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02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6
用于通过生成出口流动来进行车辆内部的通风的出口装置,所述出口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在空气入口孔和空气出口孔之间延伸的通道的内表面,第一空气指引表面,其与第一内表面部分一起形成第一空气通道,第二空气指引表面,其与所述第一空气指引表面相反并与第二内表面部分一起形成第二空气通道,第一挡板,其可围绕第一调整轴线枢转,所述第一调整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成横向行进,以及第二挡板,其可围绕第二调整轴线枢转,所述第二调整轴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成横向行进,调整装置,其包括控制装置和联接装置,其中所述联接装置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致动的且联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枢转运动。

Outlet device

An outlet device for ventilating the interior of a vehicle by generating an outlet flow. The outlet device includes a housing with an inner surface of a passage formed between an air inlet hole and an air outlet hole, a first air guiding surface, a first air passage formed with the first inner surface part, and a second air guiding surfac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irst air guiding table. The first baffle can pivot around the first adjusting axis, the first adjusting axis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shell in a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baffle can pivot around the second adjusting axis, the second adjusting axis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shell in a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th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trol device. The connecting device is a pivotal motion that is actuated by the control devic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空气通风的出口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US20140357178A1,已知一种排气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空气通风的出口装置,其是通过相对简单且节省空间的设计形成的且允许容易地控制由出口装置生成的出口流动流。这些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满足的。在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了进一步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生成出口流动来进行车辆内部通风的出口装置,出口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形成在空气入口孔和空气出口孔之间延伸的通道的内表面,第一空气指引表面,其与内表面的第一内表面部分相对且与第一内表面部分一起形成第一空气通道,其中第一空气通道在空气出口孔限定第一部分体积流动方向,第二空气指引表面,其与第一空气指引表面相反且与内表面的第二内表面部分相对且与第二内表面部分一起形成第二空气通道,其中第二空气通道在空气出口孔限定第二部分体积流动方向,第一挡板,其可围绕第一调整轴线枢转,第一调整轴线与壳体的中心线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空气入口孔观察时,第一挡板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的前面,第二挡板,其可围绕第二调整轴线枢转,第二调整轴线与壳体的中心线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空气入口孔观察时,第二挡板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的前面,调整装置,其包括控制装置和联接装置,其中联接装置是通过控制装置致动的且联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枢转运动。在出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联接装置和第一和第二挡板的设置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枢转,以使得当从空气入口孔观察时,第二挡板在第一挡板的前面。在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额外地,实现了联接装置与第一和第二挡板的联接,以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枢转,以使得在第二挡板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完全调整区域内的所有位置上,当从空气入口孔观察时,第二挡板在第一挡板的前面。在本文中,表达“联接两个装置的两种运动”表示两个装置中的第一个的运动引起了两个装置中被联接至第一装置的第二个的运动。这种联接能够被实现为直接联接或间接联接。当两个装置的联接为间接联接时,第一装置的运动经由被联接至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第三装置被联接至第二装置。在这方面,装置还能够是装置的组件。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能够使将出口装置集成至车辆的内部支撑结构中所需的空间最小化。此外,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能够生成空气的出口流动,其中能够以成本有效的方式生产出口装置。在这方面,基本部件能够,例如,由塑料制成且能够,例如,通过注塑进行生产。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调节出口流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在功能上相互依赖地移动以指引出口流动并完全地关闭排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流至车辆内部的所产生的出口流动是由两个部分流动组件生成的,该两个部分流动组件是由第一和第二挡板控制的且以锐角指向彼此并在生成所产生的出口流动之前彼此偏离。特别地,两个部分流动组件被限定为流动组件,当在与壳体的中心线或主流动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观察时其沿彼此流动。锐角能够特别地小于90度且特别地小于60度。在出口孔的不同的部分流动组件的流线方向的延长在交叉区域中,特别是在主参考平面的交叉区域中彼此相遇。所产生的出口流动的方向取决于由第一和第二挡板影响或控制的部分流动组件的流速。如果部分流动组件的流速相等,所产生的出口流动的方向是介质方向或中性方向或参考方向。如果流过空气通道中的一个的流动组件的流速大于流过空气通道中的另一个的流动组件的流速,所产生的出口流动则具有更向空气通道中的各自的另一个倾斜的方向。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其包括中心体,该中心体具有相关于壳体中心线而彼此相反的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其中该中心体被设置在相关于壳体的固定或不随时间改变的位置或状态中。利用该中心体,由于入口流动,生成了在中心体的两侧上的两个部分流动组件。根据出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从其各自的空气通道离开之后,两个部分流动组件以锐角指向彼此并彼此偏离。在一个实施例中,能够提供至少一个挡板在一个状态下的移动,在该状态中,能够改变或调整第一体积流动与第二体积流动的比率进而是出口流动的方向,这是因为由于流动碰撞而产生的出口流动的方向是由两个空气通道输送的,这两个空气通道通过中心体而彼此分离。中心体能够特别地形成为使得其在与壳体成横向的方向上完全延伸通过壳体的内部,以使得在沿壳体中心线的部分内,两个空气通道,即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在结构上是彼此分离的。根据出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彼此借助于枢转轴承联接,且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被可旋转地安装至壳体。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联接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可旋转地固定至第一挡板的第一杆的第一接合部件被可移动接合在第一导轨中,联接装置包括第二导轨,可旋转地固定至第二挡板的第二杆的第二接合部件被可移动接合在第二导轨中,以及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形成在联接装置的联接板上。在出口装置的该实施例中,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形成在彼此相反定向的联接板的不同表面上。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联接装置包括联接齿轮部分,联接齿轮部分被联接至控制装置。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致动联接装置的马达。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旋钮,其包括齿轮部分,以及齿轮部分被可旋转地联接至壳体且与联接装置的联接齿轮部分相啮合。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出口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其中联接装置是经由传动装置通过控制装置致动的。在出口装置的该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部分,其被可旋转地联接至壳体且接合联接装置的联接齿轮部分和控制装置的控制齿轮部分。根据出口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出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垂直翅片,其每一个借助于枢转轴承且通过提供与第一调整轴线和第二调整轴线成横向行进的翅片调整轴线被铰接在壳体上。在出口装置的该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垂直翅片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包括外边缘部分,其面向所述空气入口孔且当从空气入口孔观察时形成为凹的拱形部分,以使得形成凹部,面向至少一个垂直翅片的第一挡板的外边缘部分在第一挡板的旋转状态的预定区域内延伸至该凹部中。在本文中,与关于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特别是在指出特定方向或特定轴线的背景下的表达“沿着”通常表示特定方向或轴线至少局部偏离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为45度的最大角度,且优选为23度的最大角度。在本文中,与关于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特别是在指出特定方向或特定轴线的背景下的表达“成横向”通常表示各个方向或轴线局部偏离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为45度至135度的角度,且优选为67度至113度的角度。在本文中,出口流动通道的端部被特别地限定为当沿壳体的中心线突出时在第二端的空气出口孔处具有为内壳体表面的最小直径的至少1/10且特别为至少1/20的长度。此外,在本文中,通常组件,特别是出口流动通道的端部的方向或中心线是沿参考线的组件且分别是沿壳体中心线的端部的最小横截面的质心的连接线的方向。如果该连接线是曲线,则采用直线,其中至连接线的距离的积分最小。组件的方向或中心线还能够是组件的重心线。附图说明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出口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作为前视图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通过生成出口流动(FE)来进行车辆内部(V)的通风的出口装置(1),所述出口装置(1)包括:壳体(10),其具有形成在空气入口孔(11)和空气出口孔(12)之间延伸的通道(C)的内表面(10a),第一空气指引表面(31),其与所述内表面(10a)的第一内表面部分(21)相对且与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21)一起形成第一空气通道(C1),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C1)在所述空气出口孔(12)限定第一部分体积流动方向(5),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2),其与所述第一空气指引表面(31)相反且与所述内表面(10a)的第二内表面部分(22)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内表面部分(22)一起形成第二空气通道(C2),其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C2)在所述空气出口孔(12)限定第二部分体积流动方向(6),第一挡板(50),其可围绕第一调整轴线(D5)枢转,所述第一调整轴线(D5)与壳体的中心线(D1)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所述空气入口孔(11)观察时,所述第一挡板(5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1,32)的前面,第二挡板(60),其可围绕第二调整轴线(D6)枢转,所述第二调整轴线(D6)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D1)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所述空气入口孔(11)观察时,所述第二挡板(6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1,32)的前面,调整装置(100),其包括控制装置(110)和联接装置(130),其中所述联接装置(130)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110)致动的且联接所述第一挡板(50)和所述第二挡板(60)的枢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4 DE 102017011180.41.用于通过生成出口流动(FE)来进行车辆内部(V)的通风的出口装置(1),所述出口装置(1)包括:壳体(10),其具有形成在空气入口孔(11)和空气出口孔(12)之间延伸的通道(C)的内表面(10a),第一空气指引表面(31),其与所述内表面(10a)的第一内表面部分(21)相对且与所述第一内表面部分(21)一起形成第一空气通道(C1),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C1)在所述空气出口孔(12)限定第一部分体积流动方向(5),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2),其与所述第一空气指引表面(31)相反且与所述内表面(10a)的第二内表面部分(22)相对且与所述第二内表面部分(22)一起形成第二空气通道(C2),其中所述第二空气通道(C2)在所述空气出口孔(12)限定第二部分体积流动方向(6),第一挡板(50),其可围绕第一调整轴线(D5)枢转,所述第一调整轴线(D5)与壳体的中心线(D1)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所述空气入口孔(11)观察时,所述第一挡板(5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1,32)的前面,第二挡板(60),其可围绕第二调整轴线(D6)枢转,所述第二调整轴线(D6)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D1)成横向行进,其中当从所述空气入口孔(11)观察时,所述第二挡板(6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指引表面(31,32)的前面,调整装置(100),其包括控制装置(110)和联接装置(130),其中所述联接装置(130)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110)致动的且联接所述第一挡板(50)和所述第二挡板(60)的枢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口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挡板(50)和所述第二挡板(60)彼此借助于枢转轴承联接,且其中所述第一挡板(50)和所述第二挡板(60)被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壳体(10)。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出口装置(1),其中所述联接装置(130)包括第一导轨(135),可旋转地固定至所述第一挡板(50)的第一杆(51)的第一接合部件被可移动接合在所述第一导轨中,其中所述联接装置(130)包括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诺·迪南特卢多维克·博尔德伦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内饰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