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风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5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感知质量差等技术问题。本汽车通风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往内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面与侧面,所述凹陷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陷部侧壁开口的结构避免外界人员通过开口观察到汽车内部,提升汽车的感知质量上。

Vehicle ventilation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obile ventilation cover plat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perceived quality of existing automobiles. The ventilation cover plate of the automobile includes the cover body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epressions to the inner side, the depression includes the bottom and the side, and the side side of the depression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for venti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the outside people from observing the interior of the car through the side wall opening structure of the depression part, and improves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通风盖板
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领域,涉及到一种汽车通风盖板。
技术介绍
汽车的通风盖板通常是安装在前风窗玻璃前部,机罩后部下方,其采用注塑成型,主要作用是装饰、排水、空调进气通风等。一般在通风盖板前部,会设计进气口,目的是提供空调系统所需的空气。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6067919U;公告日:2017.4.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通风盖板和遮挡结构,通风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遮挡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进风口内侧的遮挡部。遮挡部能够有效的在气流流经通风盖板的时候截止气流携带的液体,防止其带入汽车的空调系统。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保证进风,遮挡部不能够完全遮蔽进风口,但是,消费者及过路人群可以透过进气口看到内部的车身结构,如管路及走线等,造成感知质量较差,影响人们对汽车的品质直接感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通风盖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外界人们直接通过进风部位观察到汽车内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往内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面与侧面,所述凹陷部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开口。将用于通风的开口设置在凹陷部的侧面,这样外界直线方向的视线就难以直接观察到通风盖板内部的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外界行人对车辆的感知质量,提高车辆视觉上的品质。同时,侧边开口的凹陷部结构不影响气流的正常进风,气流可以顺着进气通道进入到通风盖板内部,满足汽车对于进气的要求。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所述凹陷部的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与右侧面,所述开口位于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由于开口位于左右两侧,这样气流进气为左右进气,与盖板本体表面的气流方向吻合。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所述凹陷部呈线性分布,且位于盖板本体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与位于盖板本体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两者为中心对称结构。对称分布的结构能够让气流进入的时候左右均匀。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位于盖板本体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上开口位于左侧面,位于盖板本体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上开口位于右侧面。汽车在行车过程中,气流沿着盖板本体的中心线往两侧流动,而两侧进气通道的倾斜结构能够与气流相互吻合,确保进气的畅通。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所述开口正对的侧面为往开口方向倾斜的斜面。斜面结构便于引导进入的气流直接进入开口,提高气流的流通效率,避免气流在凹陷部内出现扰动情况。在上述的汽车通风盖板,所述开口的面积与开口所在侧面面积一致。这样能够尽可能的让开口面积最大化,保证进气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凹陷部侧壁开口的结构避免外界人员通过开口观察到汽车内部,提升汽车的感知质量。2、进气与流动无阻碍,气流在进入的时候保持稳定、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进风部局部结构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进风部沿水平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本体;2、凹陷部;21、底面;22、左侧面;23、右侧面;24、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用于安装固定在汽车前部。盖板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往内侧凹陷的凹陷部2,每一个凹陷部2内部的空腔呈基本方形的结构,凹陷部2包括底面21和侧面,侧面环绕底面21分布。凹陷部2在盖板本体1的前侧呈线性分布,且基本为水平直线状,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2与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2数量一致,而且,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2与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2两者为中心对称结构。如图3所示,凹陷部2的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22和右侧面23,左侧面22与右侧面23的分布如图所示,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2上开口24位于左侧面22,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2上开口24位于右侧面23。其中,开口24正对的侧面为往开口24方向倾斜的斜面,即在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2上,凹陷部2的右侧面23为斜面,而在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2上,凹陷部2的左侧面22为斜面。其中,开口24的面积与开口24所在侧面面积一致,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的凹陷部2上,其开口24面积与凹陷部2的左侧面22面积一致,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右侧的凹陷部2上,其开口24面积与凹陷部2的右侧面23面积一致。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气流撞击在盖板本体1表面,然后往左右两侧流动,气流在往两侧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凹陷部2内斜面结构的引导,进而从开口24进入到盖板本体1内部,进气与流动无阻碍,气流在通过的时候保持顺畅,同时,也能避免外界人员通过开口24观察到汽车内部,提升汽车的感知质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盖板本体;2、凹陷部;21、底面;22、左侧面;23、右侧面;24、开口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往内侧凹陷的凹陷部(2),所述凹陷部(2)包括底面(21)与侧面,所述凹陷部(2)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开口(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通风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往内侧凹陷的凹陷部(2),所述凹陷部(2)包括底面(21)与侧面,所述凹陷部(2)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通风的开口(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通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的侧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侧面(22)与右侧面(23),所述开口(24)位于左侧面(22)或者右侧面(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通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呈线性分布,且位于盖板本体(1)中心线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许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