部反向流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冷却系统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特别涉及电池包中的冷却系统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维持电池包的内部温度稳定,通常都会在电池包内部设置冷却系统。现有的电池包冷却系统为水冷系统,包括有设置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管道,在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冷却液在电池包内部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后,流至电池包外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将电池包内部的热量扩散至电池包外部,冷却后的冷却液再从冷却管道入口流入电池包内部循环使用。为了保证电池包内部冷却的均匀性,防止电池包内部局部冷却不佳,在所述电池包内所述冷却液的流量,需要根据电池模组的分布情况而分配。即冷却液的流量根据发热量而分配,电池模组分布越集中的地方,冷却液的流量也要相应的增大。然而电池包的外形结构各种各样,其内的电池模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此冷却系统的冷却管道以及冷却液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从而对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也是需要加以区分。同理,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需要冷却液流入电池包,对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进行加热,其同样要求冷却液在电池包内能够根据电池模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分配,以减小不同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差。而在现有技术中,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主要是通过增加对应的标识加以区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连接错误的情况,从而导致冷却管道内冷却液流向相反,影响电池包内部电池模组冷却或加热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易连接错误,导致冷却液流向相反,影响电池包内部电池模组冷却或加热均匀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入口和出口,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入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入口连接,具有第一防呆结构;出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出口连接,具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二防呆结构不同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所述电池包的箱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相适配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配合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包括第二配合件,所述电池包的箱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相适配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配合件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入口连接管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出口连接管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电池包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包括椭圆盘与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椭圆盘的侧面;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中所述凸部在所述椭圆盘的位置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孔外侧设置有盖板和防尘垫,所述防尘垫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所述入口连接管穿过所述盖板以及所述防尘垫与所述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装配孔外侧设置有盖板和防尘垫,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所述出口连接管穿过所述盖板以及所述防尘垫与所述出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入口连接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出口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非金属护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进一步的,所述入口连接管或所述出口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所述入口或出口连接,所述入口连接管或所述出口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第一凸筋;所述入口连接管的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出口连接管的所述第一凸筋在所述第二接头外壁的圆周位置不同。进一步的,所述入口连接管或所述出口连接管的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入口连接管的所述第二凸筋与所述出口连接管的所述第二凸筋在所述第二接头外壁的圆周位置不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池模组;冷却系统,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系统为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系统。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包的冷却管道的入口连接管和出口连接管设置了不同的防呆结构,使入口连接管无法与冷却管道的出口连接,出口连接管道无法与冷却管道的入口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冷却管道的入口与出口连接错误而导致的冷却液在电池包内部反向流动的情况,从而有效保障了电池包内各电池模组的散热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入口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出口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箱体壁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入口连接组件和出口连接组件连接在电池包箱体上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入口连接组件与外部管路接头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管道;11、入口;12、出口;2、入口连接组件;21、入口连接管;211、第一接头;212、第二接头;212a、第一凸筋;212b、第二凸筋;22、第一配合件;221、凸部;23、盖板;231、固定孔;232、防尘垫;24、密封部件;25、护垫;26、防尘盖;3、出口连接组件;31、出口连接管;311、第一接头;312、第二接头;32、第二配合件;33、盖板;331、固定孔;332、防尘垫;35、护垫;4、电池包箱体;41、第一装配孔;411、第一避让槽;42、第二装配孔;421、第二避让槽;43a、固定孔;43b、固定孔;44a、固定孔;44b、固定孔;45、第一通孔;46、第二通孔;5、螺栓;6、第三接头;7、支撑面;8、电池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阅图1a、图1b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如图1a所示,所述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道1、入口连接组件2和出口连接组件3。其中,所述冷却管道1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部,冷却管道1内部流通有冷却液,用于对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8进行冷却降温。其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所述冷却管道1可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8的支撑面7内,所述支撑面7上可设置有电池模组8,从而通过所述支撑面7与设置于支撑面7上的电池模组8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入口和出口,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入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入口连接,具有第一防呆结构;出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出口连接,具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二防呆结构不同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入口和出口,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入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入口连接,具有第一防呆结构;出口连接管,伸入至所述电池包内部与所述出口连接,具有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二防呆结构不同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包括第一配合件,所述电池包的箱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相适配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配合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包括第二配合件,所述电池包的箱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相适配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配合件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入口连接管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固定于所述出口连接管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电池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包括椭圆盘与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椭圆盘的侧面;所述第一配合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中所述凸部在所述椭圆盘的位置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外侧设置有盖板和防尘垫,所述防尘垫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所述入口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燕龙黄小腾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