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前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06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车身进行支撑以提高碰撞性能,且能对电池进行让位的新能源车前纵梁。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前纵梁各处截面呈U形并形成有朝向侧面开口的槽口,车架前端左右侧均设有一个前纵梁,左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左开口,右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右开口,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所述前纵梁前段的槽口内设有若干吸能筋,所述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的横截面大小均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间的距离、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槽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所述前纵梁后段包括后段上部和后段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车前纵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
技术介绍
汽车前纵梁是车身结构的基本承载单元和结构中吸能碰撞能量的关键构件。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动力电池除提高能量密度外,在布置上需要占据前后地板下部空间,使前纵梁后段无法保持原有结构;且动力电池质量一般占到整车质量的20%以上,传统前纵梁结构在后部取消后,前纵梁无法提供有效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车身进行支撑以提高碰撞性能,且能对电池进行让位的新能源车前纵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前纵梁各处截面呈U形并形成有朝向侧面开口的槽口,车架前端左右侧均设有一个前纵梁,左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左开口,右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右开口,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所述前纵梁前段的槽口内设有若干吸能筋,所述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的横截面大小均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间的距离、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槽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所述前纵梁后段包括后段上部和后段下部,所述后段上部与A柱下内板内壁固定,所述后段下部与门槛前端固定。本技术左侧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右侧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以使前纵梁后段之间形成有对电池让位的空间,便于电池的设置,以使电池的体积能做的更大以提高续航性能。本技术前纵梁中后段的横截面逐渐增大,前纵梁并非是平直结构,能抵抗碰撞中前纵梁中后段的变形及上翘,以加强车身强度,优化碰撞能量分配,提高整车碰撞性能。作为优选,所述后段上部的槽口内设有上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上槽壁和侧槽壁连接固定。上述设置以加强前纵梁后端与车身的连接,以提高整个车身的防碰撞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后段下部的槽口内设有下加强板,所述下加强板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下槽壁和侧槽壁连接固定。上述设置以加强前纵梁后端与车身的连接,以提高整个车身的防碰撞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吸能筋连接前纵梁前段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且所述吸能筋设置于前纵梁前段的侧槽壁上,若干吸能筋前后间隔设置。上述设置以使前纵梁前段能够受撞击后能更好的吸能。作为优选,所述前纵梁中段与前纵梁后段的槽口处设有盒形加强件,所述盒形加强件用于连接前纵梁上槽壁和前纵梁下槽壁。盒形加强件在碰撞中起到抵抗前纵梁变形的作用,以避免前纵梁在碰撞中上翘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以使前纵梁后段后端的槽口向前开口,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以使前纵梁后段后端的槽口向前开口。上述设置便于前纵梁与A柱下内板内壁及门槛固定。作为优选,所述A柱下内板固定于门槛前端上侧。上述设置以使车身强度更高。本技术具有便于电池的设置,以使电池的体积能做的更大以提高续航性能,且本技术前纵梁能抵抗碰撞中前纵梁中后段的变形及上翘,以加强车身强度,优化碰撞能量分配,提高整车碰撞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架左侧的前纵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左侧前纵梁与与A柱下内板及门槛固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前纵梁1各处截面呈U形并形成有朝向侧面开口的槽口,车架前端左右侧均设有一个前纵梁1,左侧的前纵梁1的槽口向左开口,右侧的前纵梁1的槽口向右开口,前纵梁1包括前纵梁前段11、前纵梁中段12和前纵梁后段13,前纵梁前段11的槽口内设有若干吸能筋2,前纵梁中段12和前纵梁后段13的横截面大小均由前至后逐渐变大,前纵梁中段1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间的距离、前纵梁后段13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槽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左侧的前纵梁1的前纵梁后段13向左弯折以使前纵梁后段后端的槽口向前开口,右侧的前纵梁1的前纵梁后段13向右弯折以使前纵梁后段后端的槽口向前开口,前纵梁后段13包括后段上部131和后段下部132,后段上部131与A柱下内板3内壁固定,后段下部132与门槛4前端固定,A柱下内板3固定于门4槛前端上侧。其中,后段上部131的槽口内设有上加强板5,上加强板5与前纵梁后段13的上槽壁和侧槽壁连接固定,后段下部132的槽口内设有下加强板6,下加强板6与前纵梁后段13的下槽壁和侧槽壁连接固定。其中,吸能筋2连接前纵梁前段11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且吸能筋2设置于前纵梁前段11的侧槽壁上,若干吸能筋2前后间隔设置。其中,前纵梁中段12与前纵梁后段13的槽口处设有盒形加强件7,盒形加强件7用于连接前纵梁上槽壁和前纵梁下槽壁。本技术具有便于电池的设置,以使电池的体积能做的更大以提高续航性能,且本技术前纵梁能抵抗碰撞中前纵梁中后段的变形及上翘,以加强车身强度,优化碰撞能量分配,提高整车碰撞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各处截面呈U形并形成有朝向侧面开口的槽口,车架前端左右侧均设有一个前纵梁,左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左开口,右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右开口,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所述前纵梁前段的槽口内设有若干吸能筋,所述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的横截面大小均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间的距离、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槽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所述前纵梁后段包括后段上部和后段下部,所述后段上部与A柱下内板内壁固定,所述后段下部与门槛前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各处截面呈U形并形成有朝向侧面开口的槽口,车架前端左右侧均设有一个前纵梁,左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左开口,右侧的前纵梁的槽口向右开口,所述前纵梁包括前纵梁前段、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所述前纵梁前段的槽口内设有若干吸能筋,所述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的横截面大小均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间的距离、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槽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左弯折,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纵梁后段向右弯折,所述前纵梁后段包括后段上部和后段下部,所述后段上部与A柱下内板内壁固定,所述后段下部与门槛前端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上部的槽口内设有上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与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上槽壁和侧槽壁连接固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张帅武洪燕龚占鹏龚政辉
申请(专利权)人: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