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1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格栅,包括本体板,所述本体板由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所述本体板的一表面设有多个与本体板宽度方向平行的格栅叶片,所述多个格栅叶片沿本体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格栅叶片在本体板上的投影部位开设有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本体板一端的折板,该折板与本体板一体连接,且朝向格栅叶片所在侧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格栅主体骨架为碳纤维,其重量仅为传统金属格栅的1/4左右,能有效地减轻汽车负荷,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与传统的塑料格栅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格栅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避免格栅因受到外力冲击而被破坏。

A kind of grille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ille for automobiles,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late, which is composed of multi-layer carbon fiber prepreimpregnated cloth, a surface of the body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id blades parallel to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ody plate, the plurality of grid blades are distributed sequentiall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ody plate, and the projection part of the grid blades on the body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uyere. A fold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body plate. The fol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plate and inclines toward the side of the grid blade. The main frame of the automobile gril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arbon fiber, and its weight is only about 1/4 of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al gril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utomobile load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lastic grille, the grill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er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grille being damaged by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格栅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格栅,尤其涉及一种大巴车用格栅。
技术介绍
目前,节能减排是国际上普遍的共识,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使用的金属格栅普遍存在产品过重、容易腐蚀等缺点,使得汽车使用成本增加、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另一方面,塑料格栅虽然质量较轻,但是因为自身强度刚度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外力破坏。对于传统的金属格栅,金属材料密度大导致格栅重量过大,除此之外它容易生锈、容易被洗洁剂腐蚀等;对于塑料格栅,由于自身刚度与强度不足,在遇到突发性的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而被破坏。两者的自身缺点,会导致传统格栅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轻、强度高且寿命长的汽车用格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格栅,包括本体板,所述本体板由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所述本体板的一表面设有多个与本体板宽度方向平行的格栅叶片,所述多个格栅叶片沿本体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格栅叶片在本体板上的投影部位开设有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本体板一端的折板,该折板与本体板一体连接,且朝向格栅叶片所在侧倾斜。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预浸布的层数为5-15层。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预浸布的面密度为100-300g/m2,树脂含量为35-42wt%。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预浸布的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增强材料为碳纤维织物。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叶片与本体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一般为35-55°,优选为40-50°,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折板包括沿本体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泡沫芯材,泡沫芯材的表面复合有多层碳纤维预浸布。进一步地,所述折板与本体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一般为125-145°,优选为130-140°,该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口为长方形。本技术中,本体板由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质量轻,力学性能好;格栅叶片可通过模具直接与本体板一次性成型,例如通过真空袋压成型,制作简便。本技术的汽车格栅主体骨架为碳纤维,其重量仅为传统金属格栅的1/4左右,能有效地减轻汽车负荷,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与传统的塑料格栅相比,本技术的格栅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避免格栅因受到外力冲击而被破坏。此外,碳纤维的耐腐蚀性好,抗老化性强,能有效地避免因空气氧化、化学腐蚀等外界因素导致的格栅破坏脱落,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用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N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M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用格栅,包括本体板1,所述本体板1由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所述本体板1的一表面设有多个与本体板宽度方向平行的格栅叶片2,所述多个格栅叶片2沿本体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格栅叶片在本体板1上的投影部位开设有风口3;还包括设置于本体板1一端的折板4,该折板与本体板一体连接,且朝向格栅叶片所在侧倾斜。所述碳纤维预浸布的层数为11层。所述格栅叶片2与本体板1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折板4包括沿本体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泡沫芯材5,泡沫芯材5的表面复合有多层碳纤维预浸布。所述折板4与本体板1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风口3为长方形。从选材方面,考虑产品减重及强度要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为主要的减重方案。同时为了保证格栅产品尺寸更加精确,力学性能更好,采用收缩性能较低的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采用机械性能更好的碳纤维织物作为增强材料。工艺方面,使用真空袋压成型工艺,在铺贴好的碳纤维预浸布表面按顺序铺放脱模布、隔离膜、透气毡等辅料,在确保辅料铺放平整无褶后,用真空袋膜将整个系统密封,同时抽真空,在120℃保温2h条件下固化成型。如图1所示,碳纤维格栅采用一次性固化整体成型,使用多张完整的碳纤维预浸布铺贴复合,保证产品强度。采用碳纤维面板与特制泡沫芯材复合,保证产品局部厚度。格栅叶片部分,采用定制工装将碳纤维预浸布裁剪成格栅形状,在模具表面铺贴固化,简单易行。本技术的格栅与传统格栅相比,有着轻质量、高强度的特点。如表1所示:与金属格栅相比,本申请的格栅密度很小,仅有其五分之一,同样厚度的格栅产品,本申请的格栅的重量只有金属格栅的五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金属格栅的十倍;与传统塑料格栅相比,本申请的格栅的强度更是达到其数十倍之多。而本申请的格栅能完美地综合二者的优点,本申请的格栅主要由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制成,本申请的格栅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格栅有着更轻的质量和更优秀的化学稳定性,相比于与塑料格栅有着更高的强度与刚度。表1不同材质性能对比材质密度强度金属格栅7.9g/cm2340MPa塑料格栅1.5cm2<200MPa本申请的格栅1.6cm23500MPa除此之外,碳纤维格栅还有耐腐蚀、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其制作工艺成熟,不需要昂贵复杂的设备,能快速大批量生产。本技术的格栅通过了汽车非金属材料燃烧特性GB8410-2006测试、汽车非金属材料老化ASTMG155-13Cycle8测试、按照国标GB/T1403-1993做了冲击试验、按照企标Q/CCJT098-2010做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试验,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产品已安装于某大学自研新能源汽车试运行半年。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格栅,包括本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板(1)由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所述本体板(1)的一表面设有多个与本体板宽度方向平行的格栅叶片(2),所述多个格栅叶片(2)沿本体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格栅叶片在本体板(1)上的投影部位开设有风口(3);还包括设置于本体板(1)一端的折板(4),该折板与本体板一体连接,且朝向格栅叶片所在侧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格栅,包括本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板(1)由多层碳纤维预浸布复合而成;所述本体板(1)的一表面设有多个与本体板宽度方向平行的格栅叶片(2),所述多个格栅叶片(2)沿本体板(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格栅叶片在本体板(1)上的投影部位开设有风口(3);还包括设置于本体板(1)一端的折板(4),该折板与本体板一体连接,且朝向格栅叶片所在侧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布的层数为5-15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正峰张虎吴凡尹利屈发家任舟谭艳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