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坚毅专利>正文

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04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车顶、后窗以及两三角形侧板;两三角形侧板的顶部呈斜角方向延伸与所述车顶的两侧后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车顶后部与后窗上部铰接。后备箱组件包括后备箱顶板和尾门;尾门顶部与后备箱顶板后部边缘铰接,尾部与后备箱底床铰接;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安装有引导轨道,后备箱顶板的两侧与引导轨道活动连接。采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既可以使车主领略普通轿车的风采,又可以享受轻型SUV和旅游车的实用。作为轿车的改进型或者变通型,既增强了实用功能,又提供了厂商和使用者予多种选择。这种集现代概念、新颖设计、与环保一体的友好结合,使本车具有令人信服的实用性和极大的市场吸引力。

Movable Deformable Back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deformed rear-back car, which comprises a roof assembly, a rear window and two triangular side panels; the top of the two triangular side panels extends obliquely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roof to form a whole, and the rear of the roof and the upper of the rear window are articulated. The backup box assembly includes the backup box roof and tail door; the top of the tail door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rear edge of the backup box roof, and the tail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ttom bed of the backup box;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ards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up box is equipped with a guide track,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backup box roof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track. With the utility model, the car owners can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elegance of ordinary cars, but also enjoy the practicability of light SUVs and tourist cars. As an improved or flexible car, it not only enhances the practical function, but also provides manufacturers and users with a variety of choices. This set of modern concepts, novel design, and friendly integr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the car has convincing practicability and great market at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尤其是关于一种轿车的结构变形与功能的提高改进,属于车辆设计

技术介绍
你喜欢轿车、轻型越野车还是旅行车?或者你既喜欢也需要所有这些车型。现代轿车按外壳的结构形状和功能可以分成普通轿车和高后背轿车两大类。后者又称为可掀背轿车,相当于轻型SUV或旅行车。拥有一辆普通轿车,你时常会发现你无法在后备箱中装载更大的物品或为旅行腾出更多的空间而感到不便。另一方面,如你有一辆SUV或者旅行车,但是你为大部分时间只是把它用作载人通勤,而使后方空间空置,同时也消耗更多的燃料感到困惑。因此你希望有一种车同时拥有两辆车的功能,因而既节省空间也节省金钱。除此之外,国内各种汽车的拥有量接近饱和,交通拥挤急需缓解,空气质量日益重视。发展一车多型多用的多功能车,是在发展清洁能源车辆的同时,对于解决交通问题和环保节能的有效结合与补充,也是对车辆外形与用途设计的长远创新,减少车辆增长,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为了适应众多车主对拥有轿车、SUV或掀背式旅行车的多用途需要和对节省空间和金钱的考虑,本专利申请人曾为解决以上类似问题先后申请过2005200745364以及2007200338672,并分别获得了专利权,然而上述专利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操作不灵活且工艺上还不够完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机械设计更加合理、变形操作方便且工艺性好的多功能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包括后背敞开式的车身本体;车身本体后部设有可移动变形的车顶组件和后备箱组件。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车顶、后窗以及两三角形侧板;所述两三角形侧板的顶部呈斜角方向延伸与所述车顶的两侧后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车顶后部与后窗上部铰接;所述车身本体的乘坐室车顶两侧平行安装有第一轨道,后备箱两侧箱板的两侧顶部平行安装有第二轨道,所述车顶两侧的延伸部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内,所述三角形侧板的底部活动安装在第二轨道内。。所述后备箱组件包括后备箱顶板和尾门;所述尾门顶部与后备箱顶板后部边缘铰接,尾部与后备箱底床铰接;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安装有引导轨道,所述后备箱顶板的两侧与引导轨道活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可伸缩车窗玻璃和固定安装在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的车窗玻璃导轨;车窗玻璃导轨与三角形侧板的内斜边平行。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三角形侧板和后窗底部两侧的第一锁紧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尾门和后备箱侧壁之间的第二锁紧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尾门和后备箱侧壁之间的约束链。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后窗两侧和三角形侧板之间的支撑液压支柱。进一步的,车顶组件、可伸缩车窗玻璃可分别由机械电动装置控制运行;后备箱组件可采用手工或机械电动控制。进一步的,本技术包含有第一种和第二种变形结构:当处于第一变形结构时,所述车顶部和三角形侧板及后窗均位于后备箱前部,车顶部缩入乘座室车顶内,三角形侧板与车身本体贴合;后备箱顶板和尾门处于关闭状,后备箱顶板前缘与后窗边缘贴合,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一锁紧装置均锁定,整个车身后部固定,伸缩窗的玻璃隐藏在后备箱壁内,形成普通轿车型。当处于第二种变形结构时,所述后备箱顶板向后向下移动折叠至尾门内侧并垂直竖起固定;所述车顶部和三角形侧板底部分别沿着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向后水平移动,车顶伸出到车体后部,后窗底部与尾门的顶部贴合;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锁紧;所述可伸缩车窗玻璃沿车窗玻璃导轨向上升起关闭三角形侧板和车身本体构成的车窗,形成SUV/旅行车车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技术后,既可以使车主领略普通轿车的风采,又可以享受轻型SUV和旅游车的实用。这是一项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车辆的所有特征,包括结构、形状和功能结合在一个可变形车辆中的新型概念车。该技术作为轿车的改进型或者变通型,既增强了实用功能,又提供了厂商和使用者予多种选择。这种集现代概念、新颖设计、与环保一体的友好结合,使本车具有令人信服的实用性和极大的市场吸引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轿车车身结构透视图。图2为本实用实施例1、2的车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2的后备箱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2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轿车车形的透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后备箱组件打开时一种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SUV/旅行车车型的透视图。图8本技术实施例2后窗掀起和后备箱组件折叠的一种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可伸缩车窗玻璃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如图1-6所示:是基于固定轿车的车身本体1构造而成,车身本体1的后部为敞开结构,没有后风挡玻璃和后备箱顶部及后部侧板。具体结构如下:车身本体1后部设有可移动变形的车顶组件和后备箱组件。车顶组件包括车顶6、后窗7以及两三角形侧板8、9;两三角形侧板的顶部呈斜角方向延伸与所述车顶的两侧后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车顶后部与后窗上部采用铰链10、11铰接;车身本体的车顶两侧平行安装有第一轨道20、21,后备箱两侧箱板的顶部平行安装有第二轨道22、23,车顶两侧的延伸部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内,三角形侧板的底部活动安装在第二轨道内,车顶组件在第一、第二轨道移动运行均设计为机械电动操作;在三角形侧板和后窗底部两侧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12、13。该组锁将后窗锁定在轿车车型或者SUV/旅行车车型,而当打开后窗进行装卸时锁打开。后备箱组件包括后备箱顶板14和尾门15;尾门顶部与后备箱顶板后部边缘采用铰链16、17铰接,尾部与后备箱底床采用铰链18、19铰接;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安装有引导轨道2、3,后备箱顶板两侧有突出部分,与后备箱内壁引导轨道2、3衔接;可由自动移动系统操作,其细节没有在图上显示。本技术结构实施例还包括可伸缩车窗玻璃33、34和固定安装在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的车窗玻璃导轨31、32;车窗玻璃导轨与三角形侧板的内斜边平行;车窗导轨31、32下半部位于后备箱壁内,上半部位于车体的后方和车顶组件的前方;车窗玻璃升降运行均由机械电动操作。本技术结构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尾门和后备箱侧壁4、5之间的第二锁紧装置24、25。该锁紧装置将车顶组件停止在SUV/旅行车车型顶端位置,并将可折叠后厢顶和尾门锁定在轿车车型或者SUV/旅行车车型,而当改变车型或者装卸时锁打开。本技术结构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尾门和后备箱侧壁之间的约束链27、28。作用是限制尾门的向下运动并将其保持在水平装载位置。本技术结构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后窗两侧和三角形侧板之间的支撑液压支柱29、30。作用是当后窗掀开时支撑后窗。本实施例结构的燃料箱颈部位于车窗玻璃位置的后方,以满足车窗玻璃在后备箱壁内空间安排需求。后备箱壁的高度也将根据车窗玻璃高度相应地调整,可移动车顶两侧方也可以下移。本实施例结构的轨道系统配有微型电机,齿轮、驱动轴、电缆连接和电控等机械电动装置和控制设备。该自动移动系统不包含在本技术的涉及到的关键创新点,所以没有在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包括后背敞开式的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后部设有可移动变形的车顶组件和后备箱组件;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车顶、后窗以及两三角形侧板;所述两三角形侧板的顶部呈斜角方向延伸与所述车顶的两侧后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车顶后部与后窗上部铰接;所述车身本体的乘坐室车顶两侧平行安装有第一轨道,后备箱两侧箱板的两侧顶部平行安装有第二轨道,所述车顶两侧的延伸部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内,所述三角形侧板的底部活动安装在第二轨道内;所述后备箱组件包括后备箱顶板和尾门;所述尾门顶部与后备箱顶板后部边缘铰接,尾部与后备箱底床铰接;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安装有引导轨道,所述后备箱顶板的两侧与引导轨道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包括后背敞开式的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后部设有可移动变形的车顶组件和后备箱组件;所述车顶组件包括车顶、后窗以及两三角形侧板;所述两三角形侧板的顶部呈斜角方向延伸与所述车顶的两侧后方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车顶后部与后窗上部铰接;所述车身本体的乘坐室车顶两侧平行安装有第一轨道,后备箱两侧箱板的两侧顶部平行安装有第二轨道,所述车顶两侧的延伸部活动安装在第一轨道内,所述三角形侧板的底部活动安装在第二轨道内;所述后备箱组件包括后备箱顶板和尾门;所述尾门顶部与后备箱顶板后部边缘铰接,尾部与后备箱底床铰接;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安装有引导轨道,所述后备箱顶板的两侧与引导轨道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车窗玻璃和固定安装在后备箱两侧箱板内侧的车窗玻璃导轨;所述车窗玻璃导轨与三角形侧板的内斜边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三角形侧板和后窗底部两侧的第一锁紧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尾门和后备箱侧壁之间的第二锁紧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顾坚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