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29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且矩型槽的底部内壁上接触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本体,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内滑动套设有与矩型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块,且三角块位于收纳槽内,所述三角块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方槽,且方槽内设有卡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控制盒本体收纳,避免被非操作人员误碰操作造成的智能机器人本体工作失常,有利于智能机器人本体的正常工作。

A Fixed Device of System Control Box for Intelligent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ystem control box fixing device for an intelligent robot, which comprises an intelligent robot body. One side of the intelligent rob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and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is contacted with a slid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slid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control box body, and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eiving groove, and a slid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receiving groove. There is a sliding rod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far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One end of the sliding rod is fixed with a triangle block, and the triangle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receiving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triangl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nd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receiv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quare chute, and the chuck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square chu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acceptance of the control box body, avoiding the malfun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robot body caused by the incorrect touch operation by non-operators, and advantageous to the normal work of the intelligent robo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制盒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上用于对智能机器人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盒大都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智能机器人上的,系统控制盒顾名思义是用于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控制的装置,其上设有控制系统和调节按钮以及各个功能端口,现有的这种直接固定在智能机器人上的控制盒,由于不便于对控制盒进行收纳,容易被非操作人员误碰到控制盒上的调节按钮,从而造成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失常,偏离预设的步骤,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不利于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且矩型槽的底部内壁上接触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本体,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内滑动套设有与矩型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块,且三角块位于收纳槽内,所述三角块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方槽,且方槽内设有卡柱,所述卡柱的顶端延伸至收纳槽内并与卡槽相卡装,所述卡柱的顶端嵌套有与三角块底部匹配设置的滚珠,所述卡柱上滑动套设有与方槽侧壁固定安装的定位板,卡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顶部与定位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方槽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弹簧,所述限位板的下方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本体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绳,且拉绳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转轴的顶部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与卡柱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分别与方槽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二到四个,且二到四个弹簧呈矩型设置在限位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矩型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滑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矩型槽、滑动板、收纳槽、滑杆、控制盒本体、卡槽、方槽、卡柱、定位板、限位板、弹簧、旋钮、转轴、拉绳与三角块相配合,对控制盒本体进行设置调节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转轴对拉绳进行卷绕,使得拉绳拉动限位板向下移动并对弹簧压缩,限位板带动卡柱与卡槽分离,卡柱带动滚珠向下移动,滚珠的顶部与滑杆的底部错开时,此时拉动旋钮,旋钮通过转轴带动滑动板在滑杆上滑动,滑动板带动控制盒本体移出,便于操作,当控制盒本体调节完成后,推动旋钮,旋钮通过转轴带动滑动板在滑杆上滑动,滑动板带动控制盒本体移动,滑动板通过定位板带动卡柱移动,卡柱带动滚珠与三角块的底部接触时,继续推动旋钮,滚珠对三角块挤压,在反作用力下使得滚珠滚动并带动卡柱向下移动,卡柱带动限位板对弹簧压缩,当卡柱与卡槽对齐时,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复位并通过限位板带动卡柱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固定,此时控制盒本体位于矩型槽内,使得便于对控制盒本体收纳。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控制盒本体收纳,避免被非操作人员误碰操作造成的智能机器入本体工作失常,有利于智能机器人本体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的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的B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智能机器人本体、2矩型槽、3滑动板、4收纳槽、5滑杆、6控制盒本体、7卡槽、8方槽、9卡柱、10定位板、11限位板、12弹簧、13旋钮、14转轴、15拉绳、16三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1,智能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2,且矩型槽2的底部内壁上接触有滑动板3,滑动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本体6,滑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4,且收纳槽4内滑动套设有与矩型槽2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滑杆5,滑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块16,且三角块16位于收纳槽4内,三角块16的底部开设有卡槽7,收纳槽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方槽8,且方槽8内设有卡柱9,卡柱9的顶端延伸至收纳槽4内并与卡槽7相卡装,卡柱9的顶端嵌套有与三角块16底部匹配设置的滚珠,卡柱9上滑动套设有与方槽8侧壁固定安装的定位板10,卡柱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顶部与定位板10的底部相接触,限位板11的底部与方槽8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弹簧12,限位板11的下方设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一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本体1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3,限位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绳15,且拉绳15远离限位板11的一端与转轴14的顶部固定安装,方槽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转轴14的外侧固定套装,定位板1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与卡柱9滑动连接,限位板11的两侧分别与方槽8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弹簧12的数量为二到四个,且二到四个弹簧12呈矩型设置在限位板11的底部,矩型槽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滑动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矩型槽2、滑动板3、收纳槽4、滑杆5、控制盒本体6、卡槽7、方槽8、卡柱9、定位板10、限位板11、弹簧12、旋钮13、转轴14、拉绳15与三角块16相配合,对控制盒本体6进行设置调节时,转动旋钮13,旋钮13带动转轴14对拉绳15进行卷绕,使得拉绳15拉动限位板11向下移动并对弹簧12压缩,限位板11带动卡柱9与卡槽7分离,卡柱9带动滚珠向下移动,滚珠的顶部与滑杆5的底部错开时,此时拉动旋钮13,旋钮13通过转轴14带动滑动板2在滑杆5上滑动,滑动板13带动控制盒本体6移出,便于操作,当控制盒本体6调节完成后,推动旋钮13,旋钮13通过转轴14带动滑动板3在滑杆5上滑动,滑动板3带动控制盒本体6移动,滑动板3通过定位板10带动卡柱9移动,卡柱9带动滚珠与三角块16的底部接触时,继续推动旋钮13,滚珠对三角块16挤压,在反作用力下使得滚珠滚动并带动卡柱9向下移动,卡柱9带动限位板11对弹簧12压缩,当卡柱9与卡槽7对齐时,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2复位并通过限位板11带动卡柱9插入卡槽7内,完成了固定,此时控制盒本体6位于矩型槽2内,使得便于对控制盒本体6收纳,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2),且矩型槽(2)的底部内壁上接触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本体(6),所述滑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4),且收纳槽(4)内滑动套设有与矩型槽(2)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滑杆(5),所述滑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块(16),且三角块(16)位于收纳槽(4)内,所述三角块(16)的底部开设有卡槽(7),所述收纳槽(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方槽(8),且方槽(8)内设有卡柱(9),所述卡柱(9)的顶端延伸至收纳槽(4)内并与卡槽(7)相卡装,所述卡柱(9)的顶端嵌套有与三角块(16)底部匹配设置的滚珠,所述卡柱(9)上滑动套设有与方槽(8)侧壁固定安装的定位板(10),卡柱(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顶部与定位板(10)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11)的底部与方槽(8)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弹簧(12),所述限位板(11)的下方设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一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本体(1)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3),所述限位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绳(15),且拉绳(15)远离限位板(11)的一端与转轴(14)的顶部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用的系统控制盒固定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矩型槽(2),且矩型槽(2)的底部内壁上接触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本体(6),所述滑动板(3)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4),且收纳槽(4)内滑动套设有与矩型槽(2)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滑杆(5),所述滑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块(16),且三角块(16)位于收纳槽(4)内,所述三角块(16)的底部开设有卡槽(7),所述收纳槽(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方槽(8),且方槽(8)内设有卡柱(9),所述卡柱(9)的顶端延伸至收纳槽(4)内并与卡槽(7)相卡装,所述卡柱(9)的顶端嵌套有与三角块(16)底部匹配设置的滚珠,所述卡柱(9)上滑动套设有与方槽(8)侧壁固定安装的定位板(10),卡柱(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的顶部与定位板(10)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限位板(11)的底部与方槽(8)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弹簧(12),所述限位板(11)的下方设有转轴(14),且转轴(14)的一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治林练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陀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