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6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动伸缩杆,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以及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器通过到导线连接,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对称设置,电动伸缩杆设置在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之间,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电动伸缩杆之间相互平行,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绕线辊,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线圈,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端固定有导环,线圈内的铜线穿过导环并缠绕在绕线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绕线,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A Semi-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or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mi-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or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which is fixed with a No. 1 motor, a No. 2 motor, a controller and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The No. 1 motor, a No. 2 motor and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re all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ler through a conductor. The No. 1 motor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No. 2 motor, and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No. 1 motor and the No. 2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No. 1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No. 2 motor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output shaft of No. 1 motor is clamped with winding rollers. The output shaft of No. 2 motor is clamped with coils. The elongation end of the electric expansion rod is fixed with guide rings. The copper wire in the coil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rings and is wound on the winding rollers.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winding wire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
本技术涉及绕线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汽车内有较多零部件,部分零部件都需要设置线圈,例如离合器中就包括线圈,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目前大多数的线圈为手工绕线,耗时较长,且绕线精度较差,容易导致因绕线失误而造成线圈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也有部分采用绕线机进行绕线,存在例如更换不便、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以解决汽车零部件中绕线过程中精度较差、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动伸缩杆,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以及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器通过到导线连接,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对称设置,电动伸缩杆设置在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之间,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电动伸缩杆之间相互平行,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绕线辊,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线圈,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端固定有导环,线圈内的铜线穿过导环并缠绕在绕线辊上。优选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的外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凹槽,凹槽的开口处均设有限位块,凹槽通过限位块活动卡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与凹槽的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活动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固接有顶块,绕线辊的内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多个滑道,滑道与顶块的位置分别对应,滑道的中部开设有卡槽,卡槽与顶块相卡合,绕线辊靠近一号电机的一侧设有一号限位板,一号限位板固接在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凹槽以及滑道均设有四个。优选地,线圈靠近二号电机的一侧设有二号限位板,二号限位板固接在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线圈远离二号电机的一侧设有限位环,限位环螺纹连接在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基座的上端卡接有保护壳,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控制器以及电动伸缩杆均设置在保护壳内。优选地,导环的内侧壁设有棉条圈,棉条圈浸润有润滑液。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先从市场上购买用于对绕线辊进行绕线的线圈,线圈可选较大匝数的型号,从而减少后期线圈的更换,然后需要将线圈进行固定,即先将线圈的辊体套入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然后将限位环拧入二号电机的输出轴,线圈则在限位环以及二号限位板的作用下进行固定,然后需要将绕线辊进行固定,也就是将绕线辊套入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内,在套入过程中,顶块首先进入滑道内,然后卡入卡槽内,该过程中,顶块受到滑道内壁的挤压,从而向凹槽内收缩,当顶块运动到卡槽位置处,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块复位,从而卡入卡槽内,进而完成了绕线辊与一号电机的固定,此时,用户只需要将线圈的铜线穿过导环并固定于绕线辊上即可;固定后,即可操作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以及电动伸缩杆开启,从而可开始对绕线辊进行绕线,因线圈与绕线辊同步转动,因此绕线辊在绕线过程中所受阻力较小,并且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电动伸缩杆推动导环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铜线可以均匀的分布在绕线辊上,进而使得绕线稳定且均匀。本技术中,在一号电机与二号电机的作用下,线圈与绕线辊同步转动,因此绕线辊在绕线过程中所受阻力较小,并且在控制器的作用下,电动伸缩杆推动导环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铜线可以均匀的分布在绕线辊上,进而使得绕线稳定且均匀。本技术中,为了优化绕线辊的拆装效率,因此设置顶块以及卡槽,通过顶块以及卡槽相卡接,可快速的进行绕线辊的拆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设置限位环以及二号限位板则方便将线圈进行固定。设置保护壳则可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设置棉条圈以及润滑液则可使得减少铜线与导环之间的磨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绕线,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绕线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导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一号电机,3-二号电机,4-控制器,5-绕线辊,6-线圈,7-电动伸缩杆,8-导环,9-保护壳,10-凹槽,11-限位块,12-活动块,13-顶块,14-弹簧,15-滑道,16-卡槽,17-限位环,18-棉条圈,19-一号限位板,20-二号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控制器4以及电动伸缩杆7,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以及电动伸缩杆7均与控制器4通过到导线连接,一号电机2与二号电机3对称设置,电动伸缩杆7设置在一号电机2与二号电机3之间,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与电动伸缩杆7之间相互平行,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卡接有绕线辊5,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卡接有线圈6,电动伸缩杆7的伸长端固定有导环8,导环8的内侧壁设有棉条圈18,棉条圈18浸润有润滑液,线圈6内的铜线穿过导环8并缠绕在绕线辊5上;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的外侧壁均匀环设有四个凹槽10,凹槽10的开口处均设有限位块11,凹槽10通过限位块11活动卡接有活动块12,活动块12与凹槽10的底部通过弹簧14弹性连接,活动块12远离弹簧14的一端固接有顶块13,绕线辊5的内侧壁沿轴向开设有四个滑道15,滑道15与顶块13的位置分别对应,滑道15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6,卡槽16与顶块13相卡合,绕线辊5靠近一号电机2的一侧设有一号限位板19,一号限位板19固接在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上;线圈6靠近二号电机3的一侧设有二号限位板20,二号限位板20固接在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上,线圈6远离二号电机3的一侧设有限位环17,限位环17螺纹连接在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上;基座1的上端卡接有保护壳9,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控制器4以及电动伸缩杆7均设置在保护壳9内。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先从市场上购买用于对绕线辊5进行绕线的线圈6,线圈6可选较大匝数的型号,从而减少后期线圈6的更换,然后需要将线圈6进行固定,即先将线圈6的辊体套入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上,然后将限位环17拧入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线圈6则在限位环17以及二号限位板20的作用下进行固定,然后需要将绕线辊5进行固定,也就是将绕线辊5套入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内,在套入过程中,顶块13首先进入滑道15内,然后卡入卡槽16内,该过程中,顶块13受到滑道15内壁的挤压,从而向凹槽10内收缩,当顶块13运动到卡槽16位置处,在弹簧14的作用下,顶块13复位,从而卡入卡槽16内,进而完成了绕线辊5与一号电机2的固定,此时,用户只需要将线圈6的铜线穿过导环8并固定于绕线辊5上即可;固定后,即可操作一号电机2与二号电机3以及电动伸缩杆7开启,从而可开始对绕线辊5进行绕线,因线圈6与绕线辊5同步转动,因此绕线辊5在绕线过程中所受阻力较小,并且在控制器4的作用下,电动伸缩杆7推动导环8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控制器(4)以及电动伸缩杆(7),所述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以及电动伸缩杆(7)均与所述控制器(4)通过到导线连接,所述一号电机(2)与所述二号电机(3)对称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7)设置在所述一号电机(2)与所述二号电机(3)之间,所述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电动伸缩杆(7)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卡接有绕线辊(5),所述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卡接有线圈(6),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长端固定有导环(8),所述线圈(6)内的铜线穿过所述导环(8)并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控制器(4)以及电动伸缩杆(7),所述一号电机(2)、二号电机(3)以及电动伸缩杆(7)均与所述控制器(4)通过到导线连接,所述一号电机(2)与所述二号电机(3)对称设置,所述电动伸缩杆(7)设置在所述一号电机(2)与所述二号电机(3)之间,所述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电动伸缩杆(7)之间相互平行,所述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卡接有绕线辊(5),所述二号电机(3)的输出轴卡接有线圈(6),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长端固定有导环(8),所述线圈(6)内的铜线穿过所述导环(8)并缠绕在所述绕线辊(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2)的输出轴的外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开口处均设有限位块(11),所述凹槽(10)通过所述限位块(11)活动卡接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与所述凹槽(10)的底部通过弹簧(14)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块(12)远离所述弹簧(14)的一端固接有顶块(13),所述绕线辊(5)的内侧壁沿轴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